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早產和癲癇的風險之間有什麼聯絡嗎?

leonhard38阅读(284)

明尼蘇達州-根據一項研究,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發行的神經醫學雜誌,早產兒可能會增加發展作為一個成年人癲癇的風險。

“我們發現,早產和癲癇的風險之間的緊密聯絡,並會出現的風險顯著增加(以較早者為準)的誕生髮生在懷孕期間。”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凱西克倫普:“迫切需要更有效的預防早產的癲癇在以後的生活減輕負擔。”

在這項研究中,瑞典630090成人年齡25至37隨訪四年。誰開發癲癇通過醫院記錄,以及監測治療癲癇的藥物處方。參與者中,有27,953人出生的早產兒,922,或0.15%,總研究的參與者中,已住院治療癲癇的研究過程中。

研究發現,成年人出生的早產兒(23-31孕周)的5倍更有可能作為一個成年人癲癇要留院出生的足月(37-42孕周)的成年人相比。成人妊娠32-34周之間出生的幾乎兩倍,可能要留院癲癇和成人的35周和36周之間出生的人相比,那些和倍半,可能要留院癲癇足月出生。結果仍然是一樣的,不管胎兒的生長髮育,出生順序或相關的疾病可能與早產有關。

Comments

comments

腦積水會導致癲癇發作嗎?

leonhard38阅读(275)

癲癇是常見的疾病型別,人們對於它總是又恨又怕。其實它並不可怕只要人們對於它的瞭解加深,那麼就不會再對於它存在害怕心理。

並不是所有的腦積水患者都會出現癲癇,一般嚴重者才會出現。腦積水是因顱內疾病引起的腦脊液分泌過多或(和)迴圈、吸收障礙而致顱內腦脊液存量增加,腦室擴大的一種頑症,屬中醫“解顱”的範疇.臨床小兒多見頭顱增大,囟門擴大,緊張飽滿,顱縫開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嘔吐,抽搐,語言及運動障礙,智力低下,成人多見間斷性頭痛,頭脹,頭沉,頭暈,耳鳴耳堵,視力下降,四肢無力等。

Comments

comments

關於輸血的七大疑惑

leonhard38阅读(352)

一名正常成人體內約含有4000ml血液,急慢性失血、造血功能減退,造血原料缺乏等等原因均可造成人體不同程度缺血。輸血是臨床搶救和治療患者失血的一種有效方法。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輸血在臨床中的應用日益增多,但仍有很多患者和家屬對輸血存在認識誤區,甚至在病情危重的情況下,遲遲不敢簽字,延誤疾病的救治。其實,輸血就是一種常規治療手段,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及化驗指標來嚴格把控,在什麼情況下輸什麼樣的血。輸血前血液會經過血庫和病房多次核對,八項輸血資訊確認無誤後,才會給病人輸注,因此,這種恐懼大可不必。以下就輸血常見的幾大疑惑作簡要解答:

一.什麼時候需要輸血

當人體失血400ml以下,可以依靠自身供血功能補充,人體常無明顯不適,無需輸血,稱為“安全失血量”。當失血量達600—800ml時,常被稱為“危險失血量”,這時人體會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貧血症狀,需及時輸血改善症狀。當失血量超過1200ml時被稱為“死亡失血量”,患者隨時可能出現死亡,需儘快補充,以免生命受到威脅。

二.輸血會有哪些風險

輸血最大的風險是傳播傳染性疾病,如各種肝炎, 愛滋病、梅毒等均可經血傳播。血型不合還會發生急性溶血,出現如腰痛、醬油色尿等症,其他常見輸血反應還包括髮熱、皮疹等。

三.供血者有哪些要求

18到55週歲正常成人,均可憑身份證到獻血點要求獻血。獻血前會做簡單的體檢,如量血壓、測心率,並採集少量血液,檢測血型、血紅蛋白(判斷有無貧血)、轉氨酶(判斷肝功能),通過初檢就能獻血了。獻血後,除了以上檢測,還要檢測肝炎、梅毒、艾滋,同時還要篩查是否為稀有血型。

四.多次獻血對人體有無損害

民間常有“人過三十不宜獻血”的說法,那麼經常獻血是否對人體有害?一般情況下,約有20%~25%的血液在體內備而不用,只有特殊情況下才被釋放出來參與血液迴圈。我們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10%,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正常人體每天會有一定數量的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不斷有新鮮血液補充,適量獻血能夠刺激人體造血功能,使血液更具活力。因此適量獻血對身體還是有利的。當然,凡事講求有度,只有合理適度的獻血才能保障獻血者的安全,對患有各類急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或貧血等的患者,不宜獻血,否則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我們應該到正規的醫院或採血站去獻血,以免在獻血過程中被感染上疾病。

