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寶寶腹瀉只能幹著急?聰明爸媽都知道這樣做

特別是對於新生兒期的寶寶來說,最明顯的腹瀉癥狀就是大便增多。一般較輕度者患兒一般會拉10次以下,如果次數超過10次媽媽們可就要注意了。當然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本身排便的次數就會多一些,多達七八次,甚至10次左右,而且大便通常也是比較稀薄的,不會成形,媽媽們一定要學會注意分辨兩者之間的差距。

當然除了生理上的表現外,寶寶腹瀉一般伴隨著腹部的疼痛,所以當寶寶頻繁哭鬧,睡覺不安穩的時候,媽媽也要注意是否是寶寶腹瀉惹的禍了。及時止住瀉,防止病菌、毒素、代謝物滯留在寶寶的腸道內,引發更嚴重的疾病。了解寶寶腹瀉的表現,更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及時預防,將寶寶的腹瀉及時扼殺在搖籃里。

一、寶寶腹瀉的原因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拉過肚子,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拉肚子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若寶寶出現了拉肚子的現象,輕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重則至危及生命。因此新媽咪們要正確對待寶寶拉肚子,認真學習寶寶護理的相關知識,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寶寶拉肚子的原因。

1、肚子受涼

寶寶的腹瀉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肚子著涼,生活中嬰幼兒期著涼的原因一般有兩種:腹部直接因外界著涼以及食物的著涼。寶寶腹部夏季著涼尤為常見,因為室外室內的溫差,寶寶腹部較薄的脂肪層很容易著涼,一旦有涼氣刺激到嬰幼兒稚嫩的腸道,引起胃腸的蠕動加快,很容易導致腹瀉的發生。而第二種方式的著涼也是大多發生在夏季,因為氣候的原因,媽媽會給寶貝進食過多的水果或者果汁,這樣做的結果同樣是腹部著涼,加速平滑肌的運動,引起寶寶腹瀉。

2、細菌或病毒感染

腹瀉是嬰幼兒非常常見的一個問題,在護理中,媽媽了解寶寶腹瀉究竟是細菌性的還是病毒性的也很重要。細菌性的腹瀉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而病毒性的則需要對症下藥。如果我們盲目為寶寶使用抗生素,有可能會增加寶寶腹瀉的程度,因為抗生素的濫用會破壞寶寶正常的腸道菌群,抗生素殺死了益生菌,使得致病菌大肆繁殖。一般情況下一歲內的嬰幼兒出現感染性腹瀉中,病毒性腹瀉約佔80%,細菌性腹瀉約佔20%。再者細菌的生長繁殖受氣候的影響很大,在炎熱潮濕的夏天,不注意衛生習慣時,細菌性腹瀉比例增加;而在寒冷乾燥的秋冬季,像輪狀病毒這類病毒性腹瀉比例增加。

3、飲食不當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功能還不健全,消化能力差,餵養不當很容易發生腹瀉。如寶寶吃得太多,胃腸無力把食物消化完,輕則大便次數增多,重則發生嘔吐。如果母乳不足或過早用粥類、粉糊糖類等食品餵養嬰兒,可因粉糊糖類發酵而使胃腸脹氣,導致腹瀉。突然更換食物種類,進食大量澱粉類和脂肪類食品也可導致腹瀉的發生。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因為媽媽的飲食里進食了過量的脂肪,導致乳汁中脂肪含量過高,進入寶寶腸胃後會給腸道吸收造成負擔,引起腹瀉拉肚子。伴隨著腹瀉,嚴重時還會有胃部痙攣的現象,甚至低燒、嘔吐的情況。寶寶從母乳到配方奶粉餵養,或者不同奶粉的轉換,如果在轉換時不注意技巧,寶寶就會因為不適應而有腹瀉的情況發生。一般情況下,除了腹瀉,寶寶對轉奶不適的癥狀還有嘔吐、便秘、過敏、拉血便、濕疹……

4、輔食過於複雜

一歲前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消化能力弱,一旦吃得太多太雜,造成胃腸道負擔,消化不良容易引發腹瀉。另外,寶寶的腸胃調節能力差,餵養不當可致胃腸功能紊亂,比如輔食添加品種過多、變換過頻,孩子的腸胃不適應,也會發生腹瀉。

二、寶寶腹瀉護理要點

腹瀉對於我們成年人不算什麼,最多就是跑肚拉稀難受幾天,過一陣子就沒事了。可是腹瀉對於小孩子,特別是嬰幼兒的傷害是很嚴重的。現在家裡基本上都是一個寶貝孩子,千萬不要忽視了對小孩子腹瀉的護理。

1、少量多次,及早補充水分。

一歲內的寶寶雖然身體小,但是代謝很旺盛,如果腹瀉時間較長或者較嚴重,很容易脫水,即使是大人腹瀉也很容易脫水,所以首先補水,補水的同時要補充鹽分和電解質。比較好的方法是多給孩子喂水或者米湯,加一小勺鹽,如果孩子嫌味道不好少加點糖也是可以的。

2、餵養得法,防止營養不良。

如果寶寶病情不是很嚴重,一般不需要禁食,但需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繼續吃母乳,但媽媽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一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6個月以內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粥、爛麵條、肉粥、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等。但如果寶寶有嚴重的嘔吐,就需要暫時禁食4-6小時,以防寶寶嘔吐時被食物嗆到。禁食是指禁固體的食物,半流食剛開始也不要吃,但不能禁水和液體。

3、保持寶寶的小屁屁清潔、乾燥。

寶寶腹瀉時排便次數增加,便便對皮膚的刺激比較大,因此,每次排便后都要用溫水清洗,用柔軟的棉布吸干,保持局部乾燥。如果寶寶屁股已經開始糜爛,可以擦一些油性的物質,促進癒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寶寶腹瀉只能幹著急?聰明爸媽都知道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