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馬建個人照 上海海洋大學供圖
新民晚報訊(見習記者 郜陽)今年是國際頂尖科技期刊《自然》子刊《自然地學》雜誌創刊十週年。上海市東方學者、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馬建在其競賽中獲獎並受邀刊發評論,同時馬建在國際頂級年刊《年度綜述》發表特約文章,為氣候變化熱帶動力學研究領域貢獻了“中國智慧”。
《自然地學》雜誌是地學領域頂尖學術期刊,創刊於2008年1月。“地學故事”競賽是其十年慶典的重要活動之一,邀請全世界的年輕科學家介紹對自己工作最有影響力的一篇近十年以內發表的科研論文。參賽者首先提交一篇不超過150字的短文,配一張“抓眼球”的圖片,由雜誌編輯團隊根據短文的獨創性和圖片的藝術性獨立評選,一經選中便會收到邀請在該雜誌發表一篇500字左右的配圖評論。這次活動從全球共選出10位獲勝者,馬建教授是唯一一位中國人。
ADVERTISEMENT
圖說:馬建接受《自然地學》約稿的評論文章 上海海洋大學供圖
馬建接受《自然地學》約稿的 評論文章《降水與氣候反饋》 於4月30日正式刊發。該文重點評述了此雜誌在2010年發表的一篇關於全球變暖中熱帶降水臨界值升高的論文,並闡釋了其對於氣候變化中降水響應的深刻意義。馬建指出:基於該理論,如果海表增暖是空間均勻的,那麼降水區域的分佈不會發生改變,但是本來降水多的地方會擁有更多的降水,反之亦然,因為大氣中水汽含量增加會導致乾旱區域向溼潤區域的水汽輸送增強。然而,在馬建的數值模擬工作中發現,大氣環流的減弱會抵消水汽增加的效應,從而使得這種“溼者更溼”的降水變化形態被另一種機制壓制。該機制叫做“暖者更溼”,認為海表溫度形態的變化才是未來控制降水的主要因素,在海表增暖超過熱帶平均暖化的區域,降水會增加,而在相對暖化較弱區會減小。這也是因為熱帶降水臨界值隨著海表平均暖化而升高的緣故,而降水與海洋暖化的相互作用過程非常複雜,氣候模式也並不能非常精確地描述,所以模式之間差異甚大。
馬建長期從事 關於氣候變化中海洋溫度、大氣環流和降水變化及其對氣候反饋影響 的科研教學工作,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上述突出業績屬其多年努力的結晶。與此同時,馬建以往的成果取得了廣泛的國際關注,《地球與行星科學年度綜述》雜誌的編委就找到馬建,邀請其對關於全球變暖引起的熱帶大氣環流響應及對水迴圈變化影響的近20年來的研究工作加以總結,並建議未來研究方向,撰寫一篇業界亟需的綜述文章。《年度綜述》是國際頂級多學科綜述年刊,受眾廣泛,每年刊發一集,包括40多個學科,每學科一本。
馬建和他在中國、英國、美國和韓國的同事合作完成的 特約大氣環流變化綜述 日前已上線預發表,將於5月30日正式刊發。該文從理論預測和觀測模擬診斷兩個角度梳理了近年來氣候變化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工作,將環流變化按照空間尺度分類並分別描述大尺度和區域氣候變化,並闡釋了它們與海表溫度、風、降水和能量輸運的聯絡。馬建建議未來的氣候變化研究應關注海溫和能量結合的課題,從當前氣候模擬偏差來探索氣候預估中的不確定性問題,颱風環境場變化以及陸地降水中多物理過程相互制衡的機制。
馬建領銜發表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對推進氣候與海洋、動力學與變化研究領域的進步及其社會影響具有積極作用。他表示,後續將基於上述成果研究氣候反饋,比如水汽和雲的變化對地球變暖幅度的調整。這方面的研究前景巨大,可以通過海氣相互作用探究廣受關注的問題:未來地球會變多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