五.輸血過多有何危害

必要的輸血是改善失血患者症狀,維持生命的有效治療手段,為疾病的治療創造時機。但過度的輸血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血液在儲存過程中,酸鹼度逐漸改變,常規的庫存血呈酸性。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酸鹼性為7.35~7.45,偏弱鹼性,當大量輸入庫血時,可能導致機體酸中毒。其次,血細胞的壽命是有限的,血細胞中鉀離子含量高於血漿。當血細胞逐漸衰老死亡時,這些鉀離子就會釋放到血漿中,大量輸入病人體內,會導致病人高血鉀。血鉀升高會直接影響心臟的收縮和傳導功能,增加腎臟的排洩負擔。再次,血液的採集、運輸及保管是一個複雜的操作過程,稍有不慎就會使血液受到汙染和破壞。如供血者篩選不嚴,可能導致肝炎病人、艾滋病病人的混入,使受血者感染疾病;最後,反覆輸血可致受血者出現變態反應,再次輸血時輸血反應的發生頻率大大增高。所以輸血雖好,但其危險不可乎視,應該權衡利弊,謹慎輸血。

六.輸血反應及處理:

輸血過程中或輸血結束後,受血者常會出現某些不適,如發熱、皮疹、面板瘙癢、胸悶氣急、腰痛等,用原發疾病不能解釋,可判斷為輸血反應,輕度的輸血反應常與血液製品中存在部分致敏原,或輸注物件是過敏體質有關,嚴重的輸血反應常因血型不合所致。一旦出現輸血反應,需及時告知醫生護士,根據具體情況暫停輸血,及時處理。常見的輸血反應包括: 1、發熱反應:發熱反應輕者,先減慢輸血速度,若症狀繼續加重,應立即停止輸血,查究原因並對症處理(高熱給予物理降溫,寒顫者保溫),並應用抗過敏藥物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2、過敏反應:常伴有發熱、皮疹、面板瘙癢,嚴重時可出現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的表現。除按發熱反應處理外,按過敏性休克搶救;有呼吸困難者,給高流量吸氧,喉頭嚴重水腫,需作氣管切開。3、溶血反應:這是輸血反應中最嚴重的一種,患者常突然出現腰痛、醬油色尿等,常發生於血型不符的輸血。一旦發現,應立即停止輸血並通知醫生,保留餘血和病員血標本重作血型鑑定和交叉配血試驗,雙側腰部給予熱敷,以解除腎血管痙攣,保護腎臟;醫生會根據需要輸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以增加血紅蛋白溶解度,減少沉積,避免腎小管阻塞;嚴密觀察血壓、尿量、尿色的變化。

七.“萬能血”的傳說:

經常能聽到人們說O型血是“萬能血”,任何血型的人如A、B、AB、O血型均可輸注。這種說法是否準確? O型血人的紅細胞上缺乏A、B抗原,不致於發生溶血反應,但是O型全血的血漿中含有抗A、抗B抗體,它能致敏或凝集A、B、AB型紅細胞,使之壽命縮短或立即破壞,屬於輸血禁忌。因此,O型血輸給其他血型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首先,O型血輸給其他血型受血者必須是配血相合的O型洗滌紅細胞(成分血),而非O型全血;其次,在搶救生命的緊急關頭,受血者血型鑑定困難或同型血不足和缺乏的情況下,可採用適量O型全血以解燃眉之急。因為少量異型輸血時,O型血漿中的抗A、抗B因被受血者的血漿稀釋,使受血者紅細胞致敏較輕,引起的受血者紅細胞壽命縮短現象不為人所發覺。但是,隨著異型輸血量的增加,這種輸血禁忌現象逐漸加重,嚴重時由於受血者的紅細胞遭到破壞而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因此,想當然地把O型血當作“萬能血”,是不科學的。

Comments

comments

暴漲44%!“醫藥界華為”今日上市,攪動中國新藥研發市場

leonhard38阅读(303)

CRO的高度專業化,可以幫助藥企縮短30%的研發時間,提高收入。

今日(5月8日),被坊間視為“醫藥界華為”的藥明康德(603259)正式在上交所掛牌。

據此前披露的招股意向書顯示,藥明康德此次IPO發行數量不超過1.04億股,每股定價21.6元。預計募資使用額21.3億元人民幣。滬市首日交易,開盤漲停,漲幅達到43.98%。

國內藥物研發外包巨頭上市 助力新藥研發

公開資料顯示,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2月,註冊於江蘇無錫,營運總部位於上海,在中美兩國均有運營實體。招股書顯示,2015年藥明康德CRO服務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11位、中國第1位。不僅僅是CRO行業的拓荒者,也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CRO巨頭。

CRO是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藥物臨床試驗合同研究組織)的簡稱,通俗理解為承接製藥企業研發業務的公司,上世紀70年代最早出現在美國,是製藥業激烈競爭的產物。

隨著全球製藥企業研發投資成本加大、研發週期變長、研發成功率降低,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的藥企選擇聘用專業CRO企業協助新藥研發服務,以降低自身研發費用並控制風險。有研究顯示,CRO的高度專業化,可以幫助藥企縮短30%的研發時間,提高收入。

