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科幻神作《湮滅》劇情複雜票房不佳,Netflix成了接盤俠?

上週末北美電影市場,科幻片《湮滅》獲得1100萬美元開畫票房,僅列排行榜第四,還不到同為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降臨》(週末2407萬美元)的一半。

由於影片在試映時因為 “過於復雜” 而評價不佳, 派拉蒙因此極為恐慌地將其海外地區(除中國內地)版權轉賣給Netflix,以謀求提前收回其4000萬美元成本的一部分。

3月12日, Netflix將在中美之外的地區通過流媒體發行本片

 

《湮滅》預告,影片有望在內地上映

無獨有偶,今年2月 《科洛弗悖論》 上午剛在超級碗放出預告,當晚決定在Netflix上線;馬丁·斯科塞斯上部電影《沉默》票房啞火,派拉蒙將其新作 《愛爾蘭人》 全球發行權和流媒體版權一口氣賣給Netflix,版權費超過1.05億美元…..

章子怡出演的《科洛弗悖論》

 

當好萊塢大製片廠對票房沒信心時,類似 Netflix 這樣在線流媒體成為了一個好去處。 製片廠能減小可能的損失,而流媒體能擴充自己的影片庫,吸引更多訂閱用戶。

這一招看似“雙贏”的玩法是好是壞? 好萊塢產業格局會因此發生怎樣的改變?

對電影票房沒信心,那就打包賣給Netflix


隨著Netflix為代表的在線視頻崛起,在電視劇方面給公共台帶來極大衝擊後,他們可以花大力氣進軍電影發行領域。

去年Netflix放言80億美元上線80部電影,除了他們自己的原創電影,為達到這個目標最快的方法就是買買買!

 

今年超級碗電影預告片大戰中,最讓人意外的便是原屬於派拉蒙,有章子怡參演的 《科洛弗悖論》放出預告片後竟宣布當晚就在Netflix上線 ,放棄了北美甚至全球多國的院線發行。

影院不見?

 

據《好萊塢報導者》消息,派拉蒙在這筆交易中拿到5000萬美元版權費。 據美國調查機構公佈的數據,超級碗結束後頭三天, 《科洛弗悖論》在Netflix上吸引到280萬人觀看 ,而去年底Netflix的原創電影,投資高達9000萬美元,由史皇主演《光靈》頭三天點擊數為1100萬。

 

如果《科洛弗悖論》上北美院線首周末票房會有多少? 按照280萬點擊數和8.7美元的票價,簡單折算為2500萬美元,但在沙發上看Netflix可比去影院看電影要方便多了。

 

《科洛弗悖論》有兩個原定的檔期,今年2月14日和10月17日,去年這兩個檔期的開畫票房冠軍為《逃出絕命鎮》的3370萬和《電 鋸驚魂8》的1660萬,《科洛弗悖論》能比這倆表現更好嗎?

如果《科洛弗悖論》按原定檔期上映,面臨這兩個強勁對手,結果可能很難看

 

派拉蒙還曾考慮過2018年2月2日和4月20日兩個檔期,前者要面對《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和《移動迷宮3》的夾擊,這兩部電影在那個週末 都只拿到1100萬美元。 4月20日則又要面對強森的《狂暴:世紀浩劫》,派拉蒙估計也沒啥信心。

 

Netflix還買了娜塔莉·波特曼《湮滅》除了中美兩地的發行權,據外媒報導, 這部由《機械姬》導演執導的影片在試映時,觀眾認為太過深奧,太知識分子。

 

製片人David Ellison希望做一些補拍和重新剪輯,對影片做出一些改變。

 

而擁有終剪權的執行製片人Scott Rudin,跟導演站在一邊,拒絕按命行事。 被夾在中間的派拉蒙最終決定將國際發行權賣給Netflix,避免可能的票房失利。

《湮滅》太難懂?

