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震驚! 天壇比紫禁城大 黨文化“犧牲”竟是用人當祭品

祭天作為人類乞求神靈賜福攘災的一種文化行為,曾經是中國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至清末,一直舉行祭天典禮,綿延約五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

祭天是古人對自然及人類自身認識的一種反映,最初只是人們的一種崇拜行為, 《禮記·禮運》曰:“ 夫祀之初, 始諸飲食、孀豚、英梓而土 鼓。” 祭祀也是人類思維形成的結果, 是隨著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的出現而產生的, 它代表了人類最初的覺悟, 是人類脫離蒙昧、走向文明的一個標誌。

中國古代祭天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遠古時期傳說黃帝時期就已經有祭天的行為 , 堯帝時“乃命事慧和 , 欽若吳天 ”, 祭天的儀式已經很隆重了。 早期 ,人們選擇自然高地舉行拜祭上天的活動,後來才建造專門用於祭天活動的高台,稱為祭壇。 明清北京天壇正是在繼承中國古代歷朝祭天建築的基礎上營建的祭天場所。

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祭祀前人們要行齋戒禮,目的是為了表示對神的尊重,也是強調祭祀的重要性。 天壇齋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就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前進行齋戒的場所。

齋宮位於祈穀壇內壇西南隅,和神樂署相鄰。

齋宮有兩重宮牆。 外牆有巡守步廊163間,是保衛皇帝的衛隊遮避風雨的地方。 外牆外面四面深壕(御河),深逾數丈,當然也是為了皇帝的安全。 雖然沒有紫禁城的護城河的規模,但是抵擋一陣子也足夠了。

皇宮中使用黃琉璃瓦鋪頂。 而天壇卻用綠瓦鋪頂。 是因為雖然皇帝貴為天子,但在上天面前,他就是老二了,不敢妄自尊大,只可對天稱臣。 所以自然要降格了。

齋宮正殿前是一個寬闊的月台,月台左右兩邊各建石亭一個,北為“齋戒銅人亭”,南為“時辰亭”。

北面的銅人亭,石製四柱,四面磚券拱形,綠琉璃瓦方形攢尖頂,頂上設四方吞脊寶珠。 高5.5米,方2米,構造精美。 是齋戒時放置齋戒銅人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皇帝齋戒期間,亭內設方幾一張,罩黃雲緞桌衣,上設一尺五寸高的銅人像一尊。 銅人雙手恭奉簡牌一枚,上刻“齋戒”二字,目的是要使皇帝“觸目驚心,恪恭罔懈”。 就是要時刻提醒皇帝,戒齋時要守規矩,聲色犬馬的那套都要放在一邊,特別是女人。

皇帝進駐齋宮,太常寺官員要到紫禁城乾清門,在黃案前行一跪三叩禮,恭恭敬敬地把戒齋牌和銅人請到這個亭子裡。 等到祀日禮成後,太常寺官員再恭撤戒齋銅人和戒齋牌敬貯匣內,送繳寺庫。

南邊的時辰亭高2米,是一小型殿宇式石龕,下設一窄高石座。

這個就是時辰亭。 剛聽到時辰亭的名字,以為是像日晷或者沙漏一類的東東,是計時的器物。 看了說明才知道,它又叫奏事亭……

祭天大典開始前,由欽天監官員將時辰牌進於時辰亭,皇帝依所奏時辰,從容起駕出宮,臨壇行禮。

正殿是一座無樑柱磚結構拱券建築,故又稱“無梁殿”。 正殿正門高懸墨底金書“敬天”匾額,是乾隆皇帝御書。

正殿是皇帝白天齋戒的場所。 殿頂成拱券形,很像陝北的窯洞,看不到棟樑榱桷的痕跡,故名無梁殿。 殿寬46.8米,進深17.6米,穹頂高8米,粉壁,墁金磚。

無梁殿內的佈置按乾隆時期的原貌陳列,設紫檀木製成的皇帝寶座,寶座後設紫檀癭木五扇屏風,屏風上面雕刻有九龍戲珠的圖案。 據說,殿內陳列的屏風、寶座均為原物。 寶座兩側的陳設有寶象、角端、香爐、暖爐等。

正面懸掛著乾隆御筆“欽若昊天”巨匾,表達了天子對皇天上帝的虔誠之心。

無梁殿在明代和清朝前期一直的皇帝戒齋時居住的地方,後來,據說因為雍正得位不正,他即位后宮廷內部的鬥爭仍十分激烈,雍正帝為確保自己安全,於雍正九年( 1731年)在紫禁城內興建齋宮,將祭祀天地前的齋戒儀式改在宮中進行。 再後來,乾隆皇帝認為祭天還是應該在天壇比較虔誠,所以在1742年下令修繕齋宮。 這次修繕在齋宮增設了寢殿、配廡、迴廊、典守房、包衣房、點心房及茶果局。 以後,大祀前戒齋,前三日在紫禁城齋宮,祭前一日在天壇齋宮,宿於寢宮(老爸訂的規矩也不敢全都改掉,就折衷一下吧)。 有了寢宮,這個無梁殿就改成會見閣僚以及百官侯駕之所。