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藍皮書(2016版)》顯示,2006年我國CRO市場規模只有30億元,2016年達到470億左右,複合增速高達31.7%,遠遠超過全球市場的15.1%(剔除掉中國市場後的全球增速為14%)。

藥明康德董事長李革博士在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表示,目前藥明康德的開放式研發平臺通過全球26個研發生產基地和分支機構,直接服務著全球3000多家客戶。前十大客戶中,強生、默沙東、羅氏、輝瑞等均為跨國製藥巨頭。

截至2017年末,藥明康德已為客戶在研1000餘項新藥開發專案,並同時支援或承載著全球多家知名藥企的200多個臨床I-II期、30多個臨床III期及商業化階段的小分子化學藥生產。自2015年初,藥明康德開始協助國內醫藥企業研發新藥,並已協助客戶向原國家食藥監局提交了20餘例新藥的臨床試驗申報。

李革表示,藥明康德目前已基本完成了CRO全產業鏈佈局,為全球製藥、生物技術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提供從藥物發現、開發到市場化的全方位一體化的實驗室研發和生產服務。

招股書顯示,2015年度至2017年度,藥明康德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8.75億元、60.48億元和77.2億元,2015-2017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5.85%。

“一拆三”迴歸資本市場 50天閃電過會

事實上,藥明康德並非第一次現身資本市場。

2008年,藥明康德曾於紐交所上市,2015年以33億美元的總價從紐交所私有化退市。退市後,藥明康德“一分為三”,裂變出三家上市企業——

2015年4月,旗下主要負責小分子創新藥研發生產服務業務的子公司合全藥業掛牌新三板;

2017年6月,旗下主要負責生物製劑部分業務的子公司藥明生物在港交所掛牌;今年4月11日,藥明生物股價創出歷史新高85.1港元,已經成為港股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中的“獨角獸”;

2018年5月8日,藥明康德於上交所掛牌上市。

藥明康德也被視為醫藥板塊首家閃電過會的企業——從今年2月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到3月27日IPO申請上會並順利過會,前後耗時僅50天左右。隨後成功“反超”僅用時36天過會的富士康,率先拿到IPO批文。

分析人士指出,藥明康德快速拿到IPO的“代價”是縮水近63%的募資額。

市場發現,此前藥明康德曾計劃募集資金57.41億元,按其相關資料計算,市盈率達到50倍左右。隨後,藥明康德調減募資規模,預計募資21.3億元人民幣,預計發行價格為21.6元/股,市盈率22.99倍,在23倍發行市盈率紅線以下。(此前23倍市盈率被市場認為是IPO公司過會的一條隱形紅線,目前申請IPO的公司市盈率平均在20-23倍之間。)

分析指出,隨著醫藥創新寫入國策、藥審改革不斷提速、鼓勵藥品藥械創新政策頻出,國內醫藥產業將從仿製藥為主逐步實現向創新藥為主的戰略轉型。未來幾年,國內CRO市場規模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大。

綜合北京青年報、Wind資訊、億歐網、上海證券報、智通財經網訊息。

版權所有,如欲轉載須在文前以不小於正文黑色字型標清作者和來源,禁止修改正文內容,違者舉報。

Comments

comments

治腦梗意外查出梅毒 老公喊冤:我絕對沒在外面亂來……

leonhard38阅读(297)

溫馨告知

請原諒!這兩期我們的微信湊巧有點口味重。我們的初心是為了健康警示和科普!而非獵奇和“三俗”。請相信我們的水準和節操!

建議您聽著下面這首《清新》,開始今天的閱讀。謝謝!

(來源:QQ音樂)

突然不會說話,一側肢體無法動彈,遇到這樣的情況,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發生了腦梗(腦中風),需爭分奪秒送醫院治療。

前不久,杭州市中醫院神經內科佟麗妍副主任醫師接診了一位55歲的男患者,症狀和腦梗很像,但隨著一步步檢查抽絲剝繭發現,其實他患的並不是“腦梗”,而是梅毒感染引起的。

治腦梗 意外查出梅毒感染

患者王先生(化名),是一名建築工人,老家在外地,和妻子在杭州一起打拼多年。

一個月前,王先生在家吃完晚飯,坐在電腦前玩遊戲。突然覺得右手不靈活了,連滑鼠都按不下去。很快,覺得整個右側肢體都麻了,甚至連說話都發不出聲音來。

當時,王先生妻子心想,老公十有八九是腦梗了,趕緊撥打120求救,王先生被送到杭州市中醫院急診。

到達急診室已是晚上7點左右,接診的佟麗妍副主任醫師根據王先生的症狀,馬上開了CT、血常規等相關檢查。

結果顯示,王先生確實有腦梗症狀,情況完全符合溶栓指徵,於是及時做了溶栓處理

奇怪的是,溶栓治療進行到一半,王先生表現出明顯的煩躁情緒,右側肢體肌力沒明顯改善,反而連原本正常的左側肢體肌力也開始下降。也就是說,兩側肢體都出現了神經功能缺損的現象

難道是溶栓過程中再次發生了腦梗塞?

