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車輛的科技配置越來越高,眼花繚亂的功能中,難免有一些是我們日常駕駛中幾乎用不到,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幫倒忙的設計。眾所周知,“實用配置”是指那些非常人性化的必備功能與設計,而對於一些首次購車的車主來說,買車時的衝動往往會造成購車者本人忽略了一些細節設計,隨著駕車的時間久了,才慢慢發現哪些才是真正便利的功能,而哪些是多餘的雞肋配置。
車載原廠導航
相信對於大部分年輕消費者來說,原廠導航與智慧手機中的百度地圖/高德導航相比,那就是一個多餘的垃圾,其缺點主要體現在地圖無法及時更新,以及車機互動方面遠不如我們智慧手機端的導航系統更加完備且具有個性化,例如可根據實時路況進行多種自定義的路線規劃,以及避開一些修路路段等,當然這一切還是建立在網路與地圖實時更新的情況下。
車載藍芽電話
正所謂凡事都有兩面性,比如非常實用的車載藍芽功能,聽聽歌,接打電話多方便,可要是換個場景,可能就會辦錯事咯!比如某日,你與老婆正聽著音樂行駛在回家的路上~但此時,一個女同事突然打來了電話,老婆在副駕,不接反而覺得有問題,可即使你接了電話也會隱約感到車內的氣氛怪怪的。亦或者你正載著同事或領導,愛人打來電話,一聲“老公,麼麼噠,要親親”之類的,車內那是蜜汁尷尬!
ADVERTISEMENT
純觸控式面板按鍵
有人說觸控按鍵,簡潔美觀,科技感強,然並卵!行車狀態下是需要專注的,在行車過程中的操作絕大部分都是盲操作,而虛擬按鍵是沒有反饋感的,駕駛員在操作的時候只能轉移視線來確認自己是否有效操作,實體按鍵有阻尼有反饋,機械鍵盤用過沒有?打字爽到飛起!在這裡並不是要否定虛擬按鍵,但沒反饋的車載虛擬按鍵真的很不人性化。當然現在各廠牌也在發展語音命令識別控制,但功能的豐富性與識別的準確度一直都不高。
空調溫度分區控制
眾所周知,空調已經是現代汽車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各大汽車廠商也緊緊抓住了這個商機,打著更注重個人體驗的旗號,在汽車空調上做了很多延伸,如車內溫度分區控制、後排獨立空調等,不過據調查瞭解,很多使用者表明這些延伸功能的實際意義並不大,比如空調分區控制,在有限的車內空間,並不涉及哪一塊區域有太大的溫差,這個配置,確實很雞肋。
車載冰箱
車載冰箱是一種採用半導體電子製冷和加熱的電子冰箱,雖然不會產生噪音和汙染,不過它的製冷速度很慢,溫度通常保持在恆溫狀態,並且,當汽車的發動機停止工作後,車載冰箱的製冷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為此消耗汽車動力不說,實際上是真的沒有什麼需要在車子上搭載一臺冰箱。同時,加熱/製冷茶杯座也屬於同類型的雞肋配置,所以現在日漸消失。
後排多媒體顯示屏
有好多人在消費時很注重奢華高階感,汽車廠商恰恰也迎合了這一消費心理,製造出了一些華而不實的配置。沒錯,後排顯示屏就是這一概唸的代表之一,就算純粹站在舒適娛樂的角度考慮,該配置依然只是為了顯得高階而已,然則並不好用…如果真的考慮到後排娛樂性,倒不如一張摺疊桌放電腦來的實在,亦或是ipad夾哄哄孩子來的更為巧妙。
座椅通風/加熱功能
該功能本適用於嚴寒酷暑的駕車地區,天氣太熱的情況下,真皮座椅會很燙,外加長時間駕乘也會汗溼後背,通風的作用就來了。而加熱功能則適用於北方的嚴寒天氣,會讓車主感覺更加暖和。只是對於大部分位於沿海地區的車主來說,該功能的使用率極低,多少顯得有些多餘。在這裡不得不吐槽,這也是個人更喜歡織布座椅的原因,因為相比真皮座椅,兩者的舒適性天差地別,而後者的後期維護保養更是無法言表。
座椅調節記憶功能
隨著消費升級,慢慢的一個家庭基本擁有1-2臺車,因此私家車一般大部分都是專人專開(很難超過2個人以上使用),座椅調到最佳位置之後,調節次數幾乎為零,就算外借,如果駕駛者身材差異懸殊,花個幾十秒調調座椅就好,座椅記憶功能,顯得很智慧高階,符合私人定製的奢華屬性,但其實用意義不大。
天窗
有沒有感覺你家車的天窗基本沒有怎麼開過,夏天熱冬天冷,春秋天裡颳大風。喜歡很高的採光度的不如換成一大塊玻璃的天幕,或許對於菸民來說較為實用,但是否考慮過駕駛中,如果菸頭掉在身上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所以個人非常不建議開車時做任何與駕駛無關的事情,提高行車效率才是治理擁堵的最快捷徑。
