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汽車消費低價背後有陷阱 銀行按揭變融資租賃

當心!汽車消費有這幾大坑

2017年4月,消費者李女士在上海錦弘4S店看中東風風行F600汽車,總價接近11萬元。她當時支付了3000元定金。兩個月後,李女士到4S店提車時,卻被告知用信用卡支付,需額外支付0.6%的手續費。如果不支付手續費,她就沒辦法提車,而且定金也不退。無奈之下,李女士只好交了這筆手續費。

李女士的遭遇只是《2017年十大汽車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的典型案例之一。這份由消費者網聯合北京陽光消費大資料研究院於今天釋出的報告同時顯示,汽車消費中還存在低價背後有陷阱、銀行按揭變融資租賃等幾大坑。

價格潛規則與低價騙局

去年7月,長春消費者孫先生在4S店購買一款售價為26.2萬元的越野車。銷售人員提出,按揭購車只需25.17萬元,按揭購車比全款還便宜。但要支付諮詢服務費10560元、上戶費2000元,一次性購買三年的保險費30000元。

ADVERTISEMENT

孫先生計算後發現,按揭購車花費實際比全款購車還多,於是向4S店提出改為全款購車,可4S店以貸款手續已經開始辦理,無法改變銷售方式為由予以拒絕。

對此,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委員邱寶昌律師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4S店以按揭購車優惠吸引消費者,並且在消費者購車後巧立名目,捆綁銷售其他產品和服務,隱瞞實際按揭購車的花費,涉嫌虛假宣傳。此外,目前車輛保險都是一年一保,讓消費者一次性購買三年的保險也不合理。

報告顯示,消費者對汽車價格方面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標價之外加價收費、強制收取服務費用等問題。甚至有個別銷售企業在賣車過程中存在強制消費行為,如強制搭售保險、裝飾,強制上牌等。

“究其原因,部分汽車銷售企業為了能多賣車,不惜對消費者虛假宣傳,引誘消費者上當。”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孫穎說。

此外,報告還顯示,低價背後存陷阱。中國消法研究會副祕書長、北京陽光消費大資料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陳音江告訴記者,銷售商的低價騙人招數具體表現為:商家先是在網上標出低價吸引消費者,然後以“對價費”“返油卡”“送裝飾”等方式收取高額費用,籤合同時快速翻頁,故意不讓消費者看清合同就簽字,最後返油卡要交錢,說好的免費送內飾也要交錢。

銀行按揭變融資租賃

報告顯示,目前汽車金融類投訴主要有:一是部分經營者強制消費者在購車時必須在本店購買保險,強制貸款買車的消費者繳納金融服務費等;二是繳納續保押金或續保保證金,即汽車銷售商規定車主在按揭還貸期間,每年必須在店內續保,否則押金不予退還;三是收取按揭手續費,現在許多經營者開展“零費率”車貸優惠活動,但“零費率”不等於零手續費,經營者售車時往往淡化兩者的區別,導致購車糾紛;四是“以租代購”存在一言不合將車收回、一車多租、車輛來源不明以及租到事故車等問題。

孫穎對記者表示,目前汽車銷售領域推出了零利率、免息、貼息等促銷政策。然而,車貸背後存在隱性費用、超額月供等眾多陷阱,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有的消費者本想以銀行按揭的方式購買車輛,卻在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被汽車經銷商辦成了融資租賃業務。

據悉,融資租賃是國外普遍存在的一種“以租代購”的汽車銷售方式,具有較為複雜的法律關係,租期期間,消費者享有使用權,並分期支付租金,租期結束後,消費者可以選擇擁有該車所有權,也可以由商家收回其殘值或者更換其他車型繼續租賃使用。

“但部分商家以欺詐方式,聲稱它的好處,讓消費者簽訂融資租賃合同,以便逼迫消費者付出遠高於銀行利息的租金。‘以租代購’模式在我國還處於發展階段,由於缺乏行業準則,亦沒有法律法規約束引導,部分商家利用漏洞牟利,導致屢有消費者被騙等情況出現。”孫穎說。

維權往往面臨“三難”

此外,報告還顯示,汽車售後服務問題也不少。具體表現為:保養服務不透明、汽車維修亂收費、配件價格不透明、配件只換不修及過度保養、小病大修等。對於汽車銷售後出現的問題,有的經銷商找各種理由搪塞推諉,不嚴格執行“三包”規定;有的經銷商對銷售後的車輛真實的故障原因避而不談,故意誇大問題獲取更多利潤;有的售後維修人員技術水準不高,多次維修找不到故障的真正原因,導致車輛屢修不好。

汽車消費的“坑”不少,但北京市消協投訴與社會監督部主任陳鳳翔對記者表示,消費者與4S店或生產廠家發生糾紛時,經常會遇到舉證難、鑑定難、索賠難的“三難”問題。

陳鳳翔分析認為,目前汽車消費維權難的主要原因為:一是消費者與商家之間資訊不對稱;二是汽車鑑定機構比較少,鑑定費用較高,且鑑定結果短期不能確認;三是部分商家給予消費者諸多口頭承諾,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因缺少書面證據很難維權。

“過去一年,國家有關部門對汽車消費維權問題很重視,通過制定汽車管理辦法、開展汽車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加強汽車消費宣傳教育等手段,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但目前汽車消費維權問題仍然突出。”陳音江說。

陳音江建議,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有關汽車消費方面的法律法規,細化有關汽車技術標準與規範;儘快形成多部門聯動監管合力,對汽車消費領域的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加強專項檢測和專門檢測,依法為消費者提供鑑定、檢測服務。

他同時建議消費者,去正規4S店購車或保養維修,不隨意聽信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提車前仔細檢視車輛外觀情況,並認真簽訂正式的汽車銷售合同。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汽車消費低價背後有陷阱 銀行按揭變融資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