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玩具,要求得不到滿足,就開始在商場倒地打滾,怎麼辦?
晚上睡覺前,突然要吃棒棒糖,爸媽不同意就開始撒潑耍橫,怎麼辦?
早上一睜眼就要看
怎麼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真是件頭疼的事。
拒絕孩子,是門藝術。今天我想談談如何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Part.1
要求是否不合理,這個是需要判斷的,比如是否具備可操作性、是否滿足父母的希望、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情、是否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是否會傷害到孩子或者他人、是否符合社會規則等。這些都是父母在判斷孩子的要求是否無理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對於孩子來說,年齡越小,他們能夠考慮到的因素就越少,他們更多的就是很直接的情緒反應,以及生理需求。比如餓了就是想吃,喜歡吃糖就說想吃糖,不會做過多或者長遠的考慮,關於是否會齲齒啊、
但是父母則不一樣,父母需要去判斷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不僅如此,引導孩子學會從更多的角度去判斷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也是父母的職責,這對於孩子思考能力的提升,以及在未來能夠減少提出不合理要求是非常有幫助的。
但是,通常很多父母做判斷會憑直覺和心情,而不是理性地考慮各種因素,這樣造成的結果會是孩子也只是憑著自己的心情來提要求,而不考慮現實以及他人。
由於孩子也摸不準父母判斷的邏輯是什麼,他也會不斷地重複、重複又重複,直到磨到父母同意為止,因為他知道當父母不耐煩的時候就會「憑著心情」同意他的所有要求了。
因此,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一定都要迅速答應,或者迅速拒絕,可以先回應「我知道了」,或者重複孩子的要求,以確保自己理解的正確,然後理性地考慮一下,這個要求是否「合理」,然後再作出同意或者拒絕的決定。
Part.2
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孩子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向父母或者他人提要求,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從人與人之間平等正常的交往來說,每個人都有提出要求的權力,當然也有拒絕別人的要求的權力。
對於父母來說,和孩子的溝通,除了正常的人際溝通以外,還多了一層教育意義,父母還需要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來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
因此,當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父母不能總是僅憑自己的心情來決定是接受還是拒絕。而是先要做理性的思考,做出明智的判斷。
如果父母判斷之後認為是不可以的,那麼是可以拒絕孩子的。比如,一個國中生,他說因為老師批評過他幾句他不開心所以就要退學,這顯然是不可以的。又比如,一個3歲的小孩,他只想吃糖不吃飯,這也是應該拒絕的。
Part.3
拒絕的方式是可以是多樣的,如果永遠都只有一個「不」當然也是不合適的。因為對於父母來說,還有引導和教育孩子的職責,需要通過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來引導孩子去做正確的事,通過其他的正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這是父母要做的。
如果你每天都在跟孩子說「不」,一天能有十幾二十次,那麼你就要深刻地去進行反思了,你是不是沒有關注到孩子內心真正的需要?
比如,一個4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萌芽以及
在行為上就很可能會表現為不喜歡大人幫他挑衣服、穿衣服,什麼事都想自己干,都想「摻和」一下,很固執地就要爸爸穿,爸爸的鞋媽媽不許碰,玩具一定要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這些「要求」都是孩子的成長需要,可能他自己挑衣服挑得不符合父母的審美,可能他自己穿還穿得很慢,穿得不對,很冷的天他非挑了一件薄衣服……
這個時候父母就不應該是簡單地說「不」,而是引導和幫助他把事情做得更好,引導他去思考更多的因素,從而做出一個更好的選擇。
Part.4
如何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說「不」?
-
真正要拒絕的時候,態度要堅定。
-
說明原因。
-
引導孩子思考其他可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方式,重新提出要求。
-
給到孩子一些選擇,讓他可以看到其他可能。
-
可以提問,引導孩子思考他的要求的不合理之處。
Part.5
對孩子說「不」,要堅持什麼原則?
總而言之,父母要先做理性的思考,做出明智的判斷。然後把自己的思想和道理說給孩子聽。切不可一意孤行。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