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請注意,這兒有隻“蟑螂”修理工

司機朋友們都知道,汽車半路拋錨是令人非常糟心的一件事兒。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動又動不了,吃又沒吃的,只能在路邊等著乾著急。 若干個小時之後,救援車現身的那一刻,簡直像天降救星一般令人感動。

別問筆者怎麼知道的,筆者只記得那天燦爛的晚霞和皎潔的月光……都很好。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司機最後都練就了一身修理的硬功夫,跟久病成醫是一個道理。

但這身硬功夫在未來可能不管用了。 隨著技術的進步,汽車的做工越來越精密,各種機械的、電子的元件越來越多,再加上未來很大可能出現的無人駕駛汽車,上面裝備的各種傳感器、激光雷達 、識別設備……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高科技,老司機們可能除了換輪胎,其他啥也乾不了。

要讓汽車不出事兒,這幾乎不可能。 但出個毛病就要去修理廠,老司機們什麼也做不了,似乎又有點兒傷自尊。 能不能想點兒招呢?

別急,你可能需要一個“蟑螂”修理工。

放一隻“蟑螂”,爬進發動機裡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這只“蟑螂”,跟修汽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它是用來修飛機的。

英國著名航空發動機公司羅羅聯合哈佛大學、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公佈了一項微型機器人研發成果。 為了能夠徹底改變發動機的維護和維修方式,他們正在研發一款“蟑螂”機器人,其能夠爬進飛機的引擎,然後進行作業。

這些“蟑螂”機器人都配備了攝像頭和3D掃描儀,進入發動機艙之後,所到之處,一覽無餘。 在這些“蟑螂”機器人的幫助下,技術專家們不用拆開引擎就可以了解其內部損壞情況。 以前需要五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檢修任務,未來估計將可能只需要五分鐘。

但由於體型和發動機進入發動機路徑的限制,研發人員們還專門為其研發了一款蛇形機器人,目的是把這些執行任務的“蟑螂”機器人送到發動機中心。 並且,這些大小只有10毫米的蛇形機器人也可以執行一些其他任務,比如修補受損的熱障塗層。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那就是這些蟑螂目前還太大,發動機的有些部位鑽不進去。 所以,研發者們計劃再把它們縮小一點,最終能夠達到15毫米以內。 這樣可能蛇形機器人運送著沒那麼累了吧……

有了這只蟑螂機器人,其對飛機引擎的修復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比如當引擎出現複雜情況時,發動機專家就得千里迢迢地奔向飛機所在地,既耗時間也費成本。 而有了這款微型機器人,專家們可以遠程查看發動機的數據,從而實現對發動機的維護和修理。 並且,一些簡單的維護任務,完全可以交給機器人來解決,技術人員只需要衝杯咖啡悠悠地看著就行。

據開發人員表示,目前的“蟑螂”機器人開發只不過是初步的一個雛形,其還要進行尺寸、功能等各個方面的完善和技術攻關。 即便是一些簡單的應用,最快也要等到兩年之後。 全面投入應用的話,可能還需要等挺長一段時間的。

蟑螂算什麼? 我們有毛毛蟲

實際上,“蟑螂”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修理工。 作為“技術工人”的重點培養對象,微型機器人早已邁步在寬闊的藍領大道上。

作為“修理工”,微型機器人最廣為人知的應用應該是在醫療領域,比如利用納米機器人進入血液中清除病毒,或者吞噬癌細胞等。 但是今天我們的關注點並不在這裡,而是切切實實跟鋼鐵、機械打交道的微型機器人。

說到這裡,可能你跟我的眼前浮現的是同一幅畫面:一個小伙子穿著藍衣服、臉上是黑色油污、手上拎著個扳手或鉗子,一口白牙對著你傻笑……

當然,真實的微型機器人修理工可不是這樣。 比如以下幾種。

1. 管道修理工

早在2011年,蘇州大學的五名學生就聯合研發了一種微型管道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被設計成了毛毛蟲的形狀,渾身長滿了毛毛般的刺。 其設計目的是深入到核電廠蒸汽發生器的管道內進行安全狀況檢查,以避免核洩漏事故。 該機器人直徑僅20微米,其所需的電量由自身蠕動的時候刺和管道壁的碰撞而來。

後來這些學生覺得修理硬管道不過癮,於是轉而做修理軟管道研究——血管機器人。 那會兒筆者也在讀大學,可是在幹嘛呢? 想不起來……

2. 飛艇修理工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臭鼬工廠開發了一款微型機器人Spider,主要用來修理飛艇。 飛艇這玩意兒最關鍵的就是上面的“大氣球”了。 所以,氣艙能否保證嚴格的密封可以說相當重要。 如果發生漏氣情況,修理工們就得一點一點去找漏洞,然後再進行修補。 如果漏洞不止一處,還得繼續檢查,直到找完為止。

