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年“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評選報名正式啟動! 首批32名重量級評委公佈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世界範圍內評選35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涵蓋範圍包括 生物醫療、智能計算、新能源、新材料 等幾乎所有新興技術領域。 這份世界級權威性榜單旨在尋找從事創新科技研發、科技應用和商業發展的青年人才,給予這些青年創新者應得的關注,肯定他們在技術領域的創新工作,並且激勵他們繼續在專業 領域上取得更大的成就,達到“make a better world”的共同目標。

不管是理論研究、技術研發還是商業發展,科學技術創新都離不開人的努力。 自 1899 年創刊以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一直都是科技創新的倡導者和見證者,致力於關注技術突破與創新,每年評選的 35 歲以下創新科技青年,就是旨在提醒我們—— 在所有的創新背後,是一群有理想、有憂慮、有野心的年輕人。

該榜單曾經的獲獎人包括: 谷歌創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Facebook 創始人 Mark Zuckerberg 蘋果首席設計官 Jonathan Ive 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主要貢 獻者張鋒、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Paypal 及 Slide 創始人 Max Levchin 等。

隨著中國已成為世界科技創新的強勁參與者、競爭者,其中嶄露頭角的中國年輕人也逐漸增多。 2017 年,DeepTech深科技聯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首次將“35 歲以下科技創新35 人”(以下簡稱“創新35人”)榜單落地中國,並在2018 年1 月舉辦的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公佈了第一屆中國“創新35 人”。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正式發布,35位中國入選者涵蓋全球最前沿科學與技術

圖丨首屆 中國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獲獎人合影

青年是人生開啟時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一個人在 35 歲之前的所作所為,很有可能會奠定其人生髮展的基礎。 “創新 35 人” 作為一個前瞻性的評選,並不會以青年人過去的成就論資排輩,也不局限於時下最火熱的技術,而是旨在遴選不僅可創新,還可良好地轉化研究成果、有能力引爆未來的 科技創新青年,並將他們團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創新者社群。

一如2017 年的中國區榜單評委中,多位重量級評委,比如鮑哲南教授(斯坦福大學)、Ben Y. Zhao 教授(芝加哥大學),James Collins 教授(麻省理工學院)、盧冠達教授(麻 省理工學院)、楊培東教授(加州伯克利大學)以及周昆教授(浙江大學),也都曾是該榜單獲獎者。

圖丨首屆 中國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評委名單

2018 年 3 月 12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第二屆“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評選報名正式啟動(報名方式見文末)

 

本次榜單目前已獲得眾多超重量級專家評委的支持,首批32位評委名單如下: (排名不分先後)

Ian 的研究興趣涵蓋大多數深度學習領域,尤其是生成模型和機器學習安全和隱私。 他發明了生成對抗網絡,是最早研究對抗樣本的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他同時還是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深度學習》一書的第一作者。 2016  年,他在  OpenAI  組織了 自組織機器學習會議 Self-Organizing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 Ian  曾在  2017  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

Eric Horvitz  對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決策、人機合作等多個領域均有涉及,研究成果落地到健康管理、交通、電商、操作系統、空間科學等不同方面。 Eric Horvitz  因其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傑出貢獻,曾獲  Feigenbaum Prize  獎和  Allen Newell Prize  獎。 並獲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人工智能協會主席。

聯發科技是全球前五大無晶圓半導體 IC 設計公司,產品著重在無線通訊及智能終端機領域。 各式晶片支持世界各地的行業標準,廣泛地運用在手機、電視、網絡與各種智能設備中。 2012  年、 2014  年及  2016  年,蔡先生獲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百大 CEO” 殊榮。 2015  年,蔡先生榮膺全球半導體聯盟( GSA )頒發 張忠謀博士模範領袖獎

