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識別二維碼,收看2018《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區塊鏈商業峰會
3 月 12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紙行政命令,禁止博通收購高通,使得發酵了近半年的博通高通併購案終於畫上了終止符。 由 Hock Tan 領導的博通對高通的收購基本上已經失敗,而這場原本有望成為全球半導體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也至此成為了泡影。
白宮發布的行政命令全文: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presidential-order-regarding-proposed-takeover-qualcomm-incorporated-broadcom-limited/
圖丨雙方博弈過程
雖然在過去的5 年間,由Hock Tan 領導的安華高(Avago)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掀起了一波併購潮,但在2015 年安華高宣布收購博通時,外界其實就並不看好這樁合併 案。 原因在於安華高雖然在業界也算是老牌公司,但始終都不是所謂的半導體主流明星級公司,突然宣布大手筆要買下博通、而博通居然也答應接受了,這消息不但震憾,更讓業界震驚 。
但當時博通 CEO Scott McGregor 一席話說明了一切: “由於摩爾定律所驅動的製程提升投資報酬率已經失效、芯面功能高度集成更讓芯片設計成本持續提高,這些因素都將讓芯片設計開發廠商,不論規模大小,都將面臨更為嚴據竣 的考驗,半導體產業走向大者恆大的態勢將更明顯,企業必須整併提升效率,並通過更大的規模取得更多籌碼與供應商議價談判。”
圖丨前博通 CEO Scott McGregor
因此, “大者恆大”成為半導體產業過去幾年發展的主旋律,博通宣布要以破千億美元的高價收購高通,也是循著這樣的思路發展。
只不過,此次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打破了半導體產業生態自然發展的秩序。 在特朗普政府禁止博通收購高通背後,一個“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說法,其實藏著兩個關鍵,但讓人好奇的是,這兩個關鍵理由,哪一個的權重較高。
這兩個關鍵理由分別是: 美國自有 5G 等無線通訊技術發展,以及中國是否可能在半導體買來賣去的購併潮中,順勢取得大量美國公司技術資產。
通信技術大廠的整併已經持續多年
若以整體5G 系統技術的發展來看,過去10 多年來持續進行電信網絡通訊設備洗牌,美國本土、或者是泛北美體系的電信網絡設備商早已消失殆盡,從最早的朗訊(Lucent)、 摩托羅拉(Motorola)、北電(Nortel),經過幾番整併淘洗,剩下的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 這些歐系廠商,與中國的華為、中興競爭抗衡。
這其中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重點在於,在過去20 年歐美產業持續合併、分拆、再整併出售等等的動作中,原本高度垂直集成的電信網絡通訊產業,也就是從芯片、通訊網絡 、到終端一條龍式的型態,也徹底被拆解消失。
也因為如此,相較於高通必須與愛立信緊密合作進行多項5G 技術的前期實地測試,華為則是因為從核心網絡、傳輸網絡、接入網絡、到芯片、終端全都一手掌握,讓華為在5G 新興技術功能或應用上的發展,顯然可能會比高通或愛立信等對手更快,也更具有較率。