 

《湮滅》已經與上週五在美國上映,當日票房只有386萬美元;而2016年派拉蒙《降臨》的首日票房是936萬美元。

 

《湮滅》投資大概為5500萬美元,現在看來派拉蒙的做法似乎是明智的,賣給Netflix的版權費能夠彌補一些損失。

但對於這個決定令導演很不滿,亞力克斯·嘉蘭說:“ 我們這個電影就是為影院而拍的。 儘管我不抗拒小屏幕……但從我、以及眾多影片工作人員的角度來說,它就是為大銀幕而拍的。

導演的上部作品是《機械姬》

 

事實上, 亞歷克斯·嘉蘭的上一部電影《機械姬》也比較深奧 ,但由於成本比較低,最終2500萬美元的票房讓發行方A24比較滿意;拿到奧斯卡最佳劇本提名,拿到最佳視覺效果,對於一部小成本電影可謂收穫頗豐。

但《湮滅》的發行時間,讓它錯過了頒獎季。

 

除此之外,環球的中等投資科幻片,邁克爾·佩尼亞主演的 《滅絕》 ,由《降臨》編劇埃里克·海瑟爾操刀,這部影片原定的檔期已取消,目前還未確定是否像《科洛弗悖論》一般完全線上發行。

 

《滅絕》的命運會不會和《湮滅》一樣?

環球的另一部科幻驚悚片 《鳥舍》 ,同樣由埃里克·海瑟爾編劇,桑德拉·布洛克主演,原定2019年6月上映,現在全球發行權已經在Netflix手中。

 

新線尚在前期製作中的 《殺戮戰警》續集 (《夏福特》),由塞繆爾·傑克遜主演,《神奇4俠》導演蒂姆·斯托瑞執導,據Deadline報導,Netflix購買這部電影版權費用超過1500萬美元,差不多是影片投資的 一半

影片似乎還會在北美髮行,但國際發行權已屬於Netflix,模式和《湮滅》有點像。

 

觀點:長期對好萊塢片廠體係是傷害


Netflix撒幣買片子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讓保證現有訂戶的粘性,吸引新的訂戶入場。 不斷買強片給用戶暗示,來買會員吧,保證你有看不完的好片子。

 

目前Netflix全球1.18億訂戶,大約每月10美元訂閱費,而且在股票市場表現也非常強勁。 目前該公司市值超過1200億美元,對比迪士尼1500億多美元,說明市場對Netflix模式還是有一定的信心。

 

有人甚至建議, 既然對院線電影這麼有興趣,Netflix何不干脆收購一家院線呢。 目前他們這種強勢的獨家線上發行模式,惹得發行公司、院線都惱火。

而Netflix目前對院線還不那麼感興趣,他們現在需要的不是票房,而是訂閱用戶數。 這也是Netflix一點不擔心“爛片”的原因,用戶不會因為一兩部爛片而取消訂閱,他們看中的是自己的獨家電影庫。

 

也就是說, Netflix把傳統電影公司傾注於一個影片的風險,分散到了一批影片中。

 

Netflix的買買買不僅瞄準中等投資劇情片、科幻片,對紀錄片也捨得投入, 比如他們購買的揭露俄羅斯體壇禁藥的《伊卡洛斯》也引發轟動 ,帶動了訂戶數的增加,這部紀錄片也提名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伊卡洛斯》劇照,紀錄片同樣是Netflix感興趣的領域

 

目前擺在好萊塢大片廠面前的形勢是,賣給Netflix可以避免可能的票房啞彈,而且還讓賬面上並不難看。

 

幾年前大片廠對於一些質量不太靠譜的中等投資電影,一般會安排在1月、4月或者8月底這樣的準垃圾檔期試試運氣,然後依靠DVD和電視台版權啥的希望別賠太 慘,如今他們有了更簡單的選項:一錘子賣給出手闊綽的Netflix。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短期來看, 大片廠不會將大投資,也就是頭部內容賣給Netflix ;但這 長期以往對片廠體係是個傷害 。 譬如很多電影公司已經大幅減少對中等投資電影開綠燈,譬如迪士尼幾乎不​​玩中小投資電影了。

