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2018物聯網產業基礎設施發展進程將基本到位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關於初創企業失敗以及安全問題令人擔憂等報導內容一直籠罩著物聯網行業。 但其實,物聯網一直保持著不可阻擋的前進之勢,2017 年也很有可能是物聯網設備數量超過手機的一年。

隨著 AI 技術的加速、連接方面的重大進展以及大型雲供應商專用物聯網產品的推出,物聯網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部分已經逐漸到位。 我們很快就會發現物聯網朝著全球互聯的物理世界這一方向呈現出指數級加速發展趨勢。

對於物聯網的擁護者來說,過去這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應該經常會讓他們感覺到沮喪。 物聯網到現在本應已經發展的十分強大,但事實卻是,像初創企業失敗以及安全問題令人擔憂等報導內容一直籠罩著這個行業。 思科(Cisco)最近發布了一份(有爭議性的)研究報告,其中預計在所有的物聯網項目中,有 75% 的項目是以失敗告終。 物聯網這一流行詞彙的光彩在過去的一年也確實黯淡了一些,很容易就被 AI 和比特幣的光芒所遮蓋。

有趣的是,物聯網其實一直保持著不可阻擋的前進之勢。 2017 年很有可能是物聯網設備(包括可穿戴設備、互聯汽車和機器等)數量超過手機的一年。 全球物聯網消費支出不斷增長並呈加速之勢,據 IDC估計,2017 年全球物聯網總支出為 8000 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16.7%。

事實上,物聯網生態系統的各個部分並非以同樣的速度在發展,因此最終物聯網也就變成了覆蓋幾個不同行業,而不是一個行業的狀態。 但是,物聯網世界有共同的原則(從物理世界提取和分析數字數據)以及共同的特徵(軟件和硬件的結合),面臨著同樣的機會(個性化、智能以及實時服務)和挑戰(連接性 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像家庭自動化、商用無人機、工業機械或是自動駕駛汽車這些不同的領域也會受不同行業動態的影響。

兩年前,在《Are we There Yet? The 2016 IoT Landscape》一文中,我們曾對物聯網行業的整體情況進行過總結和分析。 這兩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情,其中​​許多可能都悄無聲息,不易察覺。 我們現在對於物聯網行業的一個總體看法是:物聯網正在經歷青春期發展階段,很多東西在不同的領域建立起來,可能並非所有的東西看上去都很漂亮或者都表現的很好,但是很多這都 是基礎性的成長過程。

熱門趨勢和主題 AI 無處不在

物聯網始終致力於創造“智能”物體—從物理世界獲取數據並且從中獲得更多的見解,這顯然沒什麼錯,但最終的重點在於根據數據信息採取行動,理想情況下是以一種自動、實時 並且智能的方式來進行,而這正是AI 的功能所在。

2017 年,AI 在主流集體意識中得以爆發,這也是我們在 2017 年大數據、AI 領域及其他領域廣泛探討的一種趨勢。 現在,AI 在物聯網對話中的角色正如在其他許多行業一樣,已經成為它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面向消費者的物聯網產品中,最讓消費者感到振奮的領域大都是以 AI 為核心技術。 語音平台毫無疑問是消費級物聯網產品的亮點之一,亞馬遜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以及蘋果、三星、騰訊、阿里巴巴和其他加入者)已經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顯而易見,這場競爭的重點並不在於銷售硬件產品,亞馬遜是想在包括 Sears、Kenmore 和各種可穿戴設備或家庭自動化產品(包括安全攝像頭Canary)在內的第三方硬件上部署 Alexa。 最終的目標是要積累海量的數據,建立數據網絡效應來不斷完善人工智能。 如果語音真能成為“未來的用戶界面”,那誰擁有最強的 AI 技術,誰就能贏得這場競爭。

