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來做社交化、定製化的知識付費從使用者出發做諮詢及相關知識服務
從內容出發,我們可以將現有的知識付費簡單分為兩類來看:一是以「得到」為代表的 PGC 內容平臺,講師設定主題及內容;二是 「分答」(現在更名為在行一點) 類的問答形式,從使用者出發做諮詢及相關知識服務。
而我最近接觸到的一個小程式 「有樹私開課」 玩法則有些特別。一句話概括, 有樹想用「眾籌」的形式,通過使用者需求驅動,來做社交化、定製化的知識付費。
具體來說,有樹針對的場景與知乎有些類似。使用者有疑問,就可以發起眾籌;問題需要是一個大的主題,且要經平臺稽覈。參與者則能以很低的門檻(1 元 1 份)加入眾籌,當然如果很感興趣,也能一人投資多份;支付完成後,可以新增自己的問題 。
由此完成一個眾籌開課的過程, 且利用使用者提出的問題,共同構成了一個大主題下的細分框架。 回答者根據這些小問題來準備內容,也就達成了「使用者需求驅動」。
有樹目前 尚處驗證和內測階段, 眾籌目標暫定 1000 元 ,到額即可準備開課;如果眾籌不成功,資金將全部返回。未來定價則會根據課程內容有所調整。
而在內容生產階段,有樹給自己的定位是介於「得到」的 PGC 模式和「知乎」的 UGC 模式之間,主要負責維護生態,指導並把關課程質量。
-
首先平臺會根據主題尋找資歷、能力匹配的回答者,也可以由使用者推薦或自薦成為回答者。
-
分享者主要為腰部的 KOL,有分享內容的意願和能力;且在平臺的內容標準下,根據已知需求定製開單,降低內容策劃的難度。
-
眾籌達成再開課,分享者已經確定有一部分收益,參與意願也會更強。
內容形成音訊課程後,前期參投者能免費檢視,後續感興趣的使用者則需要付費觀看, 部分 課程收入將作為分成提供給參與眾籌的人。 因而,不僅能解惑,還能賺錢,參與者就更有動力去進行分享和推廣,從而在微信生態內更快地分銷裂變。
有樹更多成爲了對接方,而參投的各個使用者則變成小的 B 端,可以代替中心化的平臺將知識產品直接觸達到消費者,獲客成本更低,傳播更快。我們也曾介紹過同樣在微信做內容分銷的 「淘淘課」 、「學兩招」 ,有樹與之不同的點在於,平臺和小 B 都會涉及內容的生產環節,例如平臺的品控、小 B 的提問等,因而整體調性更加統一,但模式也會更重。
後續參與者分享課程連結後,也能以更便宜價格購買
目前,有樹嘗試的幾門課程主要集中在職業認知上,但正在內測升級版本,未來會豐富更多內容。創始人袁天琪介紹到,未來平臺的內容將主要定位在三方面: 資訊不對稱類 ,例如職業方向的提問; 簡化搜尋類 ,例如對馬拉松感興趣,相關說明在很多平臺都有,但蒐集起來耗時耗力,也沒有定製化答案; 輕量化解決方案類 ,例如想去某地旅遊,想知道具體細節和相關規劃。
盈利上,除了分成之後的課程銷售收入,有樹也計劃進行流量變現、增值服務,以及利用「解決方案類」問題的天然優勢拓展到電商領域。
袁天琪認為,「付費獲取知識」的意識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了,但市面上充斥著同質化、過度包裝的課程。 有樹從使用者需求做定製,並不是在賣焦慮,而是在解決實際問題。 眾籌的玩法也更加有意思,不僅是消費,也是一輪投資。
此前有樹團隊曾開發了一個名為「有樹職場百科」的小程式,為金融圈職場人提供知識、經驗、資訊等,積累了部分使用者。「私開課」針對的使用者則集中為 20-35 歲之間的都市白領。此前做過一輪千人調研顯示,有 70% 對玩法感興趣,而在告知還能賺錢後,有 95% 使用者感興趣。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 CEO 袁天琪曾是 「新氧」 從 0 到 1 的資深產品經理;創始人兼 CTO 王潤濤 則是ACRCloud 雲服務聯合創始人,曾 連續三年獲得「音訊指紋」國際演算法比賽冠軍。 目前,有樹正在尋求融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和產品推廣。
相關閱讀
專訪姬十三:2018了,知識付費應該怎麼玩?
36氪新風向 | 社交+電商?社交+知識付費?社交+一切!
36氪新風向 | 「人人賣課」時代已來,知識付費領域會誕生一個「拼多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