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木
這段時間,張姐很反常,以前最討厭加班的她,現在總是待到很晚才回去。
私下聊天時,她說:「兒子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每次我下班回家,他都樂得不行,一直黏著我。」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咯噔一下,完了,這老母親肯定又要開始炫耀親密母子情了。
沒想到,接下來她的話,聽得我眼淚都快出來了:
黏人沒問題,可都五歲了,還總鬧著讓我抱。
有時下班回來太累,奶奶說給他洗澡,結果拖都拖不過去,還拿
玩具 往奶奶身上扔。氣得婆婆沖我發火,說都是我慣的,我上班不在家的時候,孩子乖得像個小大人一樣,一點兒也不鬧,還說我不如等孩子睡著了再回來,就沒這麼多事了。
話沒說完,張姐的眼眶都紅了。
「我的孩子,我的家,難道我回去還有錯了?難道以後都不能讓孩子看到媽媽了?」
媽媽不在,孩子就是乖寶寶;媽媽在,孩子就變成淘氣包。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還是天性使然?還是
《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
身邊一位寶媽朋友說,女兒三四歲的時候,外婆幫忙帶孩子。
她印象特別深的是,有天她快遲到了,孩子還在鬧著不肯穿衣服,說這不好看,那不舒服。好不容易抱到餐桌上,孩子就哼哼唧唧,用哭腔纏著她,非讓她一口一口地喂,怎麼哄都沒有用。
後來看見外婆從
因為外婆比較嚴厲,孩子不乖就喜歡大聲斥責,沒想到,女兒那麼小竟也懂得看臉色。
難怪之前出差時,女兒半夜就醒了,還不停地哭鬧著,不讓她離開。其實孩子並不是無知,只是依戀媽媽。
在媽媽面前,孩子感受到理解、保護和愛,就會做最真實的自己。
他知道,無論怎麼鬧,媽媽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變。如果遇到麻煩,媽媽會幫忙解決,如果哭得凄慘,媽媽也會疼惜。
可面對其他人,與其說孩子乖巧,不如說他是謹慎和無奈。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像媽媽那樣,天生就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尤其是當孩子進入情感表達的敏感期,他們對父母,特別是對媽媽的態度,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4到5歲是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在這段期間,孩子的心理狀態非常「脆弱」,喜歡往父母懷裡鑽,親吻父母,黏著父母……這不僅是在索取愛,其實也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
如果我們不能理解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孩子就會覺得父母離他很遠,不再愛他,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愛默生說,「被了解是件奢侈的事。」
而對於孩子來說,只有被父母了解,親子關係才能健全,孩子的成長才能更加順暢。
曾經帶過一個一年級的學生軒軒,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他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孩子平日里還好,只是每次父母回來,他就特別不老實。以至於奶奶總是抱怨兒媳:「看到了吧,每次你們在,孩子就不好好吃飯,作息也打亂了,等你們走了,我們又得適應幾天。」
面對這種情況,軒軒媽媽也很頭疼,說也說了,罵也罵了,到後來次數多了,就變得恨鐵不成鋼,孩子也越發叛逆。
後來,軒軒的成績一落千丈,找他談話時,他表示:「不管我成績多差,爸媽都不會在意了吧?」
那時我才知道,軒軒之前的不乖,只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可父母卻以為孩子就是任性、胡鬧、不可救藥。
《小王子》里有這樣一句話:「大人怎麼也不能明白我們的意思,而我們也懶得給他們解釋。」
對此大人卻覺得,「孩子不解釋,我們怎麼明白呢?」
其實,對於表達能力還不夠好的孩子來說,那些不乖的、或者是反常的表現,就是他們在說,「我需要你的關注啊。」
孩子終究還是孩子,對他們來說,最愛的人就是父母。如果媽媽不能全心全意地陪伴他,孩子就會「吃醋」,會以為媽媽不愛他了,所以才會選擇用激烈的方式,去引起媽媽的關注。
大人都是如此,何況孩子。
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表現「不好」,那隻需要給他熱情的擁抱。表現出父母的疼愛,接納孩子混亂還有點負面的情緒,那他們也會慢慢敞開心扉,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
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遊戲,去幫助孩子處理自身情緒,建立安全感。
比如說,在床上或墊子上玩摔跤、
在家裡玩追逐遊戲。對於孩子來說,抓住他,讓他再次奔跑,或者假裝抓不到他,這種體力遊戲,其實也是在鍛煉分離。
當孩子粘著我們不放時,玩玩「我需要你」的遊戲。
抓住孩子的手或者衣服,誇張地說:「我知道,你希望我走開,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玩。但我需要你,我只想和你在一起,請跟我在一起好嗎?」
孩子會非常開心,他們喜歡這種感覺,因為這時由他來決定著是否和我們分離,而不是被我們推開。
如果孩子要推開我們的話,記得告訴他:「好吧,我知道你會回來,我們永遠都會在一起。」
老話說:「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一場。」
孩子並不是脆弱,他們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給任性的孩子多點愛,情緒穩定的能力才能建立起來,千萬不要把小事,變成心事。
就像
我的愛佔據了我的心靈,
而我也佔據了他的心靈。
我擁有他,
而他擁有我,
沒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了。
孩子終將會與我們分離,到那時,就算想讓他們黏著,也不再可能了。
所以,現在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注,以後就會少一些遺憾和無奈。
作者簡介:一木,90后
長按圖中
點個贊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