同樣,在 2017 年獲得了大量關注,吸引了大量投資的自動駕駛汽車領域(預計 2018 年將持續這一趨勢)從根本上來說也是 AI 的遊戲。 雖然相比目前的誇大其詞和過度宣傳,我們距離實現5 級完全自主駕駛的距離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要遠,但在過去幾年時間裡,AI 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其中包括如何訓練它們或者 說讓它們如何訓練自己。 在物理世界四處奔波收集數據的這種模式已經開始被虛擬培訓模式所取代。 2017 年優秀文章之一就是Atlantic 的《Inside Waymo’s Secret World for Training Self-Driving Cars》,其中介紹了Waymo 自動駕駛汽車是怎樣做到在現實世界只跑了幾百萬英里,而在一個定制的模擬 、虛擬世界卻跑了幾十億英里的內容。

在企業和工業物聯網世界中,機器學習和 AI 也已經成為關鍵課題。 企業和工業物聯網產品不像他們的消費級物聯網胞弟那樣,需要收集足夠的數據實現真正有意義的 AI,才能取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企業和工業物聯網產品可以利用行業客戶的數據,而許多機器、裝配線和石油鑽塔本身早就配備了成千上萬個傳感器。 當然,這其中的障礙還是很多,有技術上的障礙(數據經常會被“困住”,難以提取),也有文化上的障礙(從幾十年的小樣本統計分析過渡到一種新的軟件 驅動分析方法,一旦失敗,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結果)。 而 AI 可能會是完全改變這些行業遊戲規則的技術所在。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例子之外,AI 也被廣泛應用於其他各個領域,從垂直農業應用跨越到邊緣計算等基礎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 AI 之外,材料科學、基因組學和納米技術等領域(這些領域目前也在經歷著自身的快速發展)的進步也讓物聯網有所受益。

安全性:越來越感到不安

如果說之前還有人質疑安全究竟是不是物聯網領域的一個主要問題,那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業界對於這個問題已經達成了共識。

自2016 年9 月的Mirai 開始,受到殭屍網絡病毒((Botnets of Things)攻擊的物聯網設備名單不斷增長,殭屍網絡病毒也在去年2 月份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2017 全球十 大突破性技術”:2 月份,聯網玩具製造商CloudPets 被黑客入侵並被勒索贖金;3 月份,智能鎖廠商Lockstate 更新固件出錯, 500 名客戶的智能鎖秒變磚;8 月份,大約8000 台物 聯網設備的Telnet 登錄憑證被洩露。在我撰寫本篇文章之時(2018 年1 月初),有人公開發布了華為漏洞代碼,利用Satori 殭屍網絡病毒攻擊華為路由器,試圖為更多的攻擊和更強大 的殭屍網絡病毒拉開閘門。

在不久的將來,不可避免會發生一些更為嚴重的攻擊(最近,Brian Krebs 的知名安全網站KrebsOnSecurity 發布了一篇文章《Reaper: Calm Before the IoT Security Storm?》,表達了對於一種被稱為 Reaper 或者是IoTroop 的更為強大的物聯網惡意攻擊軟件的擔憂)。

我們在同物聯網初創企業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到目前為止,安全往往是事後才會考慮的事情。 這並非是出於惡意或者是不負責任,事實上,許多物聯網開發人員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至少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是這樣。 然而,現實情況是,考慮到推出一款物聯網產品時會遇到的眾多更為緊迫的挑戰,安全問題在其中的優先程度往往會因此而降低。 並且,物聯網安全往往是超出普通物聯網開發人員專業領域的一個複雜性問題,他們如果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安全問題上,其結果對於銷售產品來說往往並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也使得安全問題在實際開發過程中的地位一落再落。

誠然,現在圍繞物聯網安全問題,已經出現了相關的初創企業(具體參見下文),許多大型的傳統安全服務供應商也提出了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或至少這些安全解決方案的營銷信息是以 物聯網為中心)。 但是,這些公司的安全方案通常是為滿足財富 100 強企業的安全需求,而普通初創企業開發人員(或是大企業預算不足的開發人員)的需求卻無法得到滿足。 物聯網雲基礎設施的出現對此肯定會有所幫助。 然而遺憾的是,在安全成為絕對的基本要求之前,我們可能還會看到更多極具破壞性的大規模攻擊事件的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夏天美國參議員提出了一項新法案,名為“2017 物聯網網絡安全改進法案”,要求聯邦政府的物聯網設備(包括路由器和安全攝像頭)供應商必須遵循行業安全實踐 ,達到一定的安全標準。 本質上來看,這是試圖利用聯邦政府龐大的 IT 預算分量來向物聯網行業傳遞一個清晰的信號。 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一法案還未正式通過。

