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科幻作家才是真·預言家? 這些出現在《星戰》中的技術正在走進現實

從古至今不管在哪一個國家,都能找到一種神奇的職業——神算子、占卜師、預言家……不管何種稱呼,這些人最大的能力都是同一樣:預測未來。

 

不過我們大可不必向水晶球和塔羅牌求助,其實科幻作者們往往就是最好的預言家。

 

從第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怪人》面世以來,無數過去的科幻小說、電影中出現了大量今天才能見到的科技成果:《2001:太空漫遊》中的News Pad電子書和今天的平板電腦十分 相像;《少數派報告》中的虹膜識別如今已經應用到生活各個角落;《回到未來》 三部曲中能夠自動系鞋帶的鞋子也已面世……

 

這一切都讓我們有種感覺,好像今天的科技發展,早已在幾十年前被作家們書寫好了。

 

尋找幻想與現實交融的一瞬間

 

很多人都在疑惑一個問題:為什麼科幻作品中的幻想似乎總能成真呢? 答案當然不是因為科幻作家是能看到未來的“預言家”。

 

其中一個最簡單的原因就是, 科幻作品作為Geek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幻作品的受眾中有很大一部分科學家和開發者,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深受科幻作品影響,所研發的產品和技術自然會有科幻作品的影子 ——這一點,看過《生活大爆炸》、《IT狂人》等描繪Geek群體的劇集就能知道。

 

比如,谷歌眼鏡就深受《終結者》中主角佩戴的墨鏡影響;電影《我,機器人》中機器人覺醒的情節啟發了兩位高中生研發“情緒探測算法”,還贏得了2010年的西門子算法 競賽大獎。

 

還有一點就是,科幻作家本身就具備足夠的相關知識。

 

通常而言,科幻作品有軟科幻與硬科幻之分。 軟科幻作品傾向於描繪科技發展下政治、人文、社會等等產生的變化,比如《北京折疊》;而硬科幻作品則會注重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注重 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的細節——這就給科幻作家自身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如果沒有足夠的相關知識,很難寫出令人信服的硬科幻作品。

 

於是,科幻作家中有很多自己也從事著物理、數學方面的科研工作。 像在《雪崩》預言了類虛擬現實概念的斯提芬森就是一位技術開發者,而他的父親是電子工程學教授、祖父是物理學教授。

 

因為有著充足的基礎知識,科幻作者們創造出來的技術基本都是符合技術常識的、有著較完善的理論,只是在當時的年代是無力普及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會慢慢實現。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管是科幻作者對未來的幻想,還是科學家們研發技術的最終目的,都是通過加快數據傳遞、濃縮能源、補充信息展示方式等等方式讓人們生活的更便利。 所以,幻想和現實總會有交點。

 

《星球大戰》不僅僅是經典IP,還是你正在見證的預言

 

既然今天的科技有很多已經被過去的科幻作品預言,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從今天的科幻作品中捕捉到未來科技發展的痕跡?

 

就拿經典IP《星球大戰》來說,裡面的很多技術已經開始成為現實。 最近IBM和盧卡斯影業合作打造了《科學與星球大戰》系列短片,展示科技如何在現實中實現“星戰”中的種種技術。

 

“星戰”中描繪的未來技術有很多,光劍、懸浮汽車、巴克塔液體……在下面這部短片中都能找到相對應的科技成果。

《星球大戰》中有許多經典的機器人形象,比如圓滾滾的BB-8。 這些機器人不光外形可愛,而且機制靈敏,擁有判斷和推理能力。 這不就和今天我們人工智能研發的最好藍本嗎?

 

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深度學習能力是當前人工智能研究的熱門,目的就是讓機器和電影中的機器人一樣,能夠理解人類的語言文字,和人類無障礙交流,用強大的學習能力提升自己。

 

 

而能治癒傷者的巴別塔液體,也正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到現實。 除了現在越來越先進的生物醫療技術外,IBM實驗室還在開發一種名為—— “芯片上的醫療實驗室”(“lab-on-a-chip”)技術,其放置在穿戴設備中,通過一滴血液、體液來分析你的健康狀況,數據上傳到雲端之後,還可以用AI 來分析未來的疾病風險。

 

除了這些正面的案例,科技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在朝著科幻作品中的預言發展。

 

比如《黑鏡》中出現的社交媒體綁架,現在幾乎每時每刻都通過“人肉搜索”、“圍觀”在微博、朋友圈中上演;2016年熱播電影《玩命直播》中出現了為了 獎金而在直播中執行危險任務甚至殺人的情節,而去年就出現了主播了為了打賞傷害自己,甚至喪生的真實事件;科幻小說中描寫的光明面和陰暗面,都正在發生於我們的生活中 。

 

尋找原力:誰能為今天創造歷史

 

拋開科技的陰暗面,我們更關注的是究竟什麼樣人或者企業,才能發揮想像力的善意,讓這一代人得益於“科幻作品中的技術”?

 

如今人類社會的科技水平已經經歷過了幾次爆炸式發展,對於物理、數學等基礎理論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也就很難再出現個人、小團體成就巨大科技影響力的情況,想在 科技發展史上寫下名字,往往以要組織化、機構化的面目出現。

 

在今天想要創造科技的歷史,恐怕還需要滿足這幾個前提 ——

 

首先是基礎算力。 不管是讓AI幫助人們工作,還是實現星際間的超空間跳躍,未來的新技術發展都建立在強大的計算能力上。 渴望創造歷史的企業都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去年11月IBM就公佈了50 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原理樣機,通過進行基於量子疊加態的重疊計算。 它可處理海量數據、海量因素、海量維度。

 

 

除此之外,還要有強大的整合能力。 未來的科技創新一定不是獨立的,而是建立在生物、醫療、金融等等領域之上,從而對人們的現實生活產生影響。 因此企業不光要擁有技術,還需要整合各種合作方,聯合各個角色一起進行研發。 比如在量子計算上,IBM就聯合了摩根大通、戴姆勒、三星、JSR 公司、巴克萊銀行、日立金屬、本田、長瀨、慶應義塾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牛津大學和墨爾本大學 ,探索量子計算在商業和科學中的實際應用。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科技創新的“原力” —— 不斷改變現狀,實現幻想的渴望。 就像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所說的,IT發展到今天,和種種突破性技術同樣重要的,是持續性的創新。

 

從50年代IBM發明了第一款2英尺5MB硬盤,到今天人人都能擁有的輕薄筆記本電腦,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科技創新的指數級增長正在悄悄把我們帶進前人的幻想世界 。 六十幾年過去,雖然現在說起5MB的硬盤就像是在開玩笑,但IBM卻連續保持著連續25年稱霸美國專利排行榜的記錄,用“原力”不斷把幻想帶入現實。

 

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區塊鍊等等技術也是一樣,因為有人不顧這裡是不是風口,從各個方向開始不斷創新,最終我們才有可能在科幻作品中寫好的頂點相遇。

 

這樣說來,科幻作家為你的未來畫出藍圖,可真能讓你實現美好未來的並不是什麼魔法,每一位參與者在歷史進程上留下的一步步深刻腳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腦極體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 虎嗅網 )及本頁鏈接。 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1762.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科幻作家才是真·預言家? 這些出現在《星戰》中的技術正在走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