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馬化騰:我們不能拒絕AI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

 

我從一線從業者的角度,談談自己對人工智能發展的一些看法。

第一個看法,人工智能技術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來說,我們不能拒絕人工智能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 我看到,今天有許多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來到了現場。 我們需要向他們致敬。 他們在人工智能做出的巨大貢獻,為全球科技產業開闢了新的空間。

中國和美國的互聯網與科技產業,一直以來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如此,即便有競爭,我覺得它也像一場“奧林匹克”競賽,通過“你追我趕”的互相激勵、協同創新,共同把人類的認知極限推向“更快、 更高、更強”,最終目的是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

全球人工智能正在形成新的產業鏈,從技術研發到應用落地,從軟件、硬件到服務,需要全球協作才能實現最優化的配置。 美國強大的先進技術和中國豐富的應用場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天然互補的。 去年,騰訊在美國西雅圖建立了首個海外人工智能實驗室。 同時,我們看到,谷歌等美國科技企業也在上海、深圳設立了新的分支。 人工智能產業的全球化趨勢,可以說是勢不可擋。

第二個看法,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在通向“大社交”時代。

連接人與人的極限就是幾十億個節點,但是,如果連接人和物,人與服務,那麼這個規模將會增長到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的量級。 而人與物,人與服務連接的關鍵就在於人工智能。 可以說,未來整個人類的“朋友圈”的規模將會從幾十億,擴大為幾百億,甚至幾千億。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社交”時代。

今年騰訊提出,我們的一個目標是做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為此我們需要做好“連接器”“數字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 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 人工智能是我們“數字工具箱”裡的製勝法寶,它與大數據、雲計算共同構成了新型基礎設施。

騰訊還將AI應用在醫療領域,我們重點在兩個方向上努力:

  • 一個是AI醫療影像處理,我們推出了騰訊覓影,運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對各類醫學影像進行學習訓練,目前已經在早期食道癌、宮頸癌、肺癌、乳腺癌等領域,輔助醫生 進行高效、精準的診斷與篩查;

  • 另外一個方向是AI輔診,目前我們的智能導診技術,可以根據醫院需求定制,緩解醫院導診的壓力。 騰訊覓影已經在上海多家醫院進行應用嘗試,並與復旦、交大等高校展開了深度合作。 這些AI的技術和產品,可以提升基層醫院診療水平,改善醫患關係,節省醫保費用。

第三個看法,我們需要充分考慮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 今天,人工智能還處於發展的初期,但是,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很可能變成一把“萬能鑰匙”,它能夠釋放過去所有人類技術和工具的潛能,必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挑戰。

比如我了解到,國內一些黑產已經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讓病毒的分發更加隱蔽,甚至讓網絡詐騙更為精準,這就迫使我們改變過去傳統的安全防護模式。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目前騰訊安全團隊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現對最新黑產活動的動態監控和精準打擊。

藉此,我想在這裡提出四個問題,希望拋磚引玉,引起全球人工智能從業者的思考。 未來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做得“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

第一個“可知”,人工智能的算法是否能夠變得清晰透明、可以解釋?

第二個“可控”,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類個人或整體的利益? 人工智能所做的決定,是否最終仍然需要由具體的人來承擔責任?

第三個“可用”,人工智能是否能讓盡可能多的人使用,共享技術紅利,避免出現技術鴻溝?

第四“可靠”,人工智能是否能夠足夠快地修復自身漏洞,真正實現安全、穩定與可靠呢?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馬化騰©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 虎嗅網 )及本頁鏈接。 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3190.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馬化騰:我們不能拒絕AI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