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甘沙,馭勢科技CEO。
但是無人駕駛可以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因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的老司機,它有一千億公里的經驗,一百萬年的駕齡,而且它不自私,不疲勞,不路怒。
無人駕駛就是你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大家好,我是吳甘沙。 今天想要跟大家說,無人駕駛是實現美好生活的最短路徑。 我們先說一下我們的生活不美好在什麼地方,就拿我的個人體驗來說,很多年以前我不小心排到了號,被迫成為了有車一族,從此就習慣了看海的日子,一天 3個小時堵在路上看車海。
有一天聽到了一首歌《讓生命去等候》,不由悲從中來。 一天3個小時,意味著你生命的1/8是消磨在路上。 另一方面堵車會給司機帶來疲勞感,帶來路怒,甚至於人性當中自私的一面會被喚醒,這樣就會導致很多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不僅僅會進一步地添堵,它還是我們今天全球人類死亡最大的兇手。 一年因為交通事故死亡140萬人,四倍於敘利亞戰爭的死亡人數,上萬億的醫療和保險的成本。
交通事故不僅僅是擁堵帶來的一種病,它是一種綜合的症候群。 比如說它會讓我們的物流減慢,擁堵又會導致大量的低速、怠速的行駛,這時候廢氣的排放是最多的,30%多的PM2.5來自於我們的車。
車多也會導致停車變得很困難。 今天我們大城市已經有百分之十幾的土地分配給停車位了,但是還是不夠,因為一輛車需要兩個停車位,家裡一個,辦公室一個。 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車位比車貴這麼一個現實,但是開著車在中央商務區繞圈去找停車位的那種抓狂,是每個人都受不了的。
從2011年我試圖用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這樣一種科技的手段去解決擁堵問題。 比如說綠波帶,每一輛車按照這樣的速度依次去通行,應該是一路綠燈的。
又比如說,智能交通燈信號控制系統,它能夠根據各個不同方向車流的長度去動態地控制紅綠燈的長度。
但是這些嘗試都失敗了,為什麼? 因為它基於一個假設。 智能係統所代表的交通流,是能夠完美地去調度人流和車流,但是我們的人不願意去接受這樣一種信息的控制,因為人的因素使得這兩個流無法達到和諧地統一。
最好的解決辦法其實是把人拿掉,就是無人駕駛加上共享出行。 首先說一下共享出行,有一個非常尖銳的觀點認為,今天的私家車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資產浪費,因為它只有4%的時間在使用,96%的時間是停著的。 通過共享汽車可以使得汽車的使用率得到10倍的提升,那意味著路上面可以少很多很多的車。
另一方面共享汽車跟無人駕駛是天生的拍檔。 這是豐田的一個想像,大家看這輛車是多功能的。 在早上它可以解決通勤的問題,到10點鐘的時候幫助老人去醫院,到中午的時候可以去送快遞,到下午可以變成一個移動的辦公室,到傍晚高峰時間它又會變成一個通勤 的車輛,這樣一種一車多用可以進一步地減少路上的車輛。
這是減少車輛來去解決,另外一方面是通過減少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93%是跟駕駛員的行為習慣相關的,有的是因為新手上路,有的是因為路怒,因為疲勞駕駛,酒駕等等。
但是無人駕駛可以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因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的老司機,它有一千億公里的經驗,一百萬年的駕齡,而且它不自私,不疲勞,不路怒。
另外一方面,擁堵還有一個其他的原因。 大家看這些車流呈現一種鬆緊帶狀的交通流,一個不速之客的出現會使得發生連續的剎車,我們把它叫作幽靈阻塞。 就是在高速公路上你突然車速慢了下來,可能是因為幾公里之前一輛車發生了剎車。
有了無人駕駛有序協作以後,這個蝴蝶效應就會消滅於無形,車與車之間可以通過迅速地相互之間的協調,把這樣一種車速的變化減少。
我跟大家說一下它的優勢,首先這些車變得更加地協調統一,同快同慢,挨得非常之緊,這樣幽靈蝴蝶碰到這麼一個車隊就沒有任何作用,沒有蝴蝶效應反而會有雁 群效應。
大家想像大雁在飛的時候,頭雁它承擔了巨大的風阻,而其他的雁變得非常地輕鬆,這個也同樣,第一輛車會比較費油費電,而其他的車會變得非常地 省力。 最重要的是,未來這樣的一種迷你出租車是會變成主流。
我們今天做一個統計。 馬路上車裡面平均一輛車是1.4個人,我們用五座的1.5噸的車去運不到100公斤的人,多大的浪費。 未來這種小車變得非常地普及,因為車小,車道也可以變得更窄。
