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不同的心裏感受就會引發不同的行為2. 產品的價值體系決定使用者的行為 價值觀是我們評價外部世界的一種穩定、持久的
為什麼面對同一款產品,不同的群體會有巨大的差異,比如微信和QQ,從大資料的分析看,有著截然不同的使用者群體。比如對抖音、榮耀,有的人愛不釋手,有的人嗤之以鼻。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關係?
1. 不同的使用者群體,有完全不同的決策邏輯
我們每個人之所以會形成一個決策判斷,這背後其實有一個清晰的邏輯路徑:
外界刺激 → 需求 → 價值觀判斷 → 心理感受 → 行為決策事實上, 我們看到的一切由語言、行為表現出來的特徵都是表面化的,也就是不管採用什麼途徑去做調研,分析,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被掩蓋的表明行為。
甚至,調研的結果本身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不過是「再次證明」我們的判斷是多麼正確而已。
首先,是外部世界的刺激。
刺激的累計會引發我們的內心的需求,需求的不斷強化將決定需求的層次。
比如腦白金的廣告,重複播放之後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了那句「送禮就送腦白金」,這種重複性的刺激在不斷強化我們的記憶,並固化我們的行為。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是,我們就是經常看著別人選擇,然後自己跟隨著做出了一個選擇,從眾心理從來就有。
刺激和需求是一箇中性詞,而人的價值觀體系會把刺激和需求作為原始材料,進行分辨、命名、歸類,並且做出正面或負面的評價。
接收到的資訊被賦予價值判斷後,感受就會隨之而來。
- 如果感受到愉快,人就會期待這一體驗能夠延長或者強化;
- 如果感受是不愉悅的,我們就會一心像把它消除,終止掉。
結果,不同的心裏感受就會引發不同的行為,長期沉浸在相同或相似的心裏感受中,就會形成人們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
所以,決定人做出不同行為選擇的是人們的需求和價值觀差異,心裏和行為體現的只是這兩個層面的綜合作用結果。
也就是,想找真正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就必須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動機,「為什麼」纔是產品的根本。再直白的說,就是必須解決「為什麼買」的問題。
一個產品的成功,特別是在「產品過剩」的今天,起決定性的很可能不是體驗問題,而是動機問題。
2. 產品的價值體系決定使用者的行為
價值觀是我們評價外部世界的一種穩定、持久的「信念」,涉及對人、事、物三個層面的評價,這些標準的總和就是價值觀體系
價值觀,反應的是「我」和外部世界的實力對比,對「我」的認知直接決定了我們會如何做出選擇。
比如,朋友圈的點贊,最開始的設計初衷是爲了讓我們體會到所獲得的社會認同。 越是被認同的東西,越能刺激我們進一步強化行為 ,「誘導」我們更多的處於分享、點評、轉發的社會性互動中來。
反過來, 當用戶無法感知到被認同 , 無法真正融入進產品「文化」中來,再酷炫的東西對使用者來說遲早會被變成雞肋 。哪怕是曾經的約炮神器,如果一個都約不到,再神也會被拋棄。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就是,不管產品怎麼做,總是會有一部分吐槽。比如抖音、頭條,哪怕是微信,總有一部分人在吐槽,並論斷其必亡。引發這一現象的最底層邏輯是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差異,而不是這個產品那個地方真正做得有多差,讓TA感覺有多麼的不爽。
價值體系是一個包羅萬象,很玄乎的東西。
它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也存在於我們的日常行為中,與周邊的社會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需時代的潮流結合在一起。
比如過去說到80、90後、現在說95、00後,他們就有著完全不同的價值體系。相對來說,80後更願意盡力去迎合社會的普遍價值,而90後門就更願意自主建立一個標準。
以80、90後為例,兩個不同群體的使用者,在生活方式、行為標準方面一定會有很大的差異,進而也就影響到各自的行為。這一點,大資料有完美的體系:80後喜歡微信,90、95後更偏向於QQ。
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代與代之間完全不同的價值體系。
基於對人的價值體系的理解,我們也就更能理解好的產品必定符合使用者的價值判斷,必定契合使用者的認知模型。
當我們的價值體系與產品的價值體系存在衝突關係時,我們就會果斷放棄。
也就是,如果一個產品一旦與主流價值體系相沖突的話, 必定會引發巨大的爭議,因為這是在挑戰多少人,變成了挑戰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這叫趨勢不可逆。
#專欄作家#
杜鬆,公眾號:產品微言,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於人工智慧方向,擅長產品規劃和架構設計。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