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地球生命之源,答案當然毋庸置疑,那就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更有人說人類的出現就是因為水。但是地球上的水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科學家們。
早在45億年前,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是一塊非常乾燥的巖石,但是現在呢,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從太空傳回的影像來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那麼這麼多的水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關於地球水的來源有許多各不相同的認識,各有各的道理,但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待於科學家們收集更多的客觀證據,以揭開這個謎。
《自然》雜誌載文稱,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對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塔吉胥湖隕石和地球地幔巖石樣品的同位素分析顯示,水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比此前預期的要晚很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反駁了此前很多科學家所持有的“水是地球形成階段時期由隕石表面的冰層轉變而來”的說法。
ADVERTISEMENT
行星科學家、科普作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博士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問題。在地球演化過程中,水起到了化學反應劑和潤滑劑的作用,直接促進了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水的起源和形成時間,決定了地球演化的方向和生命起源的時間。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並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矽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應、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來源,甚至現在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又有人認為,地球上的水是自己誕生的:地球從原始星雲凝聚成行星後,由於內部溫度變化和重力作用,物質發生分異和對流,於是地球逐漸分化出圈層。在分化過程中,氫、氧等氣體上浮到地表,再通過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最後生成水。
水是在玄武巖先熔化後冷卻形成原始地殼的時候產生的。最初地球是一個冰冷的球體。此後,由於存在地球內部的鈾、釷等放射性元素開始衰變,釋放出熱能。因此地球內部的物質也開始熔化,高熔點的物質下沉,易熔化的物質上升,從中分離出易揮發的物質: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氣,試驗證明當1 m3花崗巖熔化時,可以釋放出26 L的水和許多完全可揮發的化合物。
還有人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受太陽風的影響: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 t這種“宇宙水”。然後,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科學家們又提出了一個新觀點,那就是他們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的撞擊。被譽為“髒雪球”的彗星,其成分是水和星際塵埃,彗星撞擊地球會帶來大量的水。而有些富含水的小行星降落到地球上成為隕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5%,有的可達10%以上,其中碳質球粒隕石含水更多。球粒隕石是太陽系中最常見的一種隕石,大約佔所有隕石總數的86%。正因如此,科學家認為,正是彗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體撞擊地球時,將其中冰封的水資源帶入地球環境中。
水作為地球的生命之源,它的形成祕密究竟是什麼,相信答案肯定隱藏在地球上,它究竟是由行星撞擊形成的還是自身孕育而生,這還不可而知,相信終有一天科學家會發現這真正的祕密,給大家一個合理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