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大促進了的現代化進程,大大縮短了促進了傳統的第二產業的發展升級。過去我們都知道過去主要從事產品零部件的供應商或設備的組裝者這樣的角色。但是上周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或許說明的科技企業正日益憑藉自身的產品取勝。
過去的我們
改革開放之後相當長時間我們從事的都是「三來一補」的政策後來到「三資」企業,企業長期從事的都是低附加值的產品生產(主要是衣帽鞋)和零部件的生產和組裝(比如汽車組裝和世界最大的蘋果組裝廠富士康),而在利潤率最高的設計方面我們從來都是可望不可即的角色。似乎在供應鏈上游的地位,在全球科技領域中的角色早就根深蒂固。
如今的我們
將Uber擠出的滴滴
CES等展覽上,已不再只是參展產品零部件的供應商或設備的組裝者。的科技企業正日益憑藉自身的產品取勝。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然而在如今科技的價值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服務和內容上,而不是設備本身。谷歌(Google)、蘋果(Apple)、Facebook及亞馬遜(Amazon)的合計市值為2.8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任何純硬體銷售商。在服務和內容方面,也在迎頭趕上。的互聯網巨頭騰訊(Tencent)與阿里巴巴(Alibaba)的估值合計有1萬億美元。再加上百度(Baidu)、京東(JD.com)和網易(Netease)以及其他上市或非上市的公司,包括頭條(Toutiao)、美團(Meituan)和滴滴(Didi)等,這些企業的估值加起來也有2000億美元左右,市場的規模是顯而易見的。正在興起的一些趨勢正開始塑造未來全球科技的格局。
未來的我們
互聯網智能時代跟我們無限可能
美國科技巨頭都已經是全球性企業了。但的企業才剛剛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共享出行企業滴滴收購了巴西的網約車企業99與美國企業Uber產生直接競爭,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在印度大舉投資,給亞馬遜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所以未來的企業會越來越多的走出去,走向國際舞台。
國際反應
拿國際巨頭美國來說我在前段時間的文章裡面花大篇幅寫到了美國對於企業的各種不公正待遇,美國已禁止華為(Huawei)為AT&T供應手機,並否決了阿里巴巴的金融關聯企業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收購美國匯款公司速匯金(MoneyGram)的交易。美國保護主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說明美國也開始害怕企業了。
的市場規模會吸引越來越多資本和技術投入,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多的進入國際競爭中。歡迎各位留言,關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