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這道魚吃了上百年,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逢年過節的團圓飯上,總是少不了魚的身影,象徵年年有餘討個好彩頭,大多做法都是紅燒或清蒸,而且個頭大的魚相對受歡迎,相比之下小魚就備受 冷落,但有個地方小魚卻最受歡迎,據說連刺帶骨都可以吃。

  

  糟魚為傳統名吃之一,原產地在州城鎮。 據有關記載和傳說,東平糟魚的創制,始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今已曆三百餘年。 州城歷史上以製作糟魚著稱的有聶、謝、趙、王諸家,以聶家糟魚最負盛名。 烹製好的糟魚,具有魚體完整、肉質鬆軟,骨爛如泥,香而不腥、肥而不膩等特點。 成品魚色澤鮮亮,呈醬黃色,醇香爽口,色味俱佳。

  

  糟魚味美價廉,是一般老百姓喜愛的佳餚。 在過去,特別是州城內那些從事拉車挑擔或做小買賣的窮苦人,他們碰上收入較好的時候,就買上二兩酒,一包糟魚(過去糟魚用蓮葉或麻子 葉包),一手端著酒碗,一手拿著糟魚,蹲在酒店門口,飲酒,吃魚,談天說地,高興了還來上一段“梆子腔”,說什麼“有酒有魚有白面,給 個知縣也不換”。 當他們負債賠錢的時候,也要賒二兩酒,一包魚,蹲在那裡借酒澆愁。

   在你們當地或老家,你知道製作工藝最特別的美食是什麼?

  

  

  

  漫步在青灰色的古城城牆上,陽光照射在古老而斑駁的城磚上,這一刻的幽靜讓人有種穿越的感覺。 護城河靜靜地流淌,曾經當地很多人都是在護城河打漁為生,因此延伸出了多種魚的吃法,其中糟魚就是一道不可錯過的美味。

  

  糟魚吃起來肉鮮味美、香而不腥。 讓人驚喜的是,一口咬下去連魚骨都是酥的。 拿起一條放進嘴中,大口咀嚼的暢快感不言而喻。

  

  在北方有些農村糟魚很有名氣,據說從民國就開始製作了,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現在已經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居民製作糟魚也有自己的一套。

  

  

  糟魚味道肥美、骨刺酥香,從選材到製作都有講究。 據說製作糟魚要選用一兩大左右的新鮮活鯽魚,清洗乾淨之後取出內臟,去鱗糟出來的魚,肉容易粘在一起不成形,所以魚鱗魚鰭一定要保留。

  

  

  處理乾淨的小鯽魚還要經過晾曬才能加工。 一條條小鯽魚並排擺在竹篦上,一面曬的差不多時就翻過來曬另一面。 待表皮不再黏手時就可以抹蜂蜜了,適量的蜂蜜可以使糟魚口感更豐富。

  

  

  從甜菜根裡提取的甜菜素顏色鮮紅,加入適量的蜂蜜塗抹到魚身上。 一遍刷過去小鯽魚身上就留下了痕跡,讓人一目了然,避免有魚漏掉沒有刷到蜂蜜影響口感。

  

  

  當地做糟魚分為油糟和水糟,二者皆具特色,但油糟是最傳統的做法,不僅可以去腥還能將蜂蜜的香甜鎖在魚肉上。 大火熱油下入小鯽魚,待魚皮變色就可以撈出了。

  

  

  炸過的小鯽魚色澤金黃,滋滋兒的冒著油。 別急,炸好的魚要放入鍋中燜制一下才可以。 蔥段、姜、八角和桂皮等十幾味大料放於鍋底,再將魚一層層地碼好,加入適量的水就可以燜制了。

  

  

  

  碼魚看似簡單卻大有說法,將炸好的小魚整齊擺成一個圓圈,象徵團團圓圓。 而魚頭朝外魚尾在內,一層落一層,象徵步步高升。 燜製過程中為了防止魚浮起來入味不均勻,還要在魚身上放上一盆水壓住定型。

  

  

  剛出鍋時熱氣裹著香氣直竄鼻孔,香味瞬間激活味蕾。 整條魚表面似乎被一層混黃色的膠質包裹著,微黑透黃。 夾起時軟綿綿的,魚肉完整不破還有汁水嘀嗒下來。

  

  夾起一條小魚送進嘴裡細細品嚐,入口酥酥的、軟軟的,後味裡透著絲絲的甜。 魚骨頭已經酥掉了,稍加咀嚼便可一併嚥下,吃完之後滿口都是餘香。

糟魚含有豐富的鈣、磷、碘、鋅、硒等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可增強鈣的吸收,促進身體強壯,該產品具有衛生方便等特點,是家庭宴會、旅遊快餐、 饋贈親朋之佳品。 “糟香思故鄉”,就是海外僑胞和外出遊子在異地對家鄉名吃的讚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這道魚吃了上百年,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