當即,佟醫師馬上停止了溶栓治療,又做了頭顱CT檢查,結果沒發現有出血情況。

佟醫師將王先生收入神經內科監護病房,“我們詢問病史發現,病人之前有輕微的高血壓,當時懷疑是高血壓引起的腦動脈硬化引起腦梗,但第二天做了血液檢查,發現梅毒抗體呈陽性。”

為了排除假陽性的可能,為王先生做了第二次檢查,結果依然是陽性。

腦梗竟是感染梅毒引起的

隨後,醫院神經內科請了面板科共同會診。

結合頭顱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王先生顱內有多個散發的梗塞病灶,但並不像典型的腦梗。

專家會診認為,王先生的症狀是因長期梅毒感染引起腦血管病變,從而誘發腦梗。

為明確診斷,醫生為王先生做了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是否有梅毒感染,結果確診為中樞性梅毒感染,也就是神經梅毒,至少在三期以上了。

大家知道,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佔九成以上大部分梅毒感染者都和不潔性生活有關。而且通常是夫妻倆一方查出梅毒感染,很大機率會傳染給另一方

果不其然,王先生愛人做了檢查,結果也是陽性

幸運的是,她的情況還好,目前不需要治療,但要定期隨訪,三個月後再複查。

對於感染梅毒這件事,王先生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染的,也不知道是怎麼感染上的。他信誓旦旦:自己絕對沒有在外面亂來

後來,王先生在市中醫院神經內科監護室住了14天,通過大劑量的青黴素治療,頭顱磁共振複查發現,他身上的病灶已消失,肢體功能也恢復正常,目前已出院。

有些梅毒感染早期難發現

發展到晚期治療難度大

神經內科主任馮為民說,

梅毒發病分三個時期

一期是感染梅毒1個月內,患者在性接觸2-4周左右出現生殖器方面的潰瘍(醫學上叫“硬下疳”);

6-8周以後,轉為梅毒二期,可能出現全身皮疹的症狀;

三期梅毒將侵犯大腦、神經血管甚至內臟等其他組織。

一期、二期的梅毒,傳染性最強,由於症狀基本上不痛不癢,很難及時發現。門診中遇到的以一期、二期的患者居多。”

馮主任說,感染梅毒螺旋體兩年內都算早期,早期又分一期和二期,感染兩年以上就是晚期了。如果發現時還是早期,經治療,一般兩週到一個月就能轉陰,但也存在復發的情況。

但隱性感染者如果沒有治療,梅毒螺旋體會悄無聲息地侵犯身體內臟、神經等組織,發展成神經梅毒,治療難度就大了。像王先生這樣,發展成累及血管和脊髓內動脈內膜增生型的神經梅毒,需要五六年時間。

梅毒感染途徑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

其中,性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如果感染了梅毒,首先要做的是禁止性生活,先做規範化治療。

治療梅毒感染,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還要定期隨訪,隨訪時間一般為3年。

對普通人來說,要預防梅毒,最主要的是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可預防大部分的性傳播疾病,但對付梅毒並非百分百有效,依然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潔身自好,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也要避免多位性伴侶”

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徐尤佳

編輯 王鋮傑

那隻藏進肛門的燈泡原路取出!杭州有醫生還取過眼鏡盒等“稀罕物”

女演員熊黛林抱娃抱出的“媽媽手”,你也可能患!

Comments

comments

燒烤、鹹魚、臘腸、油炸食品……真的致癌麼?

leonhard38阅读(324)

文| 菠蘿

(一)

最近有讀者問食物致癌的問題,說到做到,今天就寫寫這個。

實際上,對大眾來講,要了解哪些因素有致癌風險,最簡單的辦法是直接查閱《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

http://monographs.iarc.fr/ENG/Classification/

看不懂英文?沒關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最近特別體貼地幫大家整理和翻譯了所有的清單——點選文末“閱讀原文”直達。

為CFDA點贊!

在清單中,根據證據多少,致癌物一共分成了4大類:

1類:明確致癌物(120種)

2A類:很可能致癌物(81種)

2B類:可能致癌物(299種)

3類: 無證據,可疑致癌物(502種)

從科學角度,我建議大家,1類一定要學習,這裡面的東西都是被廣泛驗證,有人體相關證據,科學界一致認可的。

2A類應該瞭解,裡面的物質通常動物試驗結論比較明確,但人體資料不足,因此對人的致癌性還存在爭議。

2B類和3類證據不足,科學界爭議巨大,無需擔心。

網路上聳人聽聞的營銷文,管用套路就是誇大致癌證據很弱的2B或3類物質的危害,比如咖啡,茶,印刷墨,熒光照明燈,等等。

這是在忽悠節能燈致癌

(二)

今天咱們就看看食物裡,有哪些是1類或2A類致癌物。其實不多,一個小表格就包含了。

今天,咱們挑幾個重要的1類致癌物說吧。

就不多說了,能引起10多種癌症,90%肺癌都是吸菸引起的。而且二手菸,甚至三手煙(衣物上的殘留)都會對周圍的人,尤其是孩子造成巨大的健康影響。戒菸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健康。

