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日本製造企業資料造假醜聞,最近又有了捲土重來之勢。

日前,日產汽車承認,在進行內部抽檢時發現旗下汽車燃油經濟性和排放資料造假,而且這一行為至少可以追溯到2013年。前不久,由於資料造假醜聞持續發酵,另一家日本車企斯巴魯的總裁兼CEO吉永泰之引咎辭職。除此之外,日本零部件供應商三菱材料、日立化成等也深陷資料造假醜聞中。看來,“日本製造”的神話面臨全面崩塌的危險。

日產再上“黑名單”

當地時間7月9日,日產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在日本國內5家工廠的新車油耗和尾氣排放最終質檢資料遭到篡改,檢測環節也存在不當行為,涉及19款在日本銷售的車型。去年9月,日產汽車曝出違規質檢醜聞,而且違規檢測行為已經持續了超過20年。據悉,日產汽車是在對違規檢測事件進行內部調查時,又發現了資料造假行為。

ADVERTISEMENT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這一醜聞也發生在即將下線車型的最終檢測環節。據報道,當測試未能達到預期結果時,日產汽車員工對樣本車的油耗及排放資料進行了篡改。此外,日產汽車還表示,即使檢測環境未達規定的條件,例如室溫和溼度並不滿足測試條件,檢測人員仍會繼續進行測試。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車輛未在合適的速度下進行測試。具體而言,日產汽車對本土6家工廠約2200輛樣本車進行抽檢時,有5家工廠的1171輛汽車存在違規情況,佔比53.5%。

日產汽車表示,除了一款車型仍在進行檢測外,其他車型仍然符合政府設定的排放和安全標準,因此無需召回。該公司還聲稱,已刪除篡改的資料,並將重新驗證所有資料。但令人擔憂的是,儘管由於去年9月質檢醜聞的爆發導致審查越來越嚴,但該公司的資料造假行為卻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去年10月,日產汽車CEO西川廣人召開新聞釋出會道歉並表示,將努力改進質檢環節,並採取預防措施以免重蹈覆轍,但不當行為依然在持續。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由於本土5家工廠都存在資料造假問題,而且問題率高達50%以上,日產汽車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擺脫對該公司內部管理存在頑疾的質疑。日前,日本國土交通省命令日產汽車立即進行新的調查,並在1個月之內提交調查報告。此外,國土交通省還要求其他汽車製造商也檢查是否存在類似的不當行為。這一醜聞將不可避免地對日產汽車的品牌形象和銷量造成影響。

供應商造假成風

近日,日本有色金屬巨頭三菱材料也被曝出新一輪醜聞,該公司一家直屬冶煉廠將不符合日本工業標準(JIS)的產品當作合格產品發貨,目前這家工廠的JIS認證已被撤銷。三菱材料承認,其位於香川縣的直島冶煉所在產品質量管理上存在問題,將不符合JIS的相關資料誤記成符合標準的數值,而且未進行必要的產品測試。這一事件使得三菱材料違規產品的出貨物件已從最初的274家擴大到762家。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2017年11月,三菱材料承認旗下三菱電線工業和三菱伸銅存在篡改產品資料的造假行為,問題產品涉及航空、汽車、機電等行業,受影響企業達200多家。

今年1月,由於部分產品未按照JIS規定的方法進行檢測,三菱材料旗下子公司三菱鋁業富士製作所被吊銷JIS認證。

2月初,三菱材料又有3家子公司被曝出造假問題,涉嫌在產品檢查過程中篡改資料。

5月,三菱材料公佈訊息稱,旗下還有幾家公司發現新問題,但暫未透露具體細節。

無獨有偶,日本大型化工企業日立化成近日承認,該公司篡改了部分工業用鉛蓄電池的檢測資料,並將這些與實測值不符的資料填入提交給客戶的檢測報告。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據悉,日立化成在三重縣名張事業所生產的6萬個工業用鉛蓄電池被證實存在檢測資料造假行為。在對這些電池的容量進行發貨前檢測時,日立化成的相關部門採用了與規定不符的方法進行了檢測,還將與實測值不一樣的資料填入檢測報告,並提交給客戶。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今年3月,神戶制鋼釋出一份內部調查報告稱,該公司在日本國內外共計23家工廠對鋁、銅及其他產品強度等質量資料進行篡改,把未達客戶規格要求的產品提供給客戶。此外,日本另一大化工巨頭東麗去年年底也被曝出篡改產品資料。

道歉、下臺有用嗎?

