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試了十餘款藍芽​耳機​後 告訴你哪款值得買?

文章摘要: 提到藍芽耳機,隨著技術門檻的下降,和大量廉價元器件的普及,其早已褪去了早前神祕而商務的面紗,更為消費者廣為接受;同時隨著蘋果取消耳機孔,藍芽耳機也越發成為智慧手機的最佳拍檔;再加上目前普及的藍芽4.2技術,還有LDAC,apex等連線技術的加持,藍芽耳機無論從

提到藍芽耳機,隨著技術門檻的下降,和大量廉價元器件的普及,其早已褪去了早前神祕而商務的面紗,更為消費者廣為接受;同時隨著蘋果取消耳機孔,藍芽耳機也越發成為智慧手機的最佳拍檔;再加上目前普及的藍芽4.2技術,還有LDAC,apex等連線技術的加持,藍芽耳機無論從續航還是音質上都是一件非常成熟,使用體驗非常優秀的產品。

但目前市面上藍芽耳機可謂是如同過江之卿般的海量,而價格又是從便宜的幾十塊到貴的大幾千,品牌從無名的作坊到國際各個能做耳機的大牌廠商都有著長長的藍芽耳機產品線,因此,藍芽耳機怎麼選,我想任何推薦基本都會被口水淹沒。所以,本文還是從我手頭邊擁有的十幾條藍芽耳機/藍芽音訊連線方式,來介紹給大家各種我在藍芽耳機使用過程中的血和淚,重點根據藍芽耳機的不同形態和生態來向大家推薦相關產品。

那麼,我們開始吧。

單耳式藍芽耳機

很慚愧第一項就介紹我沒有的產品,不過這也是因為我對這種型別的產品完全不感冒,單耳藍芽耳機應該算是最古老的的藍芽耳機形態之一,在藍芽協議尚不能傳遞多媒體資訊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使用場景也非常狹窄——就是爲了駕車過程中接打電話使用——當然你日常使用撥打電話也沒問題,縱觀十年前的偶像劇,霸道總裁角色一般都會有駕敞篷跑車戴墨鏡用藍芽耳機打電話的鏡頭,但對於我相當長的學生時代中根本沒什麼打電話的需求,耳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music,因此我的內心毫無波瀾。

當然這類耳機也催生了類似JBL和Jabra旗下多款經典的時勢英雄,也有許多非常經典的產品。但是,在目前的時代,單耳藍芽耳機由於缺乏多媒體能力,我完全不推薦任何產品,如果你不是想追尋記憶深處的裝13剪影的話,我覺得這類產品基本沒有購買價值,甚至其生態已經可以被分體式藍芽耳機中的一隻所取代。

接收器式藍芽耳機

我還記得我用的第一款藍芽音訊裝置就是這樣的接收器式產品,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大法的SBH-20,一個小盒子形狀的接受裝置,附帶一款路邊攤級別的標準耳機。後來我仔細想想,這種模式的藍芽耳機,是不是有種脫褲子放屁的感覺,雖然可以連線任何你自己的3.5mm介面耳機,但依舊是有線連線到一個盒子上,和直接接到你的手機或者移動播放器上基本沒有區別。

索尼 SBH20 藍芽耳機 入耳式 NFC立體聲

因此,這種接收器式的藍芽裝置,我想最有效的匹配模式還是配對固定裝置使用,比如電腦或者電視。這樣你在使用電腦起身的同時就不用擔心鹹菜的束縛了,而且接收器往往比較小,夾在領口配合你自己管用的耳機使用起來也是挺方便。我目前在用的這種接受裝置就是小米的藍芽接收器,夠便宜夠小巧,平時扔在電視機前的茶几上,如果家人嫌看電視吵的使用使用還是比較方便的。

另一種使用情景就是藍芽DAC耳放一體機啦,正如前文所說,藍芽連線協議的升級和高保真傳輸協議的建立,使得高音質的無線傳遞成為可能,隨後的解碼和放大都交給專門的裝置解決。以前隨身hifi用的捆綁模式又笨重又蠢,藍芽DAC其實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移動hifi思路,就像我一直很喜歡創新的E5一樣,隨身既然做不到極致,那麼至少做到使用體驗和音質中找到一個平衡吧。這也是目前智慧機紛紛取消耳機口後我認為不錯的一個解決思路。

(這斑駁的痕跡,就是我使用頻率的證據)