正殿的後面就是寢宮。 據說清朝曾有7位皇帝在此齋居。

寢宮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為五開間。 現在的寢宮陳展是完全按照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歷史原狀予以恢復的。 寢宮明間、南北次間也按歷史原狀恢復了床寶座。 次間是皇帝讀書之所,書案上陳文房四寶、線裝書籍。 寢宮南稍間西側按檔案記載專門闢置淨室,也就是皇帝齋戒時沐浴的專用處所。 淨室西側設臥榻。 室內懸掛“畏天命”的匾額。 北梢間入門處設置了曲尺屏風,西側設臥榻,東側臨窗設置皇帝寶座。 寢宮內懸掛有多幅清代名人字畫,這是按照原始檔案記錄一一恢復的,為皇帝齋戒齋宮時修身養性營造出一種特有的氛圍。

寢宮正門掛有“敬止”牌匾。 “敬止”出自《詩經》,就是恭敬的意思,止是語助詞,沒有含義,千萬別理解成“止住,停止”。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詩·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齋宮南門前面,還有一片大石塊。 它們是一個已經坍塌大殿的柱基,這個坍塌的大殿名為犧牲所。 負責飼養祭祀用的牲口。

犧牲的字面意思就是犧牲牲只用來祭祀。 這與我們天天聽到的“壯烈犧牲”、“英勇犧牲”是一個意思嗎? 前者看起來是在將動物,而後者則是人。

《人民報》曾發表文章指,有一些詞我們說了好多年,但從來沒想過是什麼意思。 比如中共經常講的犧牲,這個詞在中共的字典裡就是死了。 “犧牲”這個詞的本義是什麼? “犧牲”兩字的左邊字旁都代表牲畜。 本義是用牛羊等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等。

為什麼中共要用來指為它自己的邪惡主義而死的人呢? 大家都知道中共搞的那些儀式啊,比如入黨、入團、入隊時要舉手宣誓,還要不時的重溫誓言,這是個地地道道的毒誓,是“為黨的事業奮鬥終生” 。 大家都知道,加入中共,它讓你​​進你才能進,但它不開除你,你還永不准退出。 中共要加入者把自己的一切甚至於生命都像牛羊等牲口一樣作為祭祀品去祭共產邪惡主義。

所以,“犧牲”這個詞,咱以後可千萬不能再掛在嘴邊了。

目睹排長慘死 姑父勸人勿做中共犧牲品

《大紀元》2012年轉載的一篇網文,該文作者指自己的姑父很愛喝酒,一次聊天中她得知姑父愛喝酒的秘密。

姑父曾經為中共賣過命,在老山一次作戰中,當對方的坦克開過來時,他的排長衝出了陣地,站在坦克的前方伸臂高喊:“不許侵犯我國領土。”然而 坦克繼續行進,將排長壓在履帶下停住了,之後原地轉了幾個圈兒,才返回他們的陣地了。 等姑父他們去找排長時,已經踪跡皆無,戰友們都驚呆了,一個大活人瞬間就被輾沒了。 從那開始,姑父就用酒來麻醉自己,因為那一幕實在太令人無法接受了,他想不通排長為什麼拿肉身去跟鐵傢伙鬥? 瘋了嗎? 當老山被中共拱手讓出去後,姑父明白他們被中共給耍了。

復員後,姑父去了一所大學工作,讀了很多書,人變得越來越斯文了。 他對一好友私下的忠告是:不要去犧牲。 剛開始,好友聽不懂:我又不是軍人,怎麼會犧牲? 聽了姑父解釋也就明白了。

姑父說:“犧牲是指祭祀宰殺的牲畜,中共字典裡的解釋是騙人的。其實中共從來拿人都當牲畜,不然就不會搞運動了。不止是軍人會犧牲,老百姓也會犧牲, 死於災難的人都是中共在斗天、斗地、鬥人的戰爭中的祭品。”

好友想想還真有道理呢:“那怎樣才能不犧牲?”“現在嘛,就是遠遠的離開中共的人,都會平平安安的。”好友說:“怪不得你總是逢凶化吉呢,腦 血栓一個月就好的利利索索的,那次喝醉酒騎車,把腿都摔斷了,也好的那麼快,看來還真得聽你的。”

現在姑父明白了當初排長的行為了,那是被中共洗腦的結果。 姑父願所有的中國人都能退出中共的黨、團、隊,不要去為中共犧牲。

阿波羅網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吳莉亞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震驚! 天壇比紫禁城大 黨文化“犧牲”竟是用人當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