電子手剎
首先電子手剎並沒有力度回饋,按下去有沒有啟動並不清楚,造成很多人會忘記啟用或關閉的情況。同時該按鍵的設計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迫使一些車可能是拉一下是啟動/按一下是關閉,而另一些車則是相反的設計,對於車主而言多少有些摸不著頭腦。
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
這項配置的初衷並不是為消費者的體驗和便利性考慮的,主要是為了應付越發嚴格的排放標準,為了減少排放,達到標準就不會被罰款。而放到我們日常行車中就有些不太舒心了,主要表現再熄火-點火的這一過程所產生的抖動反應,雖說啟停系統對於節省燃油多少有些用處,但也僅表現在長時間擁堵停車的時候且是在一直踩住剎車的情況下才會運作,更何況啟停系統工作的情況下,空調壓縮機也會停止工作,大熱天的情況下確實有些不切實際,因此大部分人上車就關啟停系統是可以理解的。
自動泊車功能
作為時下智慧汽車的一大標配功能,在實際使用中,相信很少有人會信任這玩意,首先很多小區或停車的環境很緊湊,完全達不到自動泊車的空間要求,且很多場景下並沒有多少時間讓您用這功能慢慢的整,而對於空間較為寬裕的獨立車位以及空曠的停車場來說,似乎該功能顯得非常雞肋。不過在打造智慧網聯汽車的大趨勢下,自動化技術是我們無法阻止的演變潮流,包括併線輔助、ACC自適應巡航這些目前看來毫無用處的實驗性配置也都屬於建立在這一研發方向上的必經之路。然而針對我國當前複雜的道路環境,自動化駕駛技術將很難推廣與應用,這其中牽扯到的道德倫理以及法律問題紛繁複雜,非一兩句可以道明的。
撥片換檔(一般的家用車)
撥片換擋技術最早起源於賽車,而現在許多品牌為了彰顯車型的優異運動性,都喜歡給汽車配備這項功能。但前提是該車真的是超跑或效能車,可以通過撥片換擋的功能使手不用離開方向盤,從而增快換擋速度。而實際大部分的家用車,既沒有傲人的動力,也沒有類似PDK之流效應極快的變速箱,換擋撥片對普通家用車來說,除了是一個標榜運動性的擺設以外,並沒什麼實際的提升與作用。
汽車喇叭(某些限制地區)
拿上海舉例,外環內車輛在行駛在不得鳴笛,違者扣分罰款,雖然從法律上來說,在該區域行駛的車輛,該功能已實屬雞肋,但面對道路上一些開小差以及不看後視鏡緊急變道的司機們,在那一瞬間,喇叭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甚至是救命!所以,筆者一直認為該法律從道德約束的層面來說,算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強制性片面規定,有用無用看各位如何界定了。
非獨立感測器的胎壓監測系統
這種胎壓監測非常多餘且狗血,該系統監測胎壓靠的是輪速感測器,當胎壓監測工作時,有如下使用條件:路面要平,不能有轉向,最好一直跑別剎車,保持該狀態20分鐘以上。況且其受影響因素較多,準確度較差,再碰上一個強迫症處女座,每天都要跟輪胎死磕,猜來想去是不是胎壓問題,是不是扎釘子之類的,別說有多累!
掃腿感應式後備廂開啟功能
該功能聽起來真的好方便好炫酷,然而實際使用的時候,可能需要把你的無影腿慢動作播放N遍,是不是很累…
市場的規律永遠遵循著優勝劣汰的準則,如果真的存在所有人都不需要的功能配置,該設計慢慢就會淡出我們的視野,從而被淘汰掉,例如多餘的大燈清洗,佔空間的電話號碼實體按鍵,緊急呼叫sos功能(啟動這個功能要額外付費),包括車載cd也基本不用了,以及同屬雞肋的DVD播放器,行駛中觀看隱患很大。
何謂”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正所謂一千個消費者,有一千個需求。
製造商在開發汽車時,會抓住80%的共有需求來生產一款車型,實現其基本功能。同時為了標榜差異性與賣點,還會將剩下的20%用來打造個性化配置,因此市場上正因為有各式不同需求的消費者,才會造就瞭如此多元化的車型。
總體而言,科技在發展,汽車也以越來越多的配置來吸引眼球。正所謂存在即合理,針對每一個功能,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致,畢竟喜好與生活習慣各有不同,有人是顏值控,有人追求配置,有人比後排空間,有人比後備廂大小,車終究時買來自己開的,自己心裡接受並喜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