Creative 創新 Sound Blaster E5耳放便攜解碼一體機是手機使用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網路聽歌軟體並保證良好音質的解決方案,最近幾年越來越火,許多廠商都推出了相應的產品。然而便攜解碼一體機需要USB與手機連線,這極大地降低了手機的可操作性與可攜帶型,並且如果使用索尼等廠商的防水手機,由於USB口有防水蓋,使用這種一體機就更加麻煩還會使防水蓋密封性極具減弱。 因此,一款無線連線的便攜解碼一體機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頸掛式藍芽耳機

對於頸掛式藍芽耳機,我想我的鎖骨比我的發言權大得多,對於這種形態的藍芽耳機,我是使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並且用途就是跑步時聽音樂使用。韓國廠商似乎更喜歡這個形態的產品,除了星星星以外,老公牌(LG)的HBS系列正是頸掛式藍芽耳機中相當經典的一個系列,我用過其中的多款產品包括HBS-730和HBS-800,目前就用手頭的HBS-800舉例吧。

先說優點,頸掛式藍芽耳機是在無法把藍芽發射接受裝置和電池做小的年代裏一個較優的佩戴方式,佩戴合適後,耳機的重量都落在頸部後方,HBS系列還通過磁鐵把耳機吸附在前段,取用時更加方便。HBS的最新版本HBS-1100基本上已經把藍芽耳機目前擁有的最高技術整合其中,無論是aptxHD的音質傳輸協議還是動鐵的耳機單元都是目前藍芽耳機裡的音質中的佼佼者。

但要說到缺點,正如我前文提到的,頸掛式藍芽耳機其前兩端正好落在你的兩側鎖骨上,靜止不動的時候尚好,但是你如果有運動需求,藍芽耳機的機身會隨著你身體上下飛舞,並且每次準確的砸在你的鎖骨上,為什麼我那麼清楚?因為我在中山二路和東風東路繞著烈士陵園夜跑的路上鎖骨被砸了三年的時間。此外,由於頸掛式藍芽耳機依然有一段線材,並且線材位於衣領處,所以聽診器效應還是相當的大的——再悄咪咪的說一句,對風聲的放大效果也是非常的可觀。

最後提一句,如果你非常青睞頸掛式藍芽耳機的設計,由於其結構是目前藍芽耳機中重量和部件空間最寬裕的設計方案之一,其產品在音質和降噪效果上往往不錯,索尼大法的WI-1000X和Bose的qc30都是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產品,如果對藍芽耳機有降噪需求的可以一買。(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

SONY 索尼 WI-1000X 頸掛藍芽入耳式耳機

WI-1000X是索尼在IFA 2017上釋出的頸掛式藍芽耳機,其1000X的命名可以看出其旗艦級的定位。頸掛式造型,兼顧了輕便與防丟,並設計有耳機線收納槽,並支援來電震動提醒等貼心功能。內部WI-1000X以索尼自家高品質的圈鐵入耳式耳機為基礎,具備主動降噪能力,智慧化的降噪方式能夠根據使用者所處的環境及移動狀態,自動推薦合適的降噪或環境聲方案。而率先支援的氣壓降噪優化技術則專門針對飛行場景,即使在飛行高空中也能對降噪進行優化。在技術上,WI-1000X集索尼的S-MASTER HX數字放大技術、DSEE HX高音質還原技術、LDAC無損藍芽傳輸技術等黑科技於一身,尤其是後者,在Android 8.0實現LDAC普及的前景下,無疑又非常大的應用前景。WI-1000X除了無線模式,還可以使用連線線有線使用,無線狀態下10小時續航,有線狀態下則能提供14小時的降噪時間。

耳掛式藍芽耳機

耳掛式藍芽耳機無疑是技術進步的產物,藍芽耳機終於可以做到把元器件和電池的重量和提及控制在掛在耳朵上的大小了,但這類產品雙耳之間還是通過一根線互聯的。來說說我手頭的產品:

首先說下kugoo的這款M1,說實在我就是看中它便宜纔買的,用來當時仍在床頭看視訊用。不過使用後發現還是有一定的亮點的,首先待機和續航的時間就挺給力,音質也能達到可用的水平。要說值得吐槽的地方,第一是單元還是大大,戴上後難免有耳朵插U盤的感覺,躺床上也就別想翻身了;此外耳機背部磁吸作為開關的設定看似新穎,但是由於磁力不夠,無論放包裡還是口袋中,基本都會自動解體;還有,因為還是存在一根線,所以聽診器效應少不了的啦。