酒精是1級致癌物,所以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都致癌,無論白酒,紅酒還是啤酒。度數越高,風險越大。因為酒精進入體內會被代謝為乙醛,而乙醛能引起DNA突變,促使癌症發生。

經常有人問:醪糟(酒釀)也有酒精,是不是也很危險呢?我個人覺得風險比較小,主要因為極少有人直接喝醪糟,而是加工成別的食物,比如酒釀湯圓,酒釀雞蛋啥的。這個過程一來會稀釋酒精,二來加熱會揮發酒精,所以最終食物裡酒精含量很低,應該是安全的。

所以,產婦吃點醪糟雞蛋是可以的。但我反對用度數更高的“月子酒”做成食物來催奶,主要倒不是它致癌,而是酒精會進入乳汁,可能會給發育不完全的寶寶肝臟和大腦等器官造成損傷。

再來說說檳榔

最近,嚼檳榔的人越來越多,主要因為檳榔內含有檳榔鹼,能讓人提神興奮,和咖啡差不多。但問題是,長期嚼檳榔會導致口腔粘膜受傷,逐漸纖維化並且癌變。據臺灣的研究,長期食用檳榔的人,發生口腔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50多倍!

加工肉類也是1類致癌物。

加工肉類指經過熏製、醃製、風乾等方法處理的肉類,包括臘肉、香腸、罐頭、火腿等。每天吃超過一兩加工肉類的人,結直腸癌發生概率會增加10%~20%。

黃麴黴毒素是已知的最強致癌物之一,和中國肝癌高發很有關係。而且它普通加熱也不分解,因此一旦汙染了食物就很難去除。

黃麴黴毒素主要來自汙染的糧食及其製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玉米油等。除此之外,乾果類如核桃、杏仁,還有奶製品等也可能出現汙染。如果糧食出現變色、變質,尤其是長有黃綠色黴菌,那千萬別吃。

(三)

看到這麼些致癌物,很多人可能會想:感覺啥都不能吃了啊?!

其實吧,除了抽菸害人害己,應該盡最大努力100%避免。其它很多食物,即使是1類致癌物,我通常建議也只是避免長期大量食用。

關鍵詞,長期,大量!

即使1類致癌物,偶爾接觸也是不會導致癌症的。即使抽菸這種最明確,最強大的致癌物之一,也需要每天堅定不移地抽,才會在平均20年以後得肺癌。

所以,如果你偶爾愛喝點小酒,吃點午餐肉,來盤泡菜,吃包炸薯條,大可放寬心,沒啥。如果實在心中愧疚,可以去平衡一下,比如鍛鍊一個小時,或者多吃一盤蔬菜水果。

Comments

comments

男子借退伍老兵之名,聚眾醫鬧,被判三年四個月

leonhard38阅读(279)

凌晨三點,我正趴在電腦前研究著那些沒有情節只有骨與肉的片子。

美小護趙大膽興高采烈拿著手機給我看:“判了,判了,終於判了!”。

“你說什麼,你生了?”我還沒有弄明白趙大膽再說些什麼。

趙大膽有些惱羞成怒道:“什麼亂七八糟的呀,我說的是湖南醫鬧的案子終於判刑了,那個所謂“三百老兵”的譚傻鳥終於被判刑了!”。

趙大膽說完後,我的大腦突然停頓了三秒:“真的嗎?快拿來我看看!”

這無疑是最近我聽到的最好訊息之一,也無疑是讓所有心懷正義的善良之士感到歡欣鼓舞的訊息之一。

“我還以為這位吃著人血饅頭的大叔會一直逍遙法外呢?”

趙大膽收起了自己的手機,頗有感慨的說著。

是的,有很多人以為這起醫鬧事件會同曾經的那些醫鬧事件一樣,不了了之。

但是,他們卻忘記了一點:這件醫鬧事件,因為醫療自媒體和正義之士的及時介入,已經變成了聞名全國的典型醫鬧新聞事件。

同時,一貫囂張的譚某等人,用錯了套路:他們借用退伍老兵名義,借正義之理,行吃人血饅頭之實!

所以,從他們身穿綠軍裝,圍堵醫院之時,便註定了今天這個結局!

“你太低估了我們要貫徹依法治國的決心了,我們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罪犯。無論是什麼地方,無論是什麼人,無論他有什麼背景,只要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只要他敢違紀亂法,只要他敢吃人血饅頭,只要他敢醫鬧,只要他敢暴力傷害醫務人員,等待他的就只有一種可能:鐵窗淚!”。

趙大膽很贊同我的話:“你說的沒錯,希望這一次能夠給那些人一個警告:人血饅頭不好吃,善惡因果終有報!”。

這起發生在2017年的醫鬧事件,曾經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不少新聞媒體都曾經有過報道。

因為它重新整理了我們的認識,甚至創造了我們從不曾見過的特殊醫鬧:借退伍老兵之名,行聚眾鬧事之實。

他們不僅圍攻醫院,擾亂正常的醫療秩序,而且還曾經到市委市政府鬧事!