物聯網與區塊鏈

在剛剛過去的 2017 年,可以說我們很難忽視比特幣與加密貨幣的狂熱之勢,物聯網行業也不例外。 物聯網和區塊鏈都算是最新出現的流行熱詞,在這種情況下,兩者結合的產物聽上去都有很大的風險。 事實也很有可能就是這樣,但兩者結合所產生的可能性又非常具有吸引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安全性:由於其分散性以及保護數據不被篡改的特質,區塊鏈非常適合涉及大量網絡連接對象的複雜性安全問題。

其次,區塊鏈也可以為物聯網數據交換提供更為強大的可能性。 這可以是在企業層面進行,它們可以利用私有區塊鏈基礎設施,無需通過中控和管理就能讓業務合作夥伴訪問或者提供物聯網數據。 每位合作夥伴都能夠對每一筆交易進行驗證,確保問責制,避免爭議。 與此同時,也可以是全球範圍的數據交換,作為一個分散的數據市場,據悉這實際上就是 IOTA 組織一直在嘗試去做的事情。

另外一個能夠很好地利用到區塊鏈的就是通用連接領域。 Filament(將機器和工業基礎設施連接到網絡的遠程無線網絡)和 Helium(FirstMark 投資的一家公司)等初創企業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可能很快就會對外宣布具體的計劃和項目。

融資和退出:安靜的一年

自我們上次在 2016 年發布物聯網領域概況以來,儘管物聯網融資額仍然很高,但整個物聯網融資市場已經從爆炸性增長之勢轉變為更為穩健、謹慎的步伐。

事實上,據CB Insights 數據顯示,2017 年投資於物聯網行業的風險資金總額(從種子輪到E 輪)為37.7 億美元,較2016 年的38.3 億美元下降了1.6 個百分點(這一數字覆蓋 的是在CB Insights 分類中為物聯網類別的企業,並不一定包括我們所列出的所有物聯網企業)。

物聯網行業的融資已經向著對較少數初創企業(通常是處於成長階段的企業)進行更大規模、更集中的投資這一趨勢轉變,其他領域的投資趨勢也是這樣,只是物聯網領域可能尤為 如此。 從交易數量急劇下降的趨勢就能證明這一點,2017 年物聯網領域共有 295 筆風險融資交易,較 2016 年的 475 筆下降 37.9%。

不久之前,大多數物聯網初創企業還是處於種子輪或 A 輪融資階段。 其中一些有實力進行擴張的公司現在已經開始進行增長階段的融資。 與此同時,種子輪和A 輪階段初創企業的融資交易逐漸漸少:2016年,物聯網領域約73% 的風險融資交易對像是種子輪和A 輪初創企業,到2017 年,這一數字下降 到53%。

與往年一樣,物聯網風投市場的特點之一是這一領域內最活躍的投資者大多是大企業旗下的風投機構:英特爾投資和 GE Ventures 位居榜首,高通風險公司也不甘落後。 由於許多傳統風投機構開始規避硬件領域,來自大企業風投分支的資金在這一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軟銀願景投資基金(Vision Fund)更是高調進入物聯網領域。 在軟銀與和沙特主權財富基金於去年6 月份共同啟動的1000 億美元科技基金中,物聯網就是一個核心支柱(其實,軟銀在2016 年9 月以320億美元收購ARM,就是對物聯網的一 大投注)。 軟銀願景投資基金進行了一系列大型投資,其中包括垂直農業公司Plenty(2 億美元的B 輪融資)、地圖公司Mapbox(1.64 億美元的C 輪)、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公司Nauto(1.59 億美元B 輪)以及自主機器人公司Brain Corp(1.14 億美元C 輪)。 除此之外,軟銀還拿到了 NVIDIA、iRobot 和工業物聯網(IIoT)公司 OSISoft 的股份,並收購了 Alphabet 旗下的 Boston Dynamics 和 Schaft。