王堅博士於  2008  年  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首席架構師一職,負責集團技術架構以及基礎技術平台建設。 作為阿里雲和  YunOS  操作系統的創始人,王堅於  2009  年  月至  2013  年  月擔任阿里雲首任總裁。 2012  年  月,王堅被任命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自  2015  年  月起擔任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前,王堅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楊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光合作用、納米線電池、納米線光子學,以及低維納米結構在光電等能源領域中的應用等。 其研究小組在納米導線上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 —— 納米激光器。 2015  年美國麥克阿瑟 天才獎 獲得者。 楊教授曾在  2003  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

周志華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主持多項科研課題,出版《機器學習》 (2016) 與《 Ensemble Methods: Foundations and Algorithms (2012) ,經常擔任 NIPS ICML AAAI IJCAI KDD 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的領域主席。 擔任 中國計算機學會 常務理事、 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 主任,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常務理事, 江蘇省計算機學會 副理事長,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 IEEE 南京分部副主席。

Anima  的研究專注於大規模機器學習領域,尤其是高維統計及張量算法的發展和分析,開創了在非凸優化問題上尋找最優解決方案的研究。 她為亞馬遜旗下最賺錢的雲服務部門 AWS 展開前瞻研究,數學、張量、算法是核心,雲服務、機器學習都是手段,只為達到她 解放人工智能 的最終目標。

高通工程研發領導者,同時也是高通佈局機器人市場的重要推手。 數年前, Charles Bergan 就已經開始了在機器學習、神經網絡領域的探索,協助高通發展可運行人工智能的手機軟硬件。 高通著名的 神經形態芯片 就是由 Charles 全權負責設計開發的,他的目標是將深度學習變成智能手機的基本配備。

鮑哲南教授一直致力於化學、材料科學、能源、納米電子學和分子電子學等領域的研究。 她開拓了高電荷遷移性質的聚合物半導體和空氣中穩定的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分子設計原理;她採用新的印刷技術製造了第一例高性能單晶有機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她還創造了世界 上第一例用有機晶體管驅動的全新結構的電子紙。 被評為《自然》雜誌  2015  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物之一。 鮑 教授曾在  2003  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

陳剛教授是國際熱傳遞、納米技術和能源領域的權威人物。 美國國家工程院認為,陳剛教授因其首次打破被公認為物體間熱力傳導基本法則的 黑體輻射定律 公式,證實物體極度近距時的熱力傳導,可以高到定律所預測的千倍,而被授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稱號。

Daniel E. Hastings 博士曾擔任美國空軍首席科學家。 現任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學教授、系統工程部主任、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聯盟首席執行官。 Hastings博士同時也是空軍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也是 Charles Stark Draper 實驗室主任及公司董事會成員。

國際著名的營銷學專家,曾經在沃頓商學院任教多年,任沃頓商學院出版社主編委員會主席,矽谷開源軟件公司  Cignex  董事。 在加入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之前, Schmittlein  曾任多家國際企業商業諮詢顧問,如  AT&T; American Express  Boston Scientific, Ford Motor Company  等。

胡玲文博士在核反應堆設計、安全分析和應用方面有超過 20 年的經驗。 她提出了研製 次臨界設施 的計劃,計劃打造小型、安全且造價低廉的核反應堆,而核反應堆的原型堆將會是在  1974  年就建成的麻省理工學院反應堆上進行升級。 採用新方法後費用將會得到大幅縮減,連建造時間也可以被壓縮一半。

Michael Hurlston  曾先後在 Oren 半導體, Avasem  集成電路公司, Micro Power 系統公司, Exar  和  IC Works  等公司工作。 後於 2001 年加入博通,擔任多個銷售,市場和其他管理職位,後升任博通公司移動連接產品 / 無線通信和連接業務總經理。 於 2018 1 月被任命為  Finisar CEO  和董事會成員。

季維智是雲南省靈長類生物醫學動物重點實驗室理事長,生物醫學動物模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未來理事會 理事( 2016-2018 ), 國家幹細胞研究指導協調委員會 專家,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生殖與發育專家組 成員 (2006-2014) 國家實驗動物研究委員會 專家組成員和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