而索尼大法的頭戴式mp3,由於我手裏的NWZ-WS613具有藍芽功能,所以乾脆也一起說一說,sony這一系列作為頭戴mp3領域幾乎壟斷的存在,優勢很明確,第一就是人體工學做的不賴,佩戴基本沒有什麼不適感,在健身房基本不會耽誤你的鍛鍊;另外這一系列產品基本也就是游泳時音樂的最優解了,這也真是我購買的目的。缺點也很明顯,第一續航短,不到4小時的續航呀屎啦;第二藍芽連線的音質那叫一個稀爛,不知是不是又是大法的什麼部門平衡策略,總之作為健身專屬音樂裝置,這一系列還不賴。

願音樂常伴吾身:Sony 索尼 NWZ-WS613 頭戴一體式隨身聽健身是一件苦差事,最難堅持的並不是筋肉的勞累,而是不斷重複著無聊過程的疲憊感,因此,在健身時選擇一款聽音樂裝置確實是保證運動效率的一個人好手段。

分體式藍芽耳機

終於,我們還是回到了現在,回到了科技目前的發展水平。毫不客氣的說,分體式藍芽耳機就是未來,而引領未來的,就是Airpods。

這麼說吧,對於蘋果生態圈來說,Airpods就是最好的藍芽耳機,沒有之一,其內建的w1晶片和同一apple賬號下的共享機制,就註定了超越它的只能是Airpods二代,市面上對於Airpod的吹文多如牛毛我們就不細說了,作為airpod一年時間的使用者來說,其缺點一是貴,二是對於非蘋果裝置來說並沒有顛覆性的優勢。

因此,在眾多號稱真無線的產品中,我也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剁手的心態入手了相當幾款眾籌的分體式藍芽耳機產品,其一便是飛利浦的Bass+,我為此寫過原創,感興趣的麻煩移步,本文不做多言,簡單來說這款耳機功能一般,音質尚可,而佩戴攜帶方面做得不夠好。

之後在京東眾籌裡我又發現了一款造型喜人的分體藍芽耳機,名字就叫「招財貓真無線藍芽耳機」,對於這樸實無華的名字我也是佩服,其廠家Brookstone似乎也是專門製作這種噱頭感十足的產品而聞名,比如女主播最愛的貓耳耳機也就是其旗下的最著名的產品。不過眾籌價也不貴,我一直渴求購買各種有趣的小玩意來放鬆工作的疲憊,所以就眾籌了一個,到手一段時間簡單說說感受——首先,做工出乎我意料的還不錯,兩隻耳機放在貓耳處裝回即可充電;其次,這款耳機是我用過的分體藍芽耳機中佩戴感覺最好的一款,其佩戴有點類似舒爾se215那種對耳廓的貼合感受,因此佩戴你幾乎感覺不到有特別的不適,同時被動降噪的效果非常明顯。而要說缺點,首當其衝就是音質實在非常一般,甚至不如手機的配塞的程度;另外兩隻耳機的連線模式採取的是TWS協議,因此連線手機通話時只有一個耳機能出聲,請把藍芽耳機作為通訊工具的人千萬不要購買。

總的來說,分體式藍芽耳機只要你用過你一定會知道,這就是耳機的未來,這就是耳機應有的形態。而幾年前都只能在科幻作品中出現的模式已經有了完成度非常高的產品,難道不是一件非常振奮的事情麼?廠商相比也認同於這一點,分體式真無線藍芽耳機在這兩年山呼海嘯版的出現,雖然大都不甚完美,備受期待的大法降噪豆也因為延時問題讓人大失所望,不過相信隨著時間以及科研經費市場需求的催化很快我們就能用較為低廉的價格購買到完成度越來越高的分體式藍芽耳機了。

總結

我總是剋制不住買耳機的慾望,隨著近些年聽音樂的時間越少,這種購買的慾望就愈發強烈。無線和有線雖然可能無法完全實現互相取代,但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裡,無線耳機會如同鍵鼠一樣佔據高中低各個階層的市場大部分份額。本文只是通過我目前手頭的或新或舊的藍芽耳機裝置來簡單說說我對於這個市場一些粗淺的認識,而這個市場的產品過於眾多,而使用體驗大同小異,實在很難一定選出推薦哪款產品,因此我還是建議消費者從藍芽耳機的佩戴方式考慮,真正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抑或,也像我一樣買一大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試了十餘款藍芽​耳機​後 告訴你哪款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