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到訪長城汽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親自接待,這一則訊息在業內備受關注。原因很清楚,大家都猜測魏建軍與王傳福之間能夠擦出火花,猜測長城汽車與比亞迪之間會有實質性的合作。
近日,筆者有機會到訪長城汽車,雖然與魏建軍董事長的交談時間不長,卻感受到了他開放的態度和決心。此外,在與長城汽車幾位部門負責人的交流中,也瞭解了一些長城汽車與比亞迪溝通的實質性內容。綜合這些資訊,筆者判斷,長城汽車與比亞迪之間已經“來電”,不久後或將見到成果。
與之前汽車行業中的合作有所不同,很多業內人士對於長城汽車和比亞迪的合作比較看好,認為兩家企業能夠從合作中獲取優質資源、補齊短板,比如長城汽車需要在新能源領域發力,比亞迪需要在傳統車和動力電池上有所突破。
筆者也看好雙方之間的合作,不僅是因為雙方能夠通過合作補齊短板,還因為長城和比亞迪是兩家民營企業,在機制上、思路上有相似之處,企業決策速度快、執行力強,能夠有效推進合作。實際上,無論是長城還是比亞迪亦或是已經成為自主品牌領軍者的吉利,論資源都比不上國企,能夠崛起靠的就是民營企業靈活的機制,務實的態度與強大的決策力與執行力。
ADVERTISEMENT
當然,這只是合作的基礎,合作的內容和走向還要迴歸到業務層面。
比亞迪是國內最早發展新能源的車企,目前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都已形成規模,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國內保持領先。也正因如此,比亞迪擁有國內最多新能源汽車積分,可以進行交易。今年4月1日,雙積分政策正式落地,明年1月,新能源積分將開始進行考核,屆時充足的積分會成為比亞迪的優質資源,不管是賣給長城汽車還是其他企業,均是實質性利好。相對來說,比亞迪在傳統燃油車上的競爭力不足,可以通過與長城的合作彌補。
比亞迪核心的訴求,是要為電池業務尋找出路。比亞迪獨特技術的磷酸鐵鋰電池起步很早,一度在國內處於領先,但自產自用的封閉生產運營模式,使其失去了開拓渠道的最好時機。近幾年,隨著三元電池的快速發展,比亞迪電池的技術優勢已逐漸喪失,寧德時代等國內優秀的電池廠開始崛起,成為車企配套的首選。此時,比亞迪雖然剝離電池業務,謀求與其他的企業進行合作,但因技術效能不強,未必會是其他企業的選擇,就連比亞迪自己的乘用車上,也使用了其他動力電池商的產品,以提高續駛裡程。對於比亞迪來說,如果電池的配套數量不能夠得到保證,很難推動技術的爬坡,競爭力就會繼續下滑。對於視動力電池為企業戰略核心的比亞迪來說,破解這一難題,首先要把電池推銷出去,形成良性發展的軌道。
因此,業內人士判斷,在比亞迪與長城的洽談中,一定會包括向長城出售電池的內容。長城汽車能接受嗎?能接受算不上最好的比亞迪電池嗎?
筆者認為,或許可以。筆者瞭解到,長城汽車成立電池研究中心,正在開展基礎研發工作,未來要打造自己的電池,比亞迪電池技術多少會給長城汽車一些借鑑。此外,魏建軍明確表示,未來長城新能源在動力電池的選擇上,採用開放的態度,會有不同的夥伴,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以長城目前的傳統車體量,未來新能源汽車也會是不小的規模,部分採用比亞迪的電池,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此外,筆者得到的訊息是,長城汽車會在電機、電控方面與比亞迪展開合作,藉助比亞迪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技術,這對於新能源汽車起步較晚的長城來說,將會是有效的支撐。
近幾年,長城汽車抓住了SUV市場爆發的機遇,靠專注態度和品質上的不斷提升,取得了很大成功。但面向未來,長城汽車不能迴避在新能源領域的不足,與寶馬達成合作意向、入股御捷、謀劃尤拉電動車品牌,當然也包括此次與比亞迪的接觸,都可以體現其發展新能源的決心和行動。未來,如何在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兼顧傳統車的市場競爭力,將考驗魏建軍和長城汽車的智慧。
文:嶽 鵬 編輯:齊 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