若以此來看5G 技術實力的消長,在既有的態勢下,華為等中國廠商原本就已給了其他國家地區的業者相當大的壓力,而若在此時高通又被收購,基於商業利益 所產生的投資重心移轉,是否可能讓美國自有5G 技術發展受到延宕,確實是美國政府不得不從嚴出手管制的原因,因為,這風險不只是單純靠博通宣示在美國投資15 億美元就 能消弭的。
美國政府對技術資產的控管不存在任何僥倖
至於就另一個美國政府擔心的問題,也就是中國半導體廠商是否可能在這些收購熱潮中分得一杯羹,順勢買下部份美國半導體業務或技術。
過去中國資本曾多次嘗試併購美國科技公司,但後來都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果,由於動作太頻繁,美國政府也因此有了警覺,如果不能避免技術的外流,甚至被掏空,那麼國家的 發展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以至於後來美國政府對於科技產業的收購案把關都極為嚴格,這次博通收購高通,雖然表面上博通向美國示好,公司要搬回美國,甚至要加大在 美國的投資,希望能平息美國政府的疑慮, 但美國政府把高通的技術資產視為國家資產,不希望有任何一點外流的可能,尤其是流向中國這個選項,只要有一點可能,就必須從源頭掐斷。
在DT 君看來,以過去中國廠商收購美國高科企業的歷程來看,失敗案例遠高於成功案例,美國政府早已對中國廠商提防再三,特朗普這次出手以行政命令封殺博通,只是再次 宣示美國阻擋的決心。
因為,如果連一家其實骨子裡就是美國公司的博通,想要收購美國公司高通都會被禁止,那麼,美國政府想要告訴全世界的是: 不論你是誰,歡迎你來美國投資,但別想打包帶走。
唯貪婪者得以成功
由 Hock Tan 領導的安華高(Avago) 無疑是過去幾年併購狂潮最具標杆性的企業,其不斷通過以小博大式的收購, 從非主流的二流角色一躍成為如今世界半導體舞台上萬眾矚目的明星,甚至還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霸主高通。
圖丨博通 CEO Hock Tan
安華高(Avago)最初是安捷倫的半導體部門,在分拆獨立之後專注於射頻前端器件的研發,並成為該領域領先的公司。 其憑藉著強大的現金流在過去不到 5 年的時間裡發起了多次併購, 2013 年以 66 億美元收購 LSI,2014 年以約 3 億美元收購 PLX Technology,2015 年再以 6 億美元收購 Emulex。
而讓安華高和 Hock Tan 一戰成名的還當屬在 2015 年其宣布與博通(Broadcom) 達成收購協定,以 370 億美元收購博通,創下當時有史以來半導體行業收購案最高金額的記錄。 在完成併購之後,新公司沿用了博通的名字,Hock Tan 也入主了合併後的公司。 而重視市場和營收的 Hock Tan 也再一次讓新博通最大化的發揮了其繼承的射頻 SoC 和射頻前端器件領域的優勢,財報和股價雙雙呈上揚之勢。
但這次併購高通,雖然創造了話題,但是在美國政府的阻撓下,以失敗收場。
川普關鍵的行政命令阻擋了這次併購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上任迄今已發布了數道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規範內容包含移民管制措施、限縮奧巴馬提倡的平價醫療法案的執行、允許南達科達州石油管線計劃執行、 強化美墨邊境管制措施、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限制提供墮胎信息及相關設備等等,其影響範圍相當廣泛亦引發許多爭議。
圖丨特朗普與Hock Tan
美國總統行政命令是由總統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主要的作用在於指導聯邦體系及政府機構,給予他們準則以利某項政策的推行,相較於一般法律案必須經過國會漫長的審議期間, 由於行政命令不需國會批准,在短時間內就能快速發布,因此在緊急情況之下,總統就會比較傾向使用行政命令作為應變措施, 雖然行政命令在位階上低於法律,但其影響力和重要性仍不容小覷。
誰勝誰敗?