2017 年其他值得我們留意的融資還包括:室內動感單車初創企業Peloton 3.25 億美元的E 輪融資、智能玻璃製造商View 2 億美元的G 輪融資、IIoT 分析公司Uptake 1.17 億美元D 輪融資、3D 打印公司Desktop Metal 1.15 億美元D 輪融資、智能門鈴公司Ring 1.09 億美元D 輪融資、雲端智能機器人公司達闥科技1 億美元A 輪融資、智能代步工具Ninebot 1 億美元C 輪融資、日本AI/ IoT 平台Preferred Network 9540 萬美元戰略融資、企業身份管理平台Forgerock 8800 萬美元D 輪融資、法國低功耗廣域網連接公司Actility 7500 萬美元D 輪融資、網絡安全初創企業SentinelOne 7000 萬美元C 輪融資以及物 聯網雲平台供應商Ayla Networks 6000 萬美元D 輪融資。

從併購角度來看,2017 年的兩大併購交易分別是面向互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英特爾以 150 億美元收購 AI /計算機視覺公司 Mobileye;三星以 80 億美元收購聯網汽車解決方案專家 Harman。 緊隨其後的就是物聯網安全領域,Thales 以約 5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金雅拓(Gemalto)。 除此之外,另有 Itron 8.3 億美元收購網絡連接專家 Silver Spring Networks、Sierra Wireless 1.07 億美元收購全棧管理平台 Numerex 以及 OpenText 1.03 億美元收購物聯網雲平台供應商 Covisint。

從物聯網初創企業退出方面來看,2017 年並不算讓人滿意的一年。 有幾筆值得一提的收購交易,但交易額都未突破5 億美元大關: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4.5 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汽車網絡安全公司Argus;Delphi 4.5 億美元收購波士頓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Tonomy ;John Deere 3.05 億美元收購農業機器學習公司Blue River、Assa Abloy 收購智能鎖製造商August 以及Prodea 收購物聯網平台Arrayent(最後兩筆交易價格不詳)。

最後, 2017 年也是物聯網領域初創企業 IPO 寥寥無幾的一年。 上市公司包括專注於“萬物互聯”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公司 Switch Inc. 以及幫助企業追踪訪問他們網絡的物聯網設備的安全初創企業 ForeScout Technologies。

AI

2018 物聯網產業分佈

這是我們第四次發布物聯網產業分佈內容(之前分別於 2013 年、2014 年和 2016 年發布)。 今年產業分佈內容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子類別,這也反映了物聯網領域的新趨勢,其中包括:語音平台、海洋車輛、垂直農業和邊緣計算。 上圖共 971 家公司,相比 2016 年的 721 家上漲了 34.7%。 另外,相比 2016 年公司名單,今年產業分佈圖移除了 96 家公司,又新增了 346 家公司。 其中,有少數幾家大型企業同時覆蓋幾個不同的類別。

下文我們將重點介紹上圖中的一些關鍵部分,從頂部的“應用/垂直領域”開始,到底部的“構建模塊”部分。

應用/垂直領域

消費級物聯網:大試驗的終結

消費級物聯網在 2017 年的表現可以說非常慘淡。 在我撰寫本文時,智能鎖製造商Otto(已經獲得了3700 萬美元風險融資)最新加入了一份長長的名單之中,這名單記錄的是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停止運營的一 大批初創企業。 另外還包括:睡眠追踪初創企業Sense(240 萬美元Kickstarter 眾籌資金以及4000 萬美元風險融資)、生活日誌相機Narrative(1200 萬美元風險融資)、消費級無人機初創企業Lily(預售額3400 萬美元,風險融資1500 萬美元)、AR 摩托車頭盔製造商Skully(1500 萬美元風險融資)、智能泡茶機Teforia(1700 萬美元風險融資)、智能耳塞公司Doppler Labs(5000 萬美元風險融資) 以及智能榨汁機Juicero(1.18 億美元風險融資)。