Dim-Lee Kwong  教授是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 A*STAR )資訊通信研究所( I2R )的執行董事,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教授。 他領導的跨學科團隊由超過 400 位研究人員( 250 名以上的博士)組成,致力於與一些戰略性產業、醫療機構和政府機構一起解決未來製造、醫療、金融服務和數字化的需求中的問題。

現任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中心研究員,並擔任國家能源諮詢委員、國家高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環保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國家能源局能源互聯網專家委員會委員。 此前,李俊峰先生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先後擔任副所長和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劉炯朗,前台灣清華大學校長。 國際知名學者,在即時系統、電腦輔助設計、VLSI佈局、組合最佳化、離散數學等領域均有傑出貢獻。 曾當選 IEEE Fellow、ACM傑出會員。 2011 年榮獲“電子設計自動化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卡夫曼獎;2014 年獲 IEEE 基爾霍夫獎;2015 年獲中國計算機科學協會海外傑出貢獻獎。 2016 年獲 ACM/SIGDA 先驅。

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IEEE Fellow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家 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中國科學院 百人計劃 入選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盧冠達教授是 MIT  合成生物學中心的核心人物。 共同創辦了多家針對人類健康研發創新診斷及治療技術的生物科技公司。 包括  Sample6 Senti Biosciences Synlogic Eligo Biosciences MBCure  及  Engine Biosciences 。 曾榮獲  ACS  合成生物學青年研究員獎、生物醫學工程期刊青年研究員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新創新者獎、美國青年科學家與工程師總統獎、埃里森醫學基金會新學者獎等。

他被譽為 可穿戴之父 ,研發出了世界第一款通用可穿戴計算機,此後,他相繼發明了包括智能手錶可視電話、高動態範圍成像技術、 EyeTap  數字眼鏡等一系列廣為人知的創造性技術與設備。 2013  年, Steve Mann  教授召集了全球在義體人類倫理道德、監控和逆向監控、人文智能等領域的頂尖思想家,形成了世界上首套超人工智能和多感覺增強的道德體系。

360  集團創始人兼 CEO ,知名創業導師,免費安全之父。 2006  年,周鴻禕創立  360 ,創新性地推出 免費安全 戰略,顛覆了傳統互聯網安全行業,開創了中國互聯網的新格局。 2011  年  月,周鴻禕率領  360  集團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將之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安全企業。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學博士,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 米磊博士是中國 硬科技 理念提出者,硬科技創新聯盟發起人,致力於硬科技創業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提出科技創業是中國未來三十年發展主旋律的觀點。 致力於打造硬科技創業雨林生態,目前已成功孵化 140 餘家硬科技企業。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機器學習系主任、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 )會士,國際人工智能協會( AAAI )會士, Tom Mitchell  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認知神經科學等領域卓有建樹,撰寫了機器學習方面最早的教科書之一《機器學習》,是機器學習領域的著名學者。

Dan Roth  的研究是通過機器學習和推理的方法幫助機器理解自然語言。 他是  AAAS ACL AAAI  和  ACM  會士,曾擔任《人工智能研究》(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的主編。 2017  年,他因 在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和推理領域中做出重大的概念和理論創新 而獲得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 IJCAI )頒發的約翰 · 麥卡錫獎。

Donald Sadoway 是世界頂級材料化學家,他曾發明一種全新的電極,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兩倍以上,更發明了 液態金屬電池 ,讓大規模電網級別儲能成為了可能。 他還很擅於挖掘學生的潛能,開設了全  MIT  最受歡迎的課程,直接導致了著名的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 的誕生。

史元春現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人機交互與媒體集成研究所所長,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普適計算研究部主任,教育部 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兼任青海大學計算機系系主任。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人機交互、普適計算、多媒體。

曾任  Lyric Semiconductor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基於  Vigoda  博士在麻省理工學院期間的博士研究成果,開發出了用於數據機器學習的首個微處理器架構。 後被  Analog Devices  收購,並將  Lyric  公司的技術應用於時下的智能手機、電子產品、醫療設備、無線基站及汽車製造中。 Vigoda  博士曾同時在麻省理工學院、三菱、惠普、聖菲研究所主持並參與科研。