說實話,我自己也曾一度認為醫院很可能賠錢熄事,政府也很可能“裝聾作啞”。

畢竟有些人是要維穩的,有些人也是要保住烏紗帽的。

但,就在我和趙大膽感到黎明未至時,就在全國的醫務人員都感到夜行之難的時候,有一個總是見不了肥的胖子和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站了出來。

“嗯,你說的很對,如果沒有以這兩位大師為代表的聲音,我們很可能又要吞下辛酸的淚水!”趙大膽一邊為他們點贊一邊轉發著朋友圈。

“你怎麼會有手機?不知道護士長嚴格規定夜班期間不準帶手機嗎?想讓我不告狀也可以,請吃夜宵吧?”

說完湖南醫鬧這個沉重的話題,忽覺的腹中飢餓,而眼前這個拿著手機興高采烈點讚的趙大膽,不正是敲詐的物件嗎?

“想的美,吃宵夜,你忘記了你的五高嗎?”趙大膽用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顏值高來回擊了我的敲詐,並且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急診室。

趙大膽穿行在急診深夜的走廊裡,我們攀行在危機的職業道路上。

不知從何時起,醫院變成了不能死人的地方,醫生也變成了必需看好病的神仙。

否則,就必然有人會指著你的鼻子罵庸醫無德,也必然有人會覺著牌子燒著紙錢痛哭流涕著。

你以為他們這麼做是為了表達對親人去世的悲痛之情?

你以為他們這麼做真的是為了討還所謂的真相?

他們沒有那麼高尚,更沒有那麼偉大。

這一出出看似悲情實則邪惡的鬧劇只透露著鋪天蓋地的兩個字:要錢!

尤其是那些職業醫鬧,他們更是肆無忌憚的吃著人血饅頭!

他們吃著死者的人血饅頭,吃著醫院的人血饅頭,吃著家屬的人血饅頭!

曾經在某市發生了一起名為X寶寶的醫鬧事件,其中曲折暫且不表,重點是結局:家屬只獲得了賠償款中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賠償款被職業醫鬧所得;醫院因為該事件聲譽受到極大影響;家屬也在曠日持久的鬧劇中筋疲力盡。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職業醫鬧介入的鬧劇之中,大多家屬最後都會被無形綁架,都會控制不了局面,都會仍有職業醫鬧擺佈。

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莫過於此!

在一次次的暴力傷醫事件和醫鬧之中,除了某些利益薰心的職業醫鬧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原因:人民群眾普遍嚴重缺乏基礎的醫學常識,對醫療和醫務人員有嚴重的不信任感,甚至是敵對感。

幾個月前,120為我和趙大膽送過來一位97歲的突發心跳呼吸驟停的老年人。

患者被送進搶救室後,我和趙大膽第一時間啟動心肺復甦程式,予以積極的搶救。

但是,患者的家屬卻始終不肯離開搶救室,理由是:要監督醫生的搶救過程。

當我告訴他們患者因為沒有搶救的必要時,他們卻很不理智的說:我不管那麼多,我只要你救活她。

對於一位如此高齡且多臟器衰竭的老年心跳呼吸驟停患者來說,不要說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間,就算是在院內發生心跳呼吸驟停,也沒有人能夠保證“救活”。

那一刻,我想到的不僅是我眼前的這個老人和她狂熱無知的家屬,我想到了以他們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同胞們。

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僅是搶救室巨大落地窗外黎明前的黑暗,我看到了幾千年來一直狂奔在黑夜中圍繞在我們身邊的那兩個字:吃人!

雨還在下,病人們都帶著痛苦進入了短暫的夢想。

趙大膽又低聲的問我:“這個人只是被判了幾年,如果加上減刑的話,算起來也不會吃幾天的窩窩頭呀?如果他被放出來,會不會繼續危害社會?會不會報復社會呀?”。

趙大膽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但是我始終堅信:人血饅頭不好吃,善惡因果終有報!

Comments

comments

對病人的同情不是流眼淚,而是用心血

leonhard38阅读(657)

對病人的同情不是流眼淚,而是用心血

十八歲的小姑娘得了卵巢畸胎瘤,已經是對側卵巢第二次復發了。手術的時候,主刀大夫每動一下都非常小心翼翼,生怕傷了正常完好的卵巢組織,就像修理鐘錶秒針的巧匠,也許一個呼吸錯了就可能會影響小姑娘正常生理週期的時間齒輪。術畢,主刀大夫選擇了巧妙的縫合止血而非電凝,她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不停地念叨:“她還這麼小,還要結婚,還要生孩子,能多保留一點卵巢是一點,能少損傷一些是一些,這對她將來好。”