再看另外一個堵車的原因,十字路。 如果說我們現代的一個都市有很多街區的話,大家都有可能堵在十字路口。
未來我們有了車跟車、車跟路的通訊以後,車與車之間的協調就會變得更好。 它們碰到十字路口根本不需要停下來,按照特定的速度,特定的秩序通行,不用擔心撞上其他的車,就有點像三體人,它們之間的思維是透明的,能夠更好進行協作 。
大家想像一下,未來車是可以通過無線通訊去了解彼此,不用靠眼睛去看地上的標線,不用眼睛去看三維空間裡面的標盤,所以城市會變得非常地干淨,所有這些花花綠綠的 標誌、標線、標牌都可以消失了。
另一方面車速提升了,廢氣的排放就會減少,APEC藍就變成常態了。 APEC我們可以給它一個新的解釋,叫Air Pollution eventually control。 在這麼一個乾淨的空間裡面我們作為一個魔術師,就可以開始重構城市的空間。
我們可以從道路空間開始。 大家看這是今天典型的一個城市道路,雙向四個車道,還有兩個停車道,留給人行的道路變得非常窄。
有一個片子,以火星人的視角拍的。 火星人來到了地球,觀察了一個月,發現這個星球的最高主宰是那些鐵皮殼子四個輪子的東西,因為它佔用了最多的空間,而在這個鐵皮殼子裡面進進出出的小人是 它的寄生蟲。 我們城市應該是為人設計的,但是現在現狀是它變成了一個車的附屬,我們如何對它進行改造呢?
大家看, 首先這個中間隔離帶就不需要了,因為人工智能的老司機開車絕對不會開到對面的車道去。 其次,剛才我們說迷你出租車是非常小的,另外人工智能的老司機非常習慣於車與車之間挨得特別地緊,所以車道可以變得更窄。
我們再看這麼一個停車道,停車道我們能不能把它給消滅了?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未來無人駕駛出租車,你到了目的地以後,根本不用擔心停車。
即使是停車,一個小小的空間它能夠停進去。 白天這些車在馬路上川流不息,晚上可以默默到郊區去找一個位置停車。
它停下來以後還可以進一步折疊起來,下一輛車停上來可以跟它接在一起,就像超市的購物車串在一起,每一輛車需要的停車空間變得非常小。
大家知道今天一輛車需要12.5平米的停車空間,未來可能只需要一到兩平米,而且這些車非常擅長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空間裡面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所以它的這種精湛的技術 使得我們可以進一步地減少它需要的空間。
我們把停車空間去掉,它會變成什麼呢? 首先會變成這麼一個小小的叫drop off lane line,就是你下車的空間。 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多出一條車道,這條車道可以是我們的慢行系統,比如說自行車。
這樣一種城市毫無疑問是更加友好的, 因為我們可以隨時招手讓車來停,我也可以隨處下車。 這樣會形成一個街邊商舖的繁榮,因為它會有更多的人流來去消費。
另外一方面今天很多寫字樓的大堂是形同虛設的,因為你開車直接開到了地下車庫坐電梯,略過了大堂直接到上面的樓上,未來有了這樣的drop off lane,一樓的大堂也會變 得更加地繁榮。
我們進一步地做手術,雙向的四車道可以把它減到雙向兩個車道。 為什麼呢? 剛才我們看到車與車之間挨得特別密,單條車道的流量已經達到了今天的三到四倍,所以可以減少這些車道。
剛才我們說的都是無人駕駛的出租車,但是我們未來城市裡面不僅僅只有出租車,我們還有大量個性化的公交。 個性化公交能夠進一步增大流量,因為一輛車可以載更多的人。 同時通過特定的設計,它也可以提供非常好的體驗。
比如說像這麼一個六座的公交車,你可以用手機把它直接叫到你的家門口。
上車了以後這個公交車的車廂跟其他的車廂匯流在一起,中間打通了,它就變成了我們的大巴或者是地鐵。
然後等到你快要上另外一個方向前30秒,它會通知你走到哪一節車廂,在這節車廂裡面你可以坐下來,這節車廂跟其他的車廂脫離,轉到另外一個方向。
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容量比前面那個車提升了三到六倍,而同時它還是會給你門到門的個性化出行體驗。 有了這個,我們可以看一下城市流量的變化。
左面那一幅圖是今天的城市,兩條黃色的是人行道,中間灰色的都是車流量所載重的人的數目,這樣一種設計一個小時能夠有接近3萬人通過這麼一個橫截面。 但是如果說我們經過剛才的這些魔術手,把它變成右邊這麼一個城市的話,每小時在這個橫截面可以通過七萬七千個人,城市的流量可以極大提升,而且我們可以有更多的 設計。
比如說這個出租車跟公交車之間是可以進行交換人流的。 大家想像一下,我可以通過這些出租車把人從家裡接上,然後再開到主幹道上,再把人流交換到公交車裡面去。 這時候我們的街道會進行重新的設計。
