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了一年多的加拿大最終還是投降了,在最後時刻加入到了《美墨加協議》。
本來,這與咱們中國毫無關係,
但細看它的內容
,
才發現它對中國包藏禍心
。
一
內容
編者在這裡引述一些《美加墨貿易協議》條款,比如:
1、三國之間的國際投資仲裁不保護
非市場經濟國家
國民所有或控制的企業;(協議第14章)
2、若在締約國的它國企業與美國政府發生糾紛、美國制裁特定國家或該國家在締約國的企業,則該企業及投資人不得使用國際投資仲裁機制起訴美國政府;(協議第14章)
3、若締約國與
非市場經濟國家
談判自由貿易協定:
a:締約國至少提前3個月通知其它締約國並告知目標;
b:在簽署前至少30天,將簽署文案提交給其它締約國進行審查,以評估影響;
c:與
非市場經濟國家
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的六個月內,其它締約國有權終止已經簽署的協議或替換相關條款;(第31章第10條)
4、對「
非市場經濟國家
」的認定,由締約國國內法律進行判定;
由於協議性的文案非常難看,就算原樣翻譯成中文,條文性的文字也十分難懂,得一個字眼一個字眼的去理解。所以筆者在引述上面的條文時,就進行了一些我們容易理解的口水化翻譯,雖然文字與原文不盡相同,但意思是一模一樣。
觀察上面的條文,其實我們一點也不陌生,就像我們國內的很多公司寫上一堆的條款後,最後再補上一句「
該協議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
」一樣。
到這裡,可能很多讀者依然沒發現,
這同中國有什麼關係
?
對中國包藏禍心又從何說起
?
仔細觀察上面的條文就會發現一個赫然且我們非常熟悉的關鍵詞,那就是「
非市場經濟國家
」。
這正是西方國家一直無理指責我們的地方
,也是在本次貿易戰里,特朗普重點攻擊的點之一,即使我們已經解釋並反擊過很多次。
這裡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指的是誰,未必完全是指向中國,但中國必定包含其中。
如果這種理解成立,那依據上面的條款:
▲
中
國企業在加拿大、墨西哥投資的企業,或這個新企業又在美國投資另外的企業,這些企業不受國際投資仲裁的保護;
▲
如果美國對在墨西哥或加拿大的這些中國企業進行制裁,相關企業不得起訴美國政府;
▲
如果加拿大或墨西哥同中國談自由貿易協議,必須要通知美國並告訴
美國
它們的目標;如果要與中國簽署協議,則必須提前至少30天把文本送給美國審查;就算協議簽訂了,在6個月內,美國有權終止,或是對裡面的條款進行替換;
最後,協議里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如何認定,則由美國說了算,它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
▲
原載美國政治漫畫網
二
影響
通過閱讀上面的協議可以知道,中國雖然不是它們的涉事方,但它們依然對中國有一定的針對性。
在這樣的協議下,若是美國發難,
中國如果要同墨西哥或加拿大商談自由貿易協議
,
美國將會是一個
「
不在場的談判方
」。我們同加拿大、墨西哥在自由貿易上怎麼談、談什麼都要讓美國知道,要簽署的協議必須送美國審核通過,就算協議簽了,在六個月之內,它還可以推翻。很大程度上,我們能不能同它們談成,還要看美國的意願。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
更重要的影響是
,
一旦這種模式在加拿大與墨西哥之間取得了成功
,
美國會不會將這種協議模式
強
加在日韓
、
歐盟
、
澳大利亞、印度、西班牙這些國家身上
,
逼它們也接受這種協議
,這才是我們應該深思的。
美國目前的策略其實很簡單,
就是先同中國耗著
,
在外圍不斷對其它國家採取
「
各個擊破
」
的辦法
,逼它們一一屈服,讓它們圍繞在以美國為核心的周圍;如果有可能,再拉它們一起來對付中國(或俄羅斯)。
當加拿大與墨西哥投降之後,
川普的目光立馬轉向了印度與西班牙
;韓國早已投降,日本已經同意重啟美日高層經貿對話,妥協估計也只是時間問題;目前只有歐盟還在試圖著同美國對抗,一個明顯的信號就是在伊朗方向上,歐盟已經宣布繞開美國的支持體系,另立門戶。
如果美國成功的壓服別國,並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其它國家身上,那麼就會形成一個
「
發達國家貿易集團
」,
這不但會
對WTO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架空
,
並且受協議制約,締約的發達國家如果要同中國進行自由貿易協議,還得取決於美國意願
,
這會不會對中國
造成
一定程度的孤立,
也是我們要認真考慮的
。
▲
原載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網站
所以,一個小小的《美墨加協議》,其實對中國包藏禍心,這是我們應該要警惕的。
三
破局
面對美國的陰險
,
我們該如何去破局呢
?