如果再加上被收購的幾個消費級初創企業(Pebble 和 Electric Objects)和 B2B2C 平台(被 Ring 收購的 Zonoff 以及被 Will.i.am 收購的 Wink),這一名單還會更長。

很多後期初創企業,甚至上市公司也處於動蕩之中,昔日手環巨頭 Jawbone(總融資額 10 億美元)破產,Fitbit、GoPro 以及 Parrot 的股價較 2015 或者是 2016 年相比也都大幅下跌。 截至撰稿時,GoPro也宣布退出無人機業務並裁員 20%。

發生了什麼?

我們可以發現,消費級物聯網第一階段的發展已經結束,現在回想起來就像是一場“大試驗”一樣。 現在回顧 2012 或 2013 年,當時消費級物聯網領域發展勢頭被再次引燃,主要是出於兩大期望。

第一個期望是實現物理連接能夠改變一切。 一旦聯網,愚笨的設備將變成慾望的對象,驅動強大的消費者需求,進一步助長高昂的價格。

第二個期望是硬件能夠變得“不那麼僵硬”。 許多物聯網企業家對於這一領域來說都是新手,但是藉助於開源、商品化組件、新的開發平台、3D 打印和眾籌,他們也能像軟件企業家那樣促進產品迭代。

最初像 Nest 和 Oculus VR 的成功似乎為我們迎來了消費級物聯網的一個新時代,隨即而來的是各種新公司和新產品寒武紀式的大爆炸。 但是,快進到當下,我們就會發現消費級物聯網初創企業經歷了一場殘酷的跌落回現實的經歷。

聯網並沒有改變一切。 正如Big Ass Fans 創始人總結的那樣:“只是因為你可以用物聯網技術做成這些事情,但並不意味著消費者就會想要這些。”早期的接受者願意為了新穎性支付高昂的費用 ,但要想擴展到主流消費者群體,這項技術就必須超越看似酷炫的表層因素,展示出不可否認的價值。

另外,硬件創業並不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設計出錯成本高昂;供應鏈問題比比皆是;零售難度很大。 並且,由於亞洲(主要是中國)低成本製造商以及科技巨頭(包括美國和亞洲)的存在,初創企業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 這已經不是什麼新問題,早在2013 年我們就探討過這個問題,但現在從很多方面來看,這一問題更加糟糕,因為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從試驗中走出來,全力以赴探索實踐應用的 機遇。

當然,這並不是說消費級物聯網初創企業就注定會失敗。 總有初創公司會倒閉,這是創業的本質所在。 上文所提到的物理網領域初創企業之所以會停止運營,部分原因可能在於經過 3、4 年爆炸性增長之後,這一領域自然會經歷一個自然消耗的過程。 這些失敗之所以更為公開可能是因為這些公司在創立之後或者融資之時得到了相當多的關注。

一些消費級物理網初創企業正在穩步擴張,並且在成長階段獲得了大量的融資。 上文提到的例子中就有這樣的幾個:據我所知,動感單車/健身初創企業Peloton 在2017 年獲得了3.25 億美元E 輪融資,這是物聯網領域初創企業在去年最大規模的 一筆融資交易;智能門鈴初創企業Ring 去年獲得了1.19 億美元D 輪和債務融資,開始進一步的規模擴張(但現在面臨著來自Alphabet / Nest 和亞馬遜日益嚴峻的競爭)。

新一代的硬件企業家已經出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企業家無論是來自成功的物聯網企業還是失敗的企業都會變得更加頑強,我相信他們在過去幾年所積累的經驗將會新催生出一家優秀的消費級物聯網 公司。