Oriol  是  Google DeepMind  的深度學習及應用開發研究員,此前在  Google Brain  工作。 他專注於在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強化學習領域提出新的研究方法。 目前, Oriol  正在負責領導  DeepMind  的人工智能團隊在美國著名遊戲公司暴雪( Blizzard )開發的遊戲星際爭霸 2 中對戰人類。

張崢現任上海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兼任紐約大學紐約分校庫朗數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以及數據科學中心教授。 在加入上海紐約大學前,陳教授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創建了系統研究組,並擔任首席研究員及區域經理。 在遷至北京工作前,張教授還是惠普實驗室的項目總監及技術骨幹。

周昆教授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IEEE Fellow )。 周昆教授研究領域為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交互、虛擬現實和並行計算。 在圖形學基礎算法、 GPU  並行計算、虛擬化身、可計算製造等方向取得多項成果。 曾在  2011  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

趙瑞林,現在是 Illumina 大中華區的總經理。 加入 Illumina 之前,他負責 Thermo Fisher 中國區的市場部和商業運作部門。 他還曾經在 Orbusneich 擔任過財務副總裁,以及在微創醫療擔任商務發展副總裁和大血管事業部的總經理。 他還曾經是強生公司負責產品設計的工程師。 他在美國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健康科學與技術系獲得醫學工程學和醫學物理的博士學位,以及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參選資格:

年齡: 參選者年齡須在2018年10月1日時不滿35歲(即出生日期不早於1983年10月1日)。 以身份證或護照文件上的年齡為準。

 

國籍: 參選者必須為中國籍(含港澳台,所在地無限制)

學歷: 本評選對學歷沒有特別要求

專業: 包括但不限於電子計算機與硬件、互聯網與電子通信技術、軟件技術、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

 評審機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目標就是發現真正的創新——不論是新技術的發明,還是現存技術的創新應用亦或是價值革新。 不論是發明了一種新的實用技術,還是通過將現有的技術應用到不同尋常的場景中,從而產生了新的領域、服務,或是解決了重大的現實問題的人,都可能是我們 所尋找的創新者。

在評審參選人的時候,會考慮7個因素: 影響力、獨創性、勇氣、時效性、企業家成就、溝通技巧及為貧困地區帶來的改變。 理想的獲獎人需要在這些方面體現出競爭性。 但是這些因素之間沒有一個絕對的權重標準,候選人亦無必要在所有方面都表現出色。

 時間安排:

 評選材料:

1. 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或護照信息頁掃描件

2. 簡歷:中英文簡歷各1份

3. 個人創新工作陳述:中英文各500字左右。

個人陳述應當以第一人稱盡量精簡地描述參選者的創新工作,尤其是關於技術創新及其影響。 可以提供相關的媒體文章、同行評估的論文或公司網址等信息供評審委員會參考。

4. 推薦信:3至4封,包括推薦人信息(姓名、職務、所屬機構、郵箱),中英文各500字左右。

推薦信應闡釋推薦人和參選者之間的關係,以及為什麼認為參選者所做的工作很傑出。 避免過於泛泛的描述。 推薦信須有推薦人簽名,並附所在機構的信紙抬頭,可為掃描件或電子版。

 

請點擊 “閱讀原文” 提交申請材料,或將申請材料發送至 郵箱 tr35@mittrchina.com,郵件主題為: 姓名+所屬機構+研究領域 申請材料請打包壓縮後以附件的形式上傳,簡歷、個人陳述和推薦信請使用PDF格式,文件名稱請按下列格式編輯為:

1. 簡歷 

2. 個人陳述 

3.1 推薦信+推薦人1姓名

3.2 推薦信+推薦人2姓名

3.3 推薦信+推薦人3姓名

4. CV/Resume

5. Personal Statement

6. 1  Recommendation Letter+ Referee 1

6.2  Recommendation Letter+ Referee 2

6.3  Recommendation Letter+ Referee 3

-End-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年“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評選報名正式啟動! 首批32名重量級評委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