第一、拖延並瓦解西方
美國正在四處征伐,將一個個對手逼服,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聯合它國。
指望
歐盟、日本
這類國家同我們站在一條線上,顯然也是痴人說夢,但是可以告訴它們「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中國撐不住,接下死得最慘的一定是它們自己。這在歷史上有很多案例,懦弱投降的,不一定是最先死的,但一定是死得最慘的。
對於
印度
這樣的國家,我們需要讓它明白,美國現在還沒對它動手,那是因為它還不夠格,但發展中的印度被美國收拾是遲早的事。中國的現在就是印度的以後,想必印度會有一個明智的選擇。
如此等等,其它國家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去聯合它們。
除了分化瓦解,
還要盡量讓美國同它國的戰鬥變得綿長
,
如果能拖延個十年八年
,
我們的產業升級一類的也許早已完成了
,
也就不在乎了
。
第二,加強外部開拓
這其中包括對「一帶一路」與「非洲之中」這類的加速推進,這些在此前的文章里都已經說過很多,此處不再細述。
第三,加強輿論
這包括兩方面的,
一方面是在國際上
,
我們要加強話語權
。美國肯定也會在國際上抹黑我們,我們則必須反擊;
另一方面是必須加強我們國內輿論
。
隨著貿易戰的持續白熱化,後面我們還會面臨更多衝擊,少數地區或企業會遇到更多困難。
不排除美國會利用這種困難來煽動人心
,
製造恐慌
,
從而動搖我們的反擊決心
。
在此前,就出現過一些「中國打不贏」、「不能同美國打」這類的不自信、甚至是投降聲音。
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輿論監管,同時還要樹立我們自己反擊的信心。
說過很多次,
其實貿易戰本身並沒有什麼大不了
,
但它外圍的問題就是我們要警惕的
。
就貿易戰本身來說,最極端的情況就是不同美國做生意了,它的那點市場我們損失得起;但是,
如果美國在貿易戰外圍做手腳
,
比如拉攏
(逼迫)
其它國家一起來圍堵中國
,
甚至挑起新冷戰
,
這些才是對我們危害比較大的
。
▲
原載美國《華盛頓時報》網站
美國現在,從各種跡向來說,確實有點來者不善,一方面從地緣與軍事上圍困俄羅斯;另一方面,又從經濟上對中國進行圍堵。
但美國註定失敗,一個簡單的現象是,俄羅斯經濟只有中國一個省大,美國圍堵了這麼多年,堵住了嗎?
中國是世界製造中心,GDP僅次於美國、貿易量與市場規模都已超過美國,你指望能圍困住中國,這不過是痴心妄想。
但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第四,「獨立自主」是永遠的制勝法寶
不僅僅是美國,其實日本、歐盟這些國家,也不希望我們的高科技發展起來,因為它們自己已經完成了產業升級。自己完成了,誰也不會希望多一個強勁的對手出來,特別是像中國這種國家,一旦起來後,就不會再有其它國家什麼事。
而在此前,它們在國有企業、知識產權、WTO改革、非市場經濟國家等問題上頻頻對中國發難。
「
脫鉤
」
這類極端情況
,
是我們一定要想到的
,
它包括經濟與科技上
。
這就要求我們更加獨立自主。
目前,這種獨立自主主要在兩方面,
一是要有更加獨立自主的不受美國干擾的市場
,比如加速推進「一帶一路」、「非洲之路」,擴大內需市場。
二是在科技方面
,
我們要更加獨立
。
越來越多的跡向表明,美國正在加大限制中美科技交流,比如限制中國留學生,美國FBI排查中國「千人計劃」,等等。當我們一些科技人員越來越依賴美國技術,美國標準的時候,就一定要想到,假如美國在科技上對我們「脫鉤」,我們該怎麼辦?
這在歷史上是有過的,最為著名的就是上世紀60年代,蘇聯給我們大量的科技援助後,突然給我們斷奶,撤走了所有技術專家。
只不過那一次無所謂,我們雖然經歷了一時的陣痛,但後來卻在陣痛中浴火重生。
實際上,
外國卡我們什麼
,
我們就成什麼
。
美國封殺我們的工業,我們現在就建成了世界最全的工業體系;西方封鎖我們的科技,我們在奮鬥中不斷向走科技強國。
這一點在軍工領域表現得更明顯,封鎖飛機,我們就飛機強;封鎖軍艦,我們就軍艦牛B;封鎖超算,我們就搞成世界第一的超算;封鎖空間站、全球定位,我們現在全有了…….
現在,美國又來遏制我們的經濟、科技,但這註定是徒勞的,過去我們能成,現在更能成。
未來,當我們完成了科技及產業升級,又擁有著廣闊內需市場及廣大的外部朋友圈(一帶一路、非洲、拉美、歐洲等),說不定美國想找我們,我們都不願帶它玩了。
但這條路註定不會平坦,這是每個崛起大國必須要過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