 

迪士尼的大片戰略和中小製作的消失


顯然近幾年,好萊塢最風光的大片廠是迪士尼,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以及迪士尼真人電影組成的“大片戰略”(tent-pole strategy)帶來 了豐厚回報。 在單部影片的龐大體量之下, 迪士尼對每年上映電影的數量嚴格控制在10-12部之間。

 

去年D23期間,迪士尼影業負責人阿蘭·霍恩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 由於Netflix、Hulu和亞馬遜在中小成本電影上的投入,讓他們慢慢放棄在這個領域的努力 ,專攻大投資電影。 阿蘭·霍恩說:

 

“世界變了,我們對此也感到巨大壓力。這些年我們努力做的是拍出質量很高的電影,比如我們做了三部體育題材的中型成本電影,《百萬金臂》《麥克法 蘭》和《卡推女王》,它們都是很好的電影,觀眾喜歡、影評人給高分,但是票房成績有限。

阿蘭·霍恩

因為在美國Netflix、Hulu和亞馬遜等流媒體公司也會拍攝成本在2500萬美元到4000萬美元之間的電影,而且它們還有巨大的訂閱觀眾群。 在中小型成本的電影市場,我們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但是,說到一部2億美元成本的電影,它們不會拍。

《卡推女王》的成本是1600萬美元,但它一共只拿到了850萬美元的美國國內票房,而《美女與野獸》的票房4個小時就達到了這個數字。

所以,分析市場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真的不知道還能不能拍那些中小成本的電影了,我們必鬚髮揮佔據大片這個“稀薄空氣”領域的優勢。 中小成本電影雖然也可能會有票房逆襲的故事,但畢竟風險太高。 因此,我們對於要拍的電影,得慎之又慎。 ”

電影文化的多樣性在好萊塢備受考驗,美國《大西洋周刊》撰文表示,迪士尼以及其他公司對待中型電影製作的態度,似乎告訴很多電影工作者,大片廠對於風險的控制有了新趨勢, 如果要實現自己的電影藝術追求,可能真的要換個環境了,譬如嘗試著在線流媒體巨頭這裡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想

未來:在線流媒體將如何改變好萊塢?


早在去年2月,時光網就在名為《好萊塢走到新時代的門口》一文中預測在線流媒體將對如今的好萊塢產業格局產生衝擊。

流媒體等網絡付費平台走紅之後,電影院和有線電視經歷了慘痛的用戶流失。 《財富》雜誌去年撰文寫道, 雖然記錄好萊塢電影全球票房收入的數字不斷刷新,但這得益於通貨膨脹和不斷上漲的票價,影院的固定觀影人群比較十年前要少了很多。

普華永道的研究也表明,在視頻網站看電影將在2017年成為主流,影院用戶也將逐漸轉移至網絡。

面對急迫的形式, 好萊塢除派拉蒙以外的五大公司從2014年也陸續推出流媒體服務。 迪士尼在打造自己流媒體平台基礎上,收購福斯劍指Hulu。 原先迪士尼和福斯分佔30%的股份,收購成功後,迪士尼的股份將增至60%,佔有主導話語權。

迪士尼買下福斯後,HULU股份增至60%

另一邊, 流媒體不再滿足於僅僅製作電視劇集原創內容,也向原創電影領域進軍,搶好萊塢的“飯碗”。

Netflix兩年多前就在電影發行上開始嘗試,2015年, Netflix以凱瑞·福永執導的《無境之獸》小試牛刀 ,影片只在美國31家影院進行小範圍上映,票房雖然不高卻得到了影評人和頒獎季的認可。

去年戛納電影節上, Netflix韓美合拍片《玉子》入圍主競賽單元,引發爭議。 該片在戛納電影節放映之後即在Netflix上線,跳過了傳統的院線發行環節。 法國發行商、電影院向戛納組委會施壓,更一度傳出《玉子》將被戛納主競賽單元除名,不能參與角逐金棕櫚。