工業物聯網:從水平平台到垂直、AI 解決方案

與消費級物聯網相比,B2B 的表現要更好一些。 尤其是工業物聯網(IIoT),作為“工業 4.0”主題的組成部分(另外還包括機器人技術和企業 3D 打印技術),吸引了越來越多初創企業、風險投資公司和大型企業集團的關注。 工業物聯網正如同它所服務的對象(製造業、能源、物流和運輸)一樣,其中都蘊藏著非常大的機會。

雖然 IIoT 屬於企業技術類別,銷售週期相對較長,但相比消費級物聯網領域來說,IIoT 領域初創企業的一個優勢是,他們通常不需要對行業內的行為進行徹底地改造。 無論是工廠還是油田,大都提供了不錯的機器數據提取和分析方法,一些大型工業集團可能已經這樣操作了很多年。 因此,IIoT 可以更輕鬆地融入工業領域企業現有的工作流程,包括與現有的運營技術框架相結合,並且在提升企業投資回報率方面的表現也更好。

這也就是說,IIoT 的空間還有很大。 各種核心技術問題,無論是遠程連接還是熱環境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在運行 AI 來解決上述問題之前,需要先提取數據,這仍然是一個難題,因為工廠所配置的大都是各種傳統機器。 目前包括 Augury、Arch System 和 Petasense 等在內的初創企業正在積極解決這一問題。

總的來說,大型工業物聯網領域還處於試驗階段,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大型廠商目前都處於這一階段。 另外,這一行業內還有一個不成熟的做法,許多大型工業企業內部的 IT 團隊正在考慮自己構建所需的技術。 我們不止一次的聽到這種說法,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內部 IT 團隊所創建的系統根本就不是像 Arduinos 和 Raspberry Pis 這樣企業級的構建模塊。

無論如何,經過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工業物聯網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沒有“一碼通吃”的 IIoT 平台。 也就是說,沒有通用的傳感器或水平軟件可以稍作修改就能應用於所有的垂直行業。 由於客戶對於銷售和部署系統都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且不論供應商規模大小,都不得不調整方向,專攻某個特定的行業。 例如,Samsara 最初是想著手構建一個水平平台,但現在已經將關注方向聚焦在車隊監控。 工業巨頭通用電氣開始在其 Predix 平台上進行了全面的水平方向投入,之後也不得不重新關注垂直應用。

物聯網連接:關鍵性基礎設施方面的進展

在當前的物聯網創新浪潮中,如何更好地將物體連接到互聯網(以一種可靠、可擴展、省電以及低成本的方式)仍然是一個發展勢頭迅猛並且非常有競爭力的主題。 絕大多數設備很可能繼續通過短距離連接技術(如 Wi-Fi、藍牙、Zigbee 和 Z 波)來進行連接。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Wi-Fi 在室內用例(例如家庭自動化)方面具有很多優點,但要想用於更廣泛的物聯網領域,則在功耗和成本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IEEE 802.11ah 和 802.11ax 新標準可能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但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與此同時,廣域連接(長距離連接)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像Sigfox(由一家法國初創公司建立的專用蜂窩網絡,投資額約為3.1 億美元)和LoRA(最初也是一家法國企業研發 的技術,後於2012 年被Semtech 收購)都是不錯的案例。 這些都屬於低功耗廣域網(LPWAN)無線技術,專門用於在很長的範圍內以低比特率連接低帶寬、電池供電的設備。

2017 年大型運營商紛紛加入這一行動,推出的產品可分為兩種類型:

窄帶物聯網(NB-IoT)是由大型電信運營商支持的一個許可標準(與未經許可的SIgfox 和LoRA 相對),在2017 年取得了不小的飛躍,德國電信在荷蘭推出了首個NB -IoT 官方服務。 2018 年 1 月,T-Mobile 也宣布將在美國推出首個 NB-IoT 計劃。 除此之外,據稱 Dish Networks 或與亞馬遜合作,部署 NB-IoT 網絡。