由於造假醜聞頻出,這些日本製造企業近來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之上,公司高層道歉已成為家常便飯。今年3月,三菱材料3家子公司被曝出資料造假醜聞之後,社長竹內章再次鞠躬道歉。6月22日,竹內章宣佈承擔經營責任,正式辭職。竹內章辭職後將就任沒有代表權的會長一職,副社長小野直樹成為新任社長。竹內章表示,公司產品出現了一系列質量問題,為了使經營責任更加清晰,需要調整公司的經營體制。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就在同一天,斯巴魯品牌總裁兼CEO吉永泰之道歉並辭職,其職務由公司副總裁中村拓美接任。斯巴魯去年10月被曝出在日本國內兩家工廠由無資質檢驗員進行新車出廠前的整車檢查,而且持續了約30年時間。今年4月,資料造假醜聞讓斯巴魯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7月9日,日產汽車首席競爭官山內康裕在東京召開釋出會為出現資料造假醜聞道歉。他在釋出會上表示:“我們正在進行徹底調查,以找出發生這種不正當行為的根本原因。”山內康裕表示該公司將確保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在處理之前的質檢問題時又再次發現新的問題,我們向客戶以及合作夥伴道歉。”山內康裕還進一步解釋道,正是由於此前斯巴魯被曝出類似問題,日產汽車在進行自查時發現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從斯巴魯、日產汽車乃至神戶制鋼、三菱材料、日立化成等日本大型企業的醜聞可以看出,質檢環節把控不嚴以及篡改產品資料已經成為日本汽車業,甚至是日本製造業的普遍現象,這絕不是靠高層道歉、下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體制和企業文化的問題。

當道歉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公眾已開始感到麻木時,“日本製造”離信任崩盤也就不遠了。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

評論:到底哪一步走錯了?

近來,日本車企以及相關供應商頻頻被曝出資料造假醜聞,使得以“高價效比”、“工匠精神”著稱的“日本製造”這塊金字招牌逐漸變得暗淡無光。

“日本製造”到底哪一步走錯了,才導致今天這樣的局面?

▶從外因來講,同為製造強國的德國、美國早已開始轉型,而且卓有成效;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製造業國家逐漸崛起,它們不但擁有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實力也在不斷增強。近年來,日本製造業的主導地位逐步被競爭對手蠶食,導致日本製造企業問題頻出。神鋼曾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管理層對實現利潤的要求以及趕工期的壓力是造成不當行為的根本原因之一。

▶從內部來看,導致“日本製造”走偏的原因有三重:勞動力短缺、管理層與一線員工脫節以及過度迷信技術,陷入“創新陷阱”。

由於日本少子和老齡化日趨嚴重,該國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那些技術熟練、素質較高的工人更是稀缺。日本企業越來越多地開始依賴非正式員工——臨時工、兼職人員和短期合同工來完成一些工作。雖然這些非正式員工能夠充實勞動崗位、削減成本,但培訓不到位使得很多人在車間操作不熟練,增加了產生錯誤和事故的可能性。

神鋼在去年11月的一份報告中承認,導致這場醜聞的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工廠工人經常在沒有公司高階管理人員參與的情況下自己處理問題。而公司的管理人員則否認在問題出現時知情。出於生存和競爭的壓力,不少一線工人對於非質量問題瞞而不報,而公司管理層對質量控制環節重視不夠、監管不足。另外,很多公司並沒有把技術最熟練的工人放在質量控制等關鍵崗位上。

曾在日立工作16年、現任日本京都大學和日本東北大學教師的湯之上隆,在其《失去的製造業:日本製造業的敗北》一書中直指痛點:“日本製造”過度依賴匠人精神與手工藝者的技藝,而忽視了產品的標準化與通用化,嚴重缺乏低成本量產能力;過於苛求效能與指標的極致,而忽視了市場實際需求和創新。

在這一輪資料造假醜聞中,日產汽車、斯巴魯都聲稱資料造假導致產品不符合公司出廠標準,但因公司標準高於國家標準,產品質量依舊符合國家標準,因此無需召回。從中可見日本企業對於效能與指標的迷信,甚至不惜篡改資料以粉飾太平。但從消費者角度而言,這無疑是一種欺騙。誠實兌現對消費者的承諾,這才是一家企業得以生存的根本。

文/ 編輯:萬瑩

版權聲明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日本製造“資料造假”又來一輪,道歉有用嗎?|中國汽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