六十五歲的阿姨因為嚴重的子宮脫垂多次保守治療失敗後不得不選擇切除子宮。她已經絕經,也沒有生育要求,這無疑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案。手術的時候,為了減少創傷,主刀大夫選擇了傳統的陰式手術,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在下面把膀胱直腸推好、把子宮完整切除了。這時候,主刀大夫卻選擇了轉檯上在腹腔鏡下縫合陰道殘端傷口,然後再轉檯下進行陰道壁的修補。我特別納悶地問:“為啥要這麼麻煩呢?直接在下面縫不就好了嗎?反正傷口在裡面,線頭什麼的又看不見……”主刀大夫像個精靈一樣歪著腦袋笑了笑:“可是我們大夫的心裡能看見呀,這對她夫妻生活好。”

就是這樣,我覺得女人當婦產科醫生真好,這份理解全都化作疼愛,融入到每一次治病救人的用心中。越來越相信,上天為你關上健康平順的門,必然會為你開啟幸遇仁醫的窗。因為,還有平時內斂的李大夫會在產婦使不了勁兒的時候大吼著加油,還有生活中鮮少參與閒談的蔣大夫會在病人猶豫不決之時多次、反覆、耐心地與之話聊。

穿上白大衣是醫生,脫下白大衣也是病患

這座神聖的醫學殿堂教會我:醫患之間是互換互諒的雙重物種,穿上白大衣是醫生,脫下白大衣我也會成為病人或家屬。

三十出頭的女孩挽著爸爸的胳膊來籤手術知情同意書,看著頭髮已然花白的爸爸握著女兒的手,我想起自己的父親,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十幾歲的女孩在檢查室因為傷口疼痛卻咬著嘴角不出聲,看著她緊蹙的眉頭和痛苦的神情,我想起一個家庭的幸福,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五十幾歲的東北大漢在手術室門口得知母親罹患癌症,看著他望過我手裡的標本之後難過地閉上眼,隨即喉嚨口開始抽動、哽咽,眼角彎起一絲難過的弧度之後放聲慟哭,我想起自己未來也許獨自面對這一幕,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

四個月前管過的小患者來複查,各種輾轉打聽到我這個小大夫現在在哪個病房,就在病房門口等。出病房的時候,我一眼便認出了她,她開心地向我跑來:“景大夫,好想你!這是我和媽媽從老家帶來的自己家土雞下的雞蛋。你一個人在這邊,要好好照顧自己。”看著每一枚雞蛋都用紙巾細心地保護起來,我抱著雞蛋,淚如雨下。四十五天前的夜班很折騰,一個年輕產婦受不了分娩痛一直鬧著要剖宮產,生生守了一夜到第二天快交班時終於順利分娩,下夜班睡了一覺也就沒放在心上。後來的一個週四,她突然抱著小寶貝出現在醫生辦公室門口要“找景大夫”,說心裡話,我當時是警覺的。然而,她先塞給我兩盒巧克力和紅棗之後就開始絮叨:“景大夫,多虧了你整夜陪著我,鼓勵我、給我打氣,我才能順產,也沒有在肚子上留疤,交待病情的時候我老公看到你的胸牌就記住了,讓我複查的時候一定一定要帶寶寶來看看你。這個盒子可以動,工作忙,要天天開心。”看著盒子上的鹿耳朵可以耷拉著搞笑、上揚著蠢萌,吃著巧克力,我又一次淚如雨下。

真的,在協和當小醫生的日子裡,我管的病人只許自己吐槽,不許別人抱怨。因為,踏實地照顧好每一個病人,處理好每一條醫囑,交好每一個班,打好每一個結,看好每一張化驗單,這,於患者、於我而言,就是意義的全部。

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首先保護我的戰友

我來協和遇到的第二任住院總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無論發生任何事情,我都會首先保護我的戰友,這是原則。

晚上十點,科裡的老師還在寫手術記錄,她的女兒打電話來問:“媽媽,啥時候回家呀?”老師笑著應到:“寶貝兒,媽媽一會兒就回家啦!今天開心嗎?”一會兒,剛剛手術的病人家屬來問老師:“她疼得厲害怎麼辦呀?”老師輕聲應到:“沒事兒,您不要太擔心,術後都會有點兒不舒服,我們把液體輸得慢一些……”再回到休息室,看到一個進修姐姐在和家裡的愛人和寶貝視訊,三個人一起笑呵呵地說“See you”,真是剎那間淚目,她已經好久沒回過家了。

深夜,最後一臺腫瘤細胞減滅術終於完滿地結束了,我幫臺上護士老師解手術衣,看著他被汗水整個溼透的刷手服,望著他捶著腰走遠的背影,心疼不已。刷朋友圈,同級外科的小夥伴晒出手術結束後大家一起吃烤串的圖片,這是父母的兒子在笑、丈夫的妻子在笑、女兒的父親在笑,看著大家此刻因為同一個身份聚在一起、彼此陪伴,踏實不少。清晨食堂剛開門不久,整理臺處高高摞起的餐盤和行色匆匆的綠色刷手服一起向我們吶喊:新的一天開始了,讓我們一起為了健康而努力!