另外,Verizon 和 AT&T 都於去年在美國推出了自己的 IoT 網絡,加入無線技術的競爭之中。 NB-IoT 和 CatM1 技術都各有其優缺點,但要用於大量物聯網設備,成本仍是他們所共同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 T-Mobile 最新推出的 NB-IoT 產品每個設備每年的連接費用是 6 美元,相當於“Verizon Cat-M 計劃費用的十分之一”。

最後,不得不說 5G 的希望也很大,它的數據傳輸速度更快,更適合像自主駕駛汽車這樣競爭激烈的物聯網用例。 但這要等到實現廣泛的部署之後才可以,在美國,可能還需要十年的時間。

雲端巨頭都瞄準了物聯網

雲端一直是物聯網領域熱議的話題之一,但最近幾年卻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不確定性。 一方面,雲服務巨頭企業似乎都認為他們的核心雲產品無需做出多少額外的努力就能滿足物聯網的需求。 另一方面,各種各樣的物聯網企業都開始嘗試構建自己的雲產品。

2017 年,這一問題迅速改觀。 微軟增加了許多重要的功能(為那些不想自己管理雲端的物聯網客戶提供了一個用於完全託管的SaaS 產品IoT Centra;用於邊緣計算的Azure IoT Edge;時間序列數據庫Time Series Insights),亞馬遜也 不甘落後(讓簡單設備可以觸發Lambda 的AWS IoT One-Click;保護物聯網設備的AWS IoT Device Defender;規模化遠程管理物聯網設備的IoT Device Manager)。 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或許是,Google 也加入了這一陣營,推出了能夠大規模連接和管理遠程物聯網設備的IoT Cloud Core,並與包括BigQuery、Dataflow 和Pub / Sub 在內的Google Cloud 產品 進行了整合。

與此同時,通用電氣不再執著於構建自己的“Predix Cloud”,轉而專注於在 AWS 上構建應用程序。 我們接觸的幾家初創公司也暫時擱置了他們自己創建雲技術的計劃,轉而關注將設備數據發送給大型公共雲提供商這一解決方案。

強大的雲基礎設施的出現是物聯網領域的一個重大進展,因為這樣能夠大大降低設計和安全部署物聯網設備的總體複雜性,這在之前一直是阻礙物聯網領域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

誠然,雲計算可能無法適用於所有的物聯網客戶,尤其是對數據高度保護的工業領域客戶來說更是這樣。 值得慶幸的是,邊緣計算的出現將有助於這些客戶在本地處理他們的數據。

邊緣計算的興起

邊緣計算在此之前已經是一個熱門話題,但在 2017 年,我們看到了邊緣計算真正的飛躍。 邊緣計算一般是指將智能從雲端推向邊緣,包括網關、設備甚至是傳感器。 在某些情況下,邊緣會過濾掉噪聲,只將最相關的數據發送到雲端,以減少處理環節和成本;在有些情況下,需要在當地做出一些決定,進一步採取行動。 所有這些通常都支持機器學習和 AI 在本地設備運行。

不僅是初創企業(包括霧計算平台開發商 Foghorn 和 Mythic 等)在邊緣計算和分析方面進行了一些有趣的探索,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科技巨頭也開始紛紛進軍邊緣計算領域。 自2016 年以來,AWS 推出Greengrass、微軟推出Azure IoT Edge、戴爾宣佈在邊緣計算領域投資1 億美元、獲得包括戴爾在內的50 多家貢獻者支持的開源項目Edge X Founder 也在2017 年春季推出 。

總結

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可能已經看到許多消費級物聯網初創企業失敗的報導,但這些個例不應該分散我們對於物聯網領域整體的關注度:隨著AI 技術的加速、連接 方面的重大進展以及大型雲供應商專用物聯網產品的推出,物聯網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部分已經逐漸到位。 當然在物聯網安全等重要的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波新技術浪潮出現之後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逐漸發展,然後迅猛崛起”。 物聯網的各個細分領域將繼續保持各自的發展步調,但是隨著核心基礎設施到位,我們很快就會發現物聯網朝著全球互聯的物理世界這一方向呈現出指數級加速發展趨勢。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2018物聯網產業基礎設施發展進程將基本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