高通在這次事件中終於得以保全,但付出的代價相當龐大。 而博通雖在併購手段技高一籌,但最終還是避免不了國家機器的干預,最終落得失敗,但博通的失敗真的是失敗嗎? 那也未必,如果以蘋果等背後推手的利益所在來設想,那麼博通的任務也算是用一種不完美的方式達成。
最終,百家歡喜數家愁。 高通肯定是損失最慘重的一方,當初為避免被併購而吞下了許多毒藥,其藥效正逐步顯現。
首先,提高 NXP 的報價這點,就已經讓高通損失將近 60 億美元, 而在年初的財報提高業績預期,勢必會通過許多方式來達成,而這些方式往往代表著與客戶的妥協,以及利潤的損失, 而董事長 Paul Jacobs 也在博通的運作之下被迫去職,丟掉由其父親 Irwin Jacobs 一手創立的事業。
至於博通不算失敗這點,首先,博通雖創造了不少新聞,但實際上付出的成本極低,雖然總部搬遷的決定可能還是會執行,但這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做法,最終還是考慮 的還是稅務結構改變的現實,在美國大幅減稅之後,搬回美國享受產業聚落之便,未來營運也有了更好的靠山,同時也擺脫和中國走的太緊密的故有印象,其實也不 算虧。
至於當初博通收購高通的目的真的是為了要拆分高通嗎? 那也未必,有可能是為了未來事業的盤算,畢竟未來包括自動駕駛、物聯網、AI 等重點科技產業都免不了和基帶技術掛鉤。
至於中國和華為在背後的操作,目前看來也無關緊要了,博通和華為的關係很好眾所周知,市場也傳說博通的收購要約華為在背後也出了不少力,但隨著整宗收購案 被否決,華為的如意算槃無法得逞,高通和中國政府的關係本來就不錯,政策配合度也相當高,對華為而言可能會是個小挫折,但不至於有什麼重大影響,畢竟即便高通被博通 收購,美國政府也絕對不會允許分拆出售的做法,要想漁翁得利,其實不大現實。
對產業的影響
這點要從兩方面來觀察,首先,高通在前一次財報大幅提高業績預期,每股收益要大幅提高到5.25 美元,遠高於之前分析師所預期的3.79 美元,要達到這個數字目標,就 必須有效的開源節流,首先就是要降低產品成本,同時也要擴大市場規模。 前者可能代表高通就不能再經營太多不賺錢的事業,過去埋首技術研發,而不用完全顧及市場的做法就需要被改變,未來可能就會以利益為導向,沒有太多商業機會的技術研發 可能就會被捨棄,或者是相當程度的減少相關資本支出。
另一方面,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場,未來殺價競爭也可能會更常發生, 這代表高通的固有對手,包括聯發科以及英特爾,可能未來都要面對高通的反撲,包括殺價,或者是在專利確保方面更為用力。
圖丨此前一度傳出英特爾欲收購博通的消息
但另一方面,專利費用也有可能降低,藉以確保未來不要再遭遇各國的政策干預,同時也要讓更多客戶甘心支付專利費用,雖然單價犧牲了一點,但讓相關營收可以更為穩固。 另一方面,與蘋果的授權費用爭議可能就會妥協,不再硬碰硬。
雖然之前傳出英特爾擔心高通會因為被博通併購之故,使其與蘋果等大客戶的關係改善,因此想下手併購博通,但不論有沒有被博通收購,蘋果和高通的衝突最終還是會因為現實 因素的考量而會降溫,先不論蘋果未來基帶來源比重會如何調整,我們都知道蘋果正在發展自己的基帶技術,專利來源肯定避不了高通,既然沒有辦法借博通之力一勞永逸的解決,那麼未來與 高通的妥協也已經是不可避免的做法。
高通未來會走向何處?
高通近幾年面對的挑戰其實越來越嚴苛,不論是關鍵的基帶技術方面,不論是來自華為或英特爾的直接競爭,三星和蘋果也積極佈局自己的基帶技術,即便是小米,也都 開了自己的芯片方案,不想和高通綁得太緊,即便是過去兩年業務表現不大好的聯發科,今年也趁著AI 的勢頭推出了不少具備競爭力的方案,出貨量也開出 了紅盤,高通要達成今年初承諾的業績目標,可說是困難重重。
雖然與 NXP 的合併還在進行中,最終結果可能還要一兩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塵埃落定,但是 對高通而言,佈局除了手機以外的新事業,已經是避無可避的做法,畢竟手機規模已經撞牆,很難再有往上成長的空間, 憑藉過去在基帶技術的優勢,佈局更廣、成長性更高的事業,才是未來高通得以持續成長的關鍵要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