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寶寶為什麼總說「我不敢」

這有什麼用?如果我不做一個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四年學習有什麼用?

總是被嚇唬

場景回放:寶寶和小朋友玩的時候用力過猛,把小朋友推到了。媽媽有點緊張:「跟你說過多少遍啊!手腳輕一點!小朋友受傷了怎麼辦?當心120來抓你!」

寶寶的「小九九」:不能亂說亂動!警察一直在盯著我呢!

分析:有些寶寶比較調皮,家長無計可施就會用讓寶寶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你再玩泥巴當心蟲蟲爬到你身上去!」「你再在沙發上跳來跳去, 當心警察來抓你!」長此以往,寶寶就會失去安全感,變得膽小怯懦。

怎麼辦?

● 減少控制,手放鬆:寶寶的想法和行為也許幼稚而錯誤,但還是要給他一些自由的行動空間,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上,犯點錯、記住教訓、培養勇氣,其實也很好。

● 閉起嘴巴聽一聽:很多爸媽喜歡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上來就「教育」寶寶,其實還可以蹲下來聽聽寶寶是怎麼想的,這樣更易於培養一個能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

被過度呵護

場景回放:寶寶摔倒了,外婆馬上衝過來,驚慌地說:「哎呀!我的寶貝摔痛了。」把寶寶抱起后,嘴裡還念叨:「心肝!心肝!」

寶寶的「小九九」:這世界真危險,到處是陷阱!我還是呆在原地比較安全!

分析: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稍有些「動靜」,大人都比較在意緊張,寶寶還沒怕,家長先膽小起來,慢慢地,寶寶就會覺得自己的很多行為會招致令人害怕的結果——遇到事情,就會告訴自己還是不要做為好。

怎麼辦?

● 克服緊張,表情放鬆:寶寶小,如果不小心,總會出點小狀況,爸媽心裡必然會感到有些緊張,但是不能表現在臉上,不然寶寶以後便什麼都不敢做了。如果不是大問題,表情要放鬆,你先「放」下了,寶寶也會「松」下來。

● 做好預防多鼓勵:如果大人實在害怕寶寶有什麼意外發生,不是讓他「不要去做」,而是教他「怎麼做得更好」:指甲剪乾淨,避免和小朋友接觸時抓傷別人;讓寶寶穿輕便的衣服和鞋子出去玩,避免在玩耍中受傷……如果真的發生什麼了,也要鼓勵寶寶勇敢、不退縮。

受欺負后常被呵斥

場景回放:寶寶被小朋友打了,哭著跑了回來,爸爸顯得很不滿意:「哭什麼!這麼沒用!去打回來!」

寶寶的「小九九」:大人一點不幫我!我再也不問小朋友要玩具了,問了就要挨揍的!

分析:這種寶寶往往是因為在之前和別人的交往中有過失敗、挫折、被嘲笑的經歷——比如被厲害的小朋友欺負時不能採取適當的反應方式來保護自己,又得不到家長正確的引導,還被呵斥。巨大的挫折感會讓寶寶「縮在洞里」好長一段時間呢。

怎麼辦?

● 不雪上加霜:當寶寶失敗時,爸媽不要因為礙於面子,或急於求成,或怕寶寶不吭聲會「吃虧」,想通過責怪來讓他「幡然醒悟」,這樣做會使寶寶更加退縮。

● 不急於「反攻」:寶寶受挫了,不要急於逼迫他去「翻盤」,受挫的小心臟當然需要休息一下,緩過神來后再教他下次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受欺負后總被取笑

場景回放:小朋友一把搶過寶寶的玩具,寶寶愣在那裡,然後怯怯地跑回媽媽的身邊。媽媽半開玩笑地說:「啊呀,好沒用哦!玩具一搶就沒啦!難為情哦!」

寶寶的「小九九」:我該怎麼辦?玩具要不回來很丟人的,我還是不要去拿了。

分析:現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老人對孩子的安全看得特別重,傾向於「圈養」孩子,這樣外界刺激少、人際交往少,壓抑了孩子的自主性發展,時間長了,孩子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小,和人打交道、嘗試新行為的技能就更少了,受欺負后也得不到家長的開導。

怎麼辦?

● 重視情緒不取笑:寶寶有時吃了虧、犯了錯、受了小欺負,爸媽會忍不住想逗逗他、笑笑他,但往往會弄巧成拙,讓寶寶羞上加羞,所以千萬不要笑寶寶哦!

● 安排任務要細化:因為寶寶沒經驗,所以要手把手地教寶寶怎麼做,不是簡單地說「你去啊」,而是「寶寶,媽媽教你,第一步是……第二步是……」

受家長影響

場景回放:媽媽帶寶寶去公園玩,看到陌生的小朋友,馬上催促:「去和他們玩!怎麼膽子這麼小!去和他玩啊!看著我幹什麼!」

寶寶的「小九九」:媽媽平時遇到事情也是這種怕怕的表情,為什麼總是要把我往外推呢?

分析:寶寶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對於他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往往是Copy不走樣的。如果和寶寶相處最多、最親密的長輩本身比較內向,遇到事情容易謙讓、容忍、妥協,模仿能力極強的寶寶就以此為「模板」,塑造著自己的「不敢」行為了。

怎麼辦?

● 以身先作則:爸媽們平時要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表情、與他人的交流、勇敢的行為來給寶寶做積極示範。

● 挑選好榜樣:如果爸媽平時和寶寶相處的時間比較少,記得要給寶寶提供一些比較積極向上、勇敢自信的模仿對象,比如喜羊羊、巧虎等。

性格比較「慢熱」

場景回放:電梯里遇到新鄰居,怎麼哄寶寶也不叫人:「看到阿姨怎麼不叫啊?教了你多少遍了!你看阿姨多喜歡你!快叫!再不叫媽媽生氣了!」

寶寶的「小九九」:我要再觀察觀察,我不喜歡這麼快就行動,媽媽為什麼這麼著急呢?

分析:有些寶寶的性格比較慢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和人,大人會發現他比較慢地適應媽媽的哺乳方式、學會大小便的時間比較長、說話比較晚、換個環境比較容易不舒服。這樣的寶寶會給自己一個適應的時間,如果爸媽催得緊,他會就往後縮。

怎麼辦?

● 給予時間不急躁:這樣的寶寶,爸媽要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時間,當寶寶「向後縮」時,爸媽不要動怒,抱以「這是寶寶天生的性格,不著急、慢慢來」的宗旨,首先接受寶寶的表現,不要急著去改變,否則,寶寶可能會「退縮」得更厲害。

● 角色扮演,體會勇敢和主動:利用遊戲中角色扮演的方法,刻意安排寶寶扮演那些起決定作用的、要幫助別人的角色,讓寶寶在假設但安全的環境中體會「勇敢」和「主動」。

文|李敏(資深心理諮詢師)
編輯|平燕婷美編|錢麗夏

本文摘自《時尚育兒》雜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安裝該雜誌APP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寶寶為什麼總說「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