《玉子》去年在戛納影節引發爭議

去年Netflix受到矚目的原創電影還包括威爾·史密斯主演 《光靈》 改編自日漫的黑人版《死亡筆記》 安吉麗娜·朱莉執導的《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柬埔寨女兒的回憶錄》 ,去年 戛納主競賽入圍片《邁耶維茨家的故事》 。 《光靈》投資達到9000萬美元,一度打算在影院上映,後來取消次計劃,變為純粹的“網大”。

今年已經上線的有 《科洛弗悖論》 和鄧肯·瓊斯科幻新作 《靜音》 。 萊托少爺的 《局外人》 也被Netflix取消了影院上映安排,將於3月9日直接上線。

Netflix還花1.05億美元的巨款獲得 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愛爾蘭人》 的全球發行權和流媒體播放版權,但該片的具體發行上映計劃仍未確定。

《愛爾蘭人》片場照,帕西諾與德尼羅聯袂

流媒體參與電影製作和發行,率先帶來的是對好萊塢窗口製作的顛覆。

一般來說,好萊塢電影從院線上映到在線觀看可以長達39——52週,期間經過院線——家庭娛樂產品——有線電視——無線電視最終達到流媒體。

但是在Amazon的計劃中,原創電影在電影院播出後的4——8週就可以直接在流媒體上付費觀看了,而Netflix的《臥虎藏龍2》甚至實現了同步在線放映。

在製作成本方面, 流媒體顯然無法和實力龐大的製片廠相比,但他們在影片的選擇上有著自己的獨到眼光。 Netflix和Amazon的片單上,要么是中小成本電影,要么是大製片廠認定沒有前途的棄子。

馬丁·斯科塞斯在《愛爾蘭人》片場

《愛爾蘭人》原本屬於派拉蒙影業,但由於後者內部高層變動,再加上斯科塞斯上一部電影《沉默》票房啞火,這個項目最終被拋棄。 去年Netflix同步在線點播的科幻電影《幽冥》也曾經是環球和傳奇的項目。

好萊塢傳統製片公司注重主力大片(Tentpole Films)製作的風潮中,流媒體作為電影行業的新人,更敢開發一些高風險、戰線長的大明星、大導演作品,同時投資不受大片廠重視的 中小成本電影。

在很多投資者和業內人士看來,矽谷領銜的新科技公司成了未來娛樂行業的最具前途的勢力。

Netflix《幽冥》劇照。 曾是環球和傳奇的項目

好萊塢娛樂大亨巴里·迪勒年初在《名利場》雜誌的一場峰會上發表了對好萊塢的唱衰論:“ 我不明白現在為什麼還會有人想買電影公司,他們已經不拍電影了,而是去做帽子和口哨了。 如果不拍系列電影,你就沒辦法經營一家成功的電影公司。 ”

風投資本家麥克·莫里茨(Mike Moritz)也表示: 如今好萊塢最賺錢的電影,都不如投資一家有些名氣的科技公司來錢多。

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資深製作人轉投在線流媒體, 可以想見迪士尼收購福斯完成後,業務重疊部門人才被裁員後,肯定會被Netflix、亞馬遜、蘋果、Facebook等公司搶奪。

外國網友的惡搞圖片。 這會是好萊塢的未來嗎?

在歷經新好萊塢、後經典電影,面對錄像帶、DVD、有線電視、VOD等各種窗口出現,好萊塢不斷地調整經營策略。

最近10年,隨著流媒體、社交媒體、移動視頻等新科技的快速發展,讓好萊塢似乎再次走到了新時代的門口。

附:Netflix原創電影上映列表

讓電影遇見生活,盡在影視生活第一站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皮克斯資深動畫師巴德·樂凱去世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科幻神作《湮滅》劇情複雜票房不佳,Netflix成了接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