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優化評價勢在必行:中國科技期刊如何自強

優化評價勢在必行:中國科技期刊如何自強優化評價勢在必行:中國科技期刊如何自強優化評價勢在必行:中國科技期刊如何自強優化評價勢在必行:中國科技期刊如何自強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主要科技成就青蒿素抗瘧研究首篇論文就發表在中國本土科技刊物《科學通報》上

40年前,作家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讓更多人知道了陳景潤和哥德巴赫猜想。而陳景潤的科學貢獻,可以上溯至1966年,時年僅33歲的陳景潤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論文告知世人,他證明瞭“1+2”,這也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一個裡程碑。

新中國成立以來,比如袁隆平院士的鉅作《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屠呦呦為代表的“523項目”攻關小組的論文,都在《科學通報》上發表,這些中國科研人員的重大研究成果在中國科技期刊上發表,為人類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年來,在中國科技事業進步的同時,中國科技期刊發展的情況怎樣?科技期刊如何更好地與中國科技事業同步發展?近期,本報就此進行了採訪。

科技期刊發展成就令人矚目

科技期刊是釋出學術成果的重要載體,是國家科技競爭力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ADVERTISEMENT

今年初發布的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簡稱《藍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在數量上可稱為科技期刊大國,與10年前相比,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2016年底,在辦的科技期刊數量合計為5020種,其中大部分是中文期刊,英文有302種,覆蓋理、工、農、醫、交叉學科等各個領域,作為科技發展鏈條中的重要環節,在國家創新體系中佔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為中國的科技創新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從國際影響來看,2016 年 SCI資料庫(科學引文索引)收錄中國大陸期刊179種,EI資料庫(工程索引)收錄中國大陸期刊214種,Medline(國際性綜合生物醫學資訊書目資料庫)收錄中國大陸期刊195種,Scopus資料庫收錄中國大陸期刊655種。

總被引頻次是期刊在學術交流中實際被利用次數的最直接指標,反映了相關期刊在學術交流中的地位。2011—2016年,CSTPCD(《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收錄期刊的平均總被引頻次變化趨勢顯示出總體上升態勢,6 年間的平均增幅為5.92%,反映出中國科技期刊在學術交流中的實際地位總體上處於明顯上升的狀態。

由於影響因子反映的是期刊在近2年所發表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數,因而被認為能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與總被引頻次類似,2011—2016年間,CSTPCD收錄期刊的年平均影響因子呈穩定增長態勢,增幅為5.72%—8.59%,反映出我國被 SCI 收錄期刊所發表論文的平均影響力也保持著相對快速上升的態勢。

即年指標是期刊當年發表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除以其當年發表的論文數,表徵了期刊中的論文在學術界所引起的反應速度,即年指標愈高,表明期刊所獲得的反響速率愈快。CSTPCD收錄期刊的平均即年指標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年均增幅為2.31%,尤其是2016年度的即年指標在2015年較高基礎上仍有上升,表明我國期刊所發表論文越來越多地很快引起同行關注並被引用。

邁向科技期刊強國任重道遠

《藍皮書》指出,儘管中國科技期刊在數量上已經形成一定規模,進入世界科技期刊大國行列,但整體質量和影響力與美、英、德、荷等科技期刊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科技期刊的學術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滯後於科研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近年來在資訊全球化的衝擊下,中國科技期刊的學術質量、數字出版、傳播能力等諸方面面臨國際同行的競爭日益激烈,發展形勢更加嚴峻。

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胡昇華對本報記者分析說,過去,我們常常認為期刊就是個學術成果釋出的地方,但是在網際網路語境下,學術期刊的功能正在多元化,論文的發表將會進一步影響到科研事業的發展。因此,全社會都應該更加關注科技期刊的發展。

多位學者認為,目前的情況是,一方面,與國外知名科技期刊相比,國內大部分科技期刊無論從質量方面還是影響力方面都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科研評價體系導向存在一些偏頗,大家對SCI收錄期刊過於推崇。

胡昇華分析指出,“從期刊發展本身來看,客觀地講,中國學術期刊存在急需趕超的地方,這當中,既涉及到歷史的積累不足,也涉及到系統工程不完善,從平臺建設、工具開發、評價體系乃至運營、專家隊伍建設等,都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評價體系很關鍵。”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鄭蘭蓀院士對本報記者分析說,“在當下的學界,SCI評價標準仍然是被許多人看重的一個評價指標,然而,過於強調SCI評價的弊病近年來也開始凸顯,大家只看發表文章的數量,也不考慮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何為社會和經濟服務,從而造成了產學研的脫節。”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主編鄭永飛院士認為,科研評價體系的問題是個系統工程,如果用某個單一指標來評價科研成果就不夠全面。“現在不少人認為,發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的論文,就意味著科研成果的水平高,這種定義顯然是有問題的。雖然好的期刊能吸引到更多好論文,但歸根到底,任何優秀科研成果都需要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其價值才能得到體現。因此,還是要迴歸到對科研成果的科學評價體系建設上來。”鄭永飛如是說。

優化科研評價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國科技期刊的辦刊環境不斷改善。2015年以來,從國家部委到科研院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國內科技期刊發展的政策,國家財政對期刊的投入力度也大幅增加。

2015年11月,《關於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幹意見》釋出,明確要求“大力支援我國各類公共資金資助的優秀科研成果優先在我國中英文科技期刊上發表,便於國內學術界第一時間獲取和利用。”

2015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更加註重科研成果的質量水平、創新性和社會價值,推動各類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成果優先在我國中英文期刊上發表,推進已發表科研成果在一定期限內儲存到開放的公共知識庫,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

另外,有關部委和部分科研機構已開始採取措施,支援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2016年,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由原來的“限填20篇,其中國內期刊論文不少於5篇”改為“限填30篇,其中國內論文不少於10篇”。國內期刊論文數量要求提高,且比例由1/4增至1/3。

從支援政策上來講,2006年至今,中國科協先後實施或牽頭實施了“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中國科技期刊登峰行動計劃”等重大工程項目,為推動中國科技期刊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示範與引領作用。尤其是2013年開始實施的“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是迄今為止我國對英文科技期刊資助力度大、目標國際化程度高、影響力深遠的專項支援項目,對於支援我國英文期刊提升國際影響力和高起點創辦更多的英文期刊,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鄭蘭蓀建議,可以先採取一些措施促使國內一些重點科研期刊提高質量。比如第七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從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選人10篇代表性著作中,至少應有一篇在中國優秀期刊上發表。“我相信,在各部門的倡導和支援下,中國科技期刊一定會實現良性迴圈發展。”

業內人士紛紛認為,科研評價體系這一指揮棒也需要改進。

鄭永飛認為,“科學研究的價值在哪裡,不能只看論文,而是要將評價體系迴歸到成果的內涵和實質上來,要對科研成果本身多討論,將其價值和優點都分析到位,才能切實改變評價體系的指揮棒。”

胡昇華認為,不能以文獻計量代替整個科研評價,科研評價體系至少應該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術貢獻指標,即科研成果和價值,應將文獻計量學和同行評議結合,評議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其學術標準包括創新性、開拓性、可持續性,其社會價值包括經濟價值、社會倫理價值、環境價值等;二是專業能力指標,包括教師教學能力、醫師醫療水平、在學術性團體中的任職情況、對學術團體的貢獻等;三是社會影響指標,科研成果在制定政策、促進社會進步、改善民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具體到中文期刊的發展,胡昇華認為,要從鼓勵入手,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期刊發展活力,從叢集化規模化運作著手,同時,大力吸引優秀人才,提高中文期刊的質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優化評價勢在必行:中國科技期刊如何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