我們看一個城市的精神氣質,不僅僅要去看它的博物館,不僅僅要去看它的地標,我們要看它的街道。 未來的街道會是團花簇景,綠樹成蔭,有人,有自行車,有出租車,還有無人駕駛的公交,大家各行其道又相互融合。
在城市裡面除了街道,還有很多其他的建築,比如說加油站。 未來有了無線充電技術,加油站可能就會消失了。 大家看左邊那張圖,這個車它開著開著發現自己沒電了,拐到一個綠色的無線充電車道上,邊開邊充電。
另外一方面我們從地面空間再看到地下空間,今天我們的地鐵設計和實施成本是非常之高的。 這是美國舊金山的一座地鐵,叫中央地鐵,也就是兩公里的路,花了十幾億美金去建造,在地表的建築下面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地鐵站的建造。
其實我們認為這個東西不符合未來的潮流,未來我們會從地下鐵變成地下車,我給大家看一下The boring company的一個想像。 大家看這個公交車,坐著電梯下到了地下的管道,地下的管道不用很高,也不用很寬,它的建造成本非常之低,但是它的運行速度可以非常高。
我們的車輛可以通過很多地面的停車位,坐電梯下降到地下的管道當中去。 相比起前面的地鐵來說,這樣的一種管道設計成本要低很多很多,同時效率也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我們釋放了很多空間。
下面我們就要看時間了。 美國有一個統計,說長時間的通勤給美國人民帶來了抑鬱,帶來了焦慮,帶來了高血壓。 那我們中國呢? 不會更好。 中國一天有11億次的出行,大家可以算一下需要花多少時間在路上,每天幾十億個小時在路上是巨大的生產力的浪費。
我們回到五六千年以前,古埃及人建造一座大金字塔花了10億個小時,今天我們一天要浪費多少個金字塔在路上,更不用說我們今天的生產力比五六千年以前已經提升了 何止萬倍。
這樣的一種生產力的浪費可以通過無人駕駛來解決,比如說你可以把開會的時間放在路上,原來我要八點出門九點開會,我現在九點出門在路上開會就行了。
未來的貨車司機也可以變成愛學習的司機,因為他在開車的時候可以去看自己的東西。
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新的內容會被發明出來,比如在路上看的視頻,它既不要像電影那麼長,也不會像抖音那麼短,要有新的內容的形式出來。
這是沃爾沃一個非常有趣的設計,大家看這位女士是躺在車上的,看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本質上把每一輛車變成了我們的頭等艙。
有了這些以後大家馬上就會想了,我們還需要飛機嗎? 我們還需要鐘點房嗎? 還需要汽車旅館嗎? 這些產業下一步會怎麼發展? 更不要說駕校、二手車、後市場,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那有些人就會反對了。 比如說像《連線》雜誌的這篇文章, 它說無人駕駛車起來了以後,城市的財政是不是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因為沒有停車費了,也沒有違章駕駛的罰款了,車也變少了,也不用拍牌了,那城市的 錢從哪裡來?
我們可以在路上消費,因為在路上移動的都是一些商業的地產。 大家看這麼一個想像, 未來的車它長得不像車了,它其實就是一個空間,一個移動的商業地產。 這是真正的第三空間,在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
我簡單在這裡面擺了兩個座椅和一個桌子,它就激發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它可以是一個移動的辦公室,可以是一個移動咖啡館,可以是一個移動的茶館,甚至於你可以把這個桌子換成麻將桌,可以使你的路變得非常豐富。
而這個車開到某一個地方,你可以“停車坐愛楓林晚”。 這個車就停在那邊了,而且下面這個底盤就開走了,你安營扎寨就是一個移動的帳篷。
這時候很多新零售、新消費就會在車裡面發生。 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辦公室裡面的無人貨架,超市外邊的迷你KTV,電影院外面的智能按摩椅,都可以把它放在車裡。
而且它創造了一種新的非常好的場景。 比如說今天你坐出租車的時候前面有一司機,你肯定不敢放聲歌唱,他會以為你是瘋子,但是未來在一個私密的空間裡面,你愛怎麼唱就怎麼唱。 它也可以是一個移動的健身房,車在路上跑,你在車上跑步機上跑。 它也可以是一個私人影院,根據此情此景給你推荐一部你最想看的電影。
證券分析師告訴我,一旦無人駕駛普及了以後,大家注意,要去買茅台的股票了,酒類的銷量會增加30%,因為你不用擔心酒駕了。 所以當我看到五糧液買了一家車廠,一開始我是很詫異的,現在終於想明白了,它們之間是有業務協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