Spider就是肩負著找漏洞這一光榮的使命而來。 其設計原理也很簡單。 Spider被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裝了感應器在氣艙裡待著,另一部分在氣艙外通​​過LED燈照射。 能夠透過氣艙捕捉到光源的地方就是漏洞。

聽起來,就像是手工補胎:把輪胎打滿氣,然後放進水盆裡一段一段地浸進去,哪一段有氣泡冒出,哪一段就是漏氣的地方。

3. 工具製造工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與其給人一把工具,不如給那人一個工具模子。 他想要啥,就自己造個啥出來。

斯坦福國際研究所就在致力於開發這樣的微型工廠平台,該平台可以容納成百上千的微型機器人進行協調工作。 研究者們的計劃就是可以為不同的使用目的而打造定制化的平台,然後配備相當數量的標準化機器人,根據指令進行工具製造。

比如你要打一個鉤子,就只需要設定一個製造鉤子的指令,機器人們就會接力賽般一路小跑地將液體材料搬運到製定位置,直到所有的材料能夠堆成一個鉤子的大小,然後凝固 。 聽起來好像很過癮。 但我一個3D打印機就能完成的事兒,要你幹嘛?

當然是有用的。 這個平台的機器人特點就是“小”,其定位能達到200納米的分辨率。 孰優孰劣,估計沒有什麼可爭議的了吧。

想像一下,以後無論是車子出毛病還是家裡的管道有問題,你隨手扔進去一個機器人,問題解決了;甚至在半路找不到合適的工具的時候,把這個微型工廠一鋪,機器人們叮叮咣 咣就給你造一把順手又尺寸合適的扳手,豈不美哉?

修理工們面臨失業煩惱? 不存在的

很明顯的是,一旦這些微型機器人研發、應用都變得成熟,其產生的影響將是多方面的。

比如對車主來說,自動修理機器人將可以幫他們節省一筆修車費用,省下的錢可以加個好點兒的機油、貼個隔熱膜什麼的。 畢竟在人力、房租成本不斷上漲的今天,可能要換的零件並不貴,但手工費就不好說了。 在美國,花五千美元買輛車,出個事兒可能修一把就要兩千美元。 所以你看很多美國家庭車庫裡啥都有,自己一頓敲就解決問題了。

另一方面,對汽車製造商而言,其完全可以把這些自動修理機器人設置為汽車標配。 除非要大修,一般的問題都能用這個工具包裡的機器人解決:要么是機器人親自上陣,要么就造出來個工具或者零件之類的。

甚至其可以在發動機等關鍵位置直接內置固定的微型機器人,專門用來監測運行和損壞情況,以進行即時預警和相關處理。 比如羅羅公司在開發“蟑螂”和蛇形機器人的時候,同時也在開發一種可以永久安裝在發動機內部的檢測機器人。 這樣一來,一般小打小鬧的汽車故障,司機們就可以自行解決了。

那麼問題來了:飯碗都被“蟑螂”們搶了,修理工們豈不是要失業?

首先可以肯定地回答:這不可能。

一方面,微型機器人用於發動機等修理畢竟只是個開始,羅羅公司明確表示至少兩年才能實現初步應用,至於真正投入使用,更是遙遙無期。 況且這還只是航空發動機。 並且即便最終研發出了實用性很強的微型機器人,其為了收回如此長時間的研發成本,必然要維持一段高位的收費運營。 所以,短期之內,修理工們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被替代。

另一方面,微型機器人和修理工之間與其說是“替代性”的“你死我活”的關係,不如說是相互補充的互助型關係。 更確切地來說,是機器人幫助修理工。 無論是“蟑螂”還是毛毛蟲,亦或是Spider,其主要承擔的是檢查任務,以及少量的修理任務。 涉及到復雜的機械原理的時候,微型機器人由於體型限製本身也不具備“大刀闊斧”的條件,關鍵時刻還是得老師傅出馬。

因此,有了這些微型機器人當“修理工”,真正的修理工們不僅不會失業,反而會因為機器人的使用而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從而能夠集中精力做大活兒、掙大錢。 而對司機而言,看過晚霞看月亮的苦逼經歷,可能也就會少了許多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腦極體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 轉載此文請於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信息),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 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54468.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請注意,這兒有隻“蟑螂”修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