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黑科技成了現實?
昨天,納斯達克上市公司YY的創始人李學凌發朋友圈說:自己在體內植入了芯片。
“相信這是里程碑的一天,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自己的身體裡植入芯片,以便於更好的了解自己。”
△圖片來自新浪科技
在下方的評論中,李學凌透露了芯片的植入方式與具體作用:
“很高速的彈射進去,啪的一聲就打進去了,沒有一點疼感。”
“取血,可以測量很多跟血液裡面的成分相關的各種東西。”
這件事立刻引發了圍觀。
經媒體報導後,網友們浮想聯翩,有人說:“想到了黑鏡,尤其黑鏡第二季,把芯片取出來,人的主導意識也被取出來了。”
也有人非常擔心他……怎麼過安檢。
疑雲叢生
不過,很快有一些業內人士提出了質疑:這個芯片好像哪裡見過的。
著名醫療公司雅培,有一款外觀與之非常類似的測血糖產品。
一位非常熟悉雅培的業內人士告訴量子位,李學凌使用的設備跟雅培的產品非常相似,“從外觀上看,相似度達到了95%以上,從傳感器上來看,也達到了98%以上。”
△雅培產品圖,來自雅培官網
那麼, 這到底是不是雅培的產品呢?
自稱為“資深糖尿病患者”的顧曉波,在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李學凌總,小心被誆! 》的文章,對李學凌使用的設備進行了分析。
他文章中表示,“如果不是雅培的產品,但因為外觀上和雅培瞬感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就已經構成了侵權,一家醫藥企業來說,專利幾乎可以說是命根子,所以這個產品 從傳感器掃描儀到敷貼器以及各種技術細節,雅培都註冊了專利。”
但他在通過對比雙方的包裝時,又發現有所不同。
△包裝對比圖,來自公眾號“顧的IDEA”
從這個角度來看,顧曉波認為,“這個可能是一個新產品”,並給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測:可能是有國內的創業公司,山寨了雅培的產品。
最後他得出結論稱:
如果是雅培,那麼它不是植入的,也沒有辦法檢測血液裡的“各種成分”,只能用來動態監測血糖。 如果不是,就侵權了,請李總慎重投資。
李學凌上當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真相揭秘
大家的質疑是有道理的。
量子位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發現,事情的真相跟想像並不一致。 為李學凌“植入芯片”的,是一家名為Airdoc人工智能醫療創業公司。
“這個設備的確是雅培的,”Airdoc公司高管對量子位表示。 “但這只是我們提供的一套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所有FDA、CFDA審批過的三高和痛風傳感器我們都支持。”
什麼意思?
據介紹,Airdoc正在構建一整套的慢病管理與健康監控的解決方案,通過相關的醫療傳感器,比如上面提到的雅培血糖監測傳感器,來獲取人體相關的健康指標。
然後,再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挖掘這些數據與人們飲食運動的關係,為用戶提供一些飲食運動方面的建議,來幫助用戶進行疾病/生活方式管理。
Airdoc創始人兼CEO張大磊進一步解釋說:
咱們是基於用戶角度,幫每一個人建立飲食和血糖血壓痛風之間的完全個性化模型,告訴每個人該怎麼吃(每一個人基因和腸道菌群都不一樣對營養元素吸收都不一樣 )。
通過個性化模型調整飲食直接控制當前用戶的三高和痛風,過去一年多咱們做的臨床試驗出組後很大比例的三高用戶就不再需要那麼多藥物,只要遵循他自己的個性化 飲食指導就可以。
探針部分不重要,各個廠家的都可以。 所以咱們這個和雅培監測探針的關係就是雅虎門戶和今日頭條的關係。
“這套系統,不僅僅能夠給患者使用,身體健康的人也能使用,作為一個監控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工具挺好用的。”Airdoc公司高管表示。
據說這也是一個內部孵化的項目。
AI醫療探索前行
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得以管窺AI+醫療行業的發展。
AI+醫療,一直是很多企業看好的賽道,不僅僅有Airdoc這樣的創業公司,也有巨頭公司。
-
谷歌,在母公司進行重組之後,密切關注醫療保健領域的子公司就有三家,主要涉及醫療的數據生成、疾病監測、疾病/生活方式管理。
-
騰訊,設立AI醫療實驗室騰訊覓影,截止去年10月,就已經投資了33家相關企業,狂砸200多億元。
-
阿里巴巴,也發布了ET醫療大腦,想要依靠雲計算和AI技術的優勢,在醫療數據處理、智能醫學影像等方面有所突破。
但真正能夠落地、運用到醫生門診中的產品尚不多見。
一些業內人士在接受量子位採訪時表示: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怎樣將AI與醫療真正的聯繫在一起。 傳統的醫療行業,有一套傳統的話語體系,而現在的AI+醫療,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話語體系。 怎樣將兩者打通,仍舊是一個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也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難點。
不僅僅如此,怎樣獲取患者的信任,讓他們相信AI的能力,也是一個非常難的過程。
One More Thing
好了,事已至此,應該說全都真相大白了。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澄清一下,李學凌為什麼突然“植入”芯片? 是不是身體出現問題了?
“李學凌身體很健康,但他非常願意嘗試這些工具,去體驗這些產品,真的挺讓人敬佩的。”Airdoc對量子位表示。
好吧,那就順便祝李學凌身體繼續比較健康。
本文由 量子位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 虎嗅網 )及本頁鏈接。 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