在這裡,真的會有人心甘情願地對自己說“一生只做一事又何妨?!”日出月落,守住始終,哪管他院外的種種紛擾。因為,這裡有一群好好生活、用力去愛的人,他們把創造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當作自己終身的使命與彼此相聚在一起的禮物。

Comments

comments

父母的擔心會影響晚期癌症母親的情緒健康

leonhard38阅读(720)

北卡羅來納州萊恩伯格大學癌症綜合中心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的擔憂對患有晚期癌症的母親的心理痛苦有很大影響。

癌症是導致美國育兒年齡婦女特定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有不治之症的有孩子的婦女抑鬱和焦慮的比率可能會增加。為了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擔憂與這一群體的生活質量之間的關係,UNC Lineberger研究人員對224名患有晚期癌症的母親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為人父母的擔憂與較低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幾乎和日常身體機能的下降一樣多。研究人員說,發表在《癌症》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有轉移癌的母親需要更多的支援。

UNC Lineberger的Eliza m . Park醫學博士是UNC醫學院精神病學系和醫學系的助理教授,她說:“作為癌症護理的一部分,我們詢問患者的功能狀態以及他們對治療的反應,但我們並沒有系統地詢問癌症如何影響我們作為父母的患者,然而我們知道作為父母對他們的身份和福祉極其重要。”。“在患有轉移性癌症的婦女中,她們與健康有關的生活質量與她們對疾病對其未成年子女影響的養育關切密切相關。它似乎同樣有助於人們評估他們的生活質量,作為我們經常詢問的一些臨床變數。” ”

在這項研究中,Park和她的同事們對患有IV期實體腫瘤癌症的女性進行了一項線上調查,這些癌症已經轉移或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並且至少有一名18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發現患有轉移性癌症的母親的抑鬱和焦慮得分平均高於美國普通人群。他們的情緒幸福感得分也低於所有患癌症的成年人。

研究人員確定,母親的情緒健康與她是否與孩子交流過自己的疾病以及她對疾病對孩子經濟影響的擔憂有著顯著的聯絡。

當他們考慮到其他可能導致母親生活質量低下的因素時,朴槿惠和她的同事發現,養育子女的擔憂佔生活質量得分差異的39 %。這對於他們的生活質量得分的影響幾乎與他們的疾病對他們執行日常任務能力的影響程度相同。

Park說:“我們發現,與養育子女相關的因素對生活質量的變化起到的作用幾乎和你的功能狀態一樣大。

基於這些發現,帕克和她的同事們正計劃研究如何解決一些有孩子的病人所關心的問題,並更好地支援父母。

Park說:“我們正在努力為患有晚期癌症或其他嚴重疾病的父母制定干預措施,幫助他們及其家人適應診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策略的一部分可能是協助他們學習如何有效地與其他家庭成員及子女溝通,在病情惡化時確定未來的護理計劃需要,以及提供有關家庭如何應付及提高子女復原力的教育。」。” ”

組織/

釋出於:兒童健康新聞|醫學研究新聞|婦女健康新聞

Comments

comments

方誌友靠6原則把身體養成「易瘦體質」一個月就輕鬆甩肉8公斤

leonhard38阅读(322)

藝人方誌友與老公楊銘威結婚3年,育有一雙兒女Mia與Sunny。她生完小孩身材依舊火辣,讓人非常羨慕。日前,她大方分享了自己的減肥經驗,因為秉持6個原則,她才在坐完月子1個月後迅速甩肉8公斤。

方誌友懷第一胎時沒有忌口,足足胖了20公斤,產後減重非常辛苦。懷第二胎時,她決定不走回頭路,控制飲食、堅持運動,所以只胖了7到8公斤,坐完月子後很快就恢復到了孕前的體重。

​懷第二胎期間,方誌友儘量避免高熱量炸物和甜點,只在正餐才會吃東西,主要吃能幫助胎兒成長的食物。大部分月子中心會設計營養均衡的菜單,媽媽們吃飽之餘也不用擔心攝取熱量會超標。

​坐月子期間,她認真喂母乳。她認為喂母乳能消耗不少熱量,對恢復身材有益。生完小孩肚皮難免鬆弛,為此她穿塑身衣雕塑身型,一天通常穿8小時,持續2個月後,腰部線條就回來了。

​生下女兒Mia後,方誌友曾努力減重,後來養成運動習慣,每周會到健身房報到兩三次。她運動前會喝咖啡,因為咖啡因能燃燒脂肪。她還請專業教練評估,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教練會先帶我做重訓,重訓完後再做1個小時或1個半小時的有氧,訓練我的身體肌肉」。

​運動完後,她主要吃「高蛋白」的東西來養成肌肉。如果感覺不餓,就一兩個小時後再吃東西,但絕對不會空腹運動。這些原則讓她朝易瘦體質之路逐步邁進,哪怕是2個小孩的媽媽,也擁有超棒的身材。

想減重的話,管住嘴、邁開腿絕對沒錯。參考一下方誌友的減肥方法,用最好的自己迎接這個夏天吧。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