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訂閱用戶可加入科技英語學習社區,每週科技英語直播講堂,詳情查看“閱讀原文”
Peter Diamandis 自幼就地球所難以承載的雄心壯志。 這位創業家最初創立十餘家公司,作為未來宇宙殖民的技術型基礎平台。
圖丨Peter Diamandis,知名未來學家、太空商業探索領軍人物、矽谷最有影響力的領袖之一, 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學士和碩士,哈佛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
然而近幾年,這位X大獎基金會(X Prize Foundation)創始人逐漸有了新興趣——幫助人類在地球上盡可能活得健康、長壽。 Diamandis 也許尚不算是矽谷第一個擁有長壽核心技術的未來家,正如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擁有 Calico,Jeff Bezos 和 Peter Thiel 擁有 Unity Biotechnology 那樣, 然而他無疑將會是成果最豐富的一位未來新星。
起步於2014年,Diamandis 與基因組學領袖 Craig Venter、幹細胞研究先驅Robert Hariri共同創建生物技術公司——Human Longevity Inc.(HLI)。 位於San Diego的該公司向來行動隱秘,在向公眾提供價值2.5萬美金左右的“健康智力評測”服務之時,該公司逐漸建立起豐富的患者信息庫,如今便成了 Diamandis的新籌碼。 現在,他與Hariri再次宣布共同建立市值2.5億美金的Celularity公司,致力於用乾細胞實現逆轉衰老,二人稱之“延年益壽”。
“用乾細胞逆轉衰老”的宣傳也許很新奇,其中的核心想法卻已有一定歷史。 早在90年代,該技術即被稱為“gero-technology”;而進入21世紀,“重生藥”(regenerative medicine)逐漸為大家所耳聞。 在過去的兩百年間,不計其數的公司試圖將乾細胞作為“抗老神藥”,最終卻紛紛失敗。 誠然,美國成百上千的診所樂此不疲地幫患者將自體幹細胞注入其體內,美其名曰包治百病,然後收取大把費用。
然而,這些診所販售的“幹細胞產品”並未被FDA批准,而且可能產生災難性後果。 由此可見,幹細胞遠遠比人們所想像的更難利用。
那麼這一次究竟是什麼讓 Diamandis 看到了乾細胞的新希望呢? 事實上,如其所言,世界已悄然變化。
“盡力延長人類的健康生命已經成為主流,”Diamandis說,“人們逐漸意識到,我們其實可以將衰老當做一種疾病來治療,並且人們也開始希望通過花錢就能夠治療衰老。”
如今的FDA也不同於往日,由於2016年12月美國眾議院通過的“21世紀治愈法案”,相關機構已將再生細胞治療優先提上日程。 當然,幹細胞治療的發展仍然需要科研界共同努力,也正是如此,Celularity需要依靠Bob Hariri的力量。
兩人的相遇
12 年前,二人相會於在美國新墨西哥州 Las Crucess的一條飛機跑道上。 Hariri當時剛駕著自己的利爾飛機完成2000英里“週末飛行秀”,而Diamandis正打算趕去為當年的民用航天之星頒發“X大獎杯”現金獎。 二人愉快地談起了Charles Lindbergh(Diamandis從之傳記中獲得啟發並創設X獎),然而話題很快從火箭動力飛機轉到了胎盤上。
80年代時,Hariri 還只是任職於康奈爾大學的一名年輕外科醫生,妻子懷上大女兒後,一次他陪同觀看的早孕期超聲檢查讓他靈光一現——胎盤生長實在太快了, 生長速度遠遠超過他那還只有花生米大小的女兒,這讓他猜想,胎盤中也許存在一種大量能夠產生其他細胞的成分,即乾細胞。
事實證明Hariri是對的,胎盤確實近乎一個乾細胞工廠。 在當時,用於醫療的干細胞往往只能從骨髓、嬰兒臍帶以及流產的死嬰組織獲取,而最後者引發了群眾戰火硝煙般的倫理爭議。 對Hariri而言,胎盤正是一個能夠避免倫理爭議的干細胞庫,而且胎盤組織含有近十倍於臍帶血的干細胞,其經濟潛力不可估量。
在1997年,Hariri離開康奈爾公司,解散了兩家專門收集胎盤的公司,然後將其乾細胞轉用於再生療法——LifeBankUSA 負責儲存,而 Anthrogenesis Corp負責加工和產品化。 儘管後者並沒有生產出什麼市場化商品(或發表任何數據),其充滿誘惑力的專利技術還是吸引到了當時的癌症藥物巨頭Celgene,並在2002年以4.5千萬美元的價格被Celgene收購, Hariri因為隨之成為Celgene新細胞治療部門的領頭人。
在之後的14年,公司在Hariri的帶領下,利用胎盤來源幹細胞發展出了針對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關節炎、中風等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技術。 但是,公司註冊的9項臨床試驗僅有4項完成 (剩下的3項終止,1項由於受試者不足問題中途停止,還有1項仍在進行中),幹細胞產品也至今尚未投入市場。
如何挖掘幹細胞的商業潛能?
到目前為止,唯一被FDA 批准的基於乾細胞產品來自於臍帶血,用於治療血液、免疫系統的相關疾病——這也是最直接乾脆的應用了,因為人類骨髓的干細胞本來就負責產生紅細胞、白細胞 以及能形成血凝塊的血小板,一旦幹細胞出現遺傳缺陷,人們便能將它們棄去然後換上新的。 臍帶血中的干細胞的確具有與骨髓幹細胞相同的功能,然而要讓這些細胞獲得新技能還真非易事。
“對於乾細胞已經有漫天的宣傳炒作了,可我們現在還只是剛剛找到如何駕馭它們方法”,美國戴維斯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 Diana Farmer 如是說。 在過去的15裡,Farmer一直在研究如何用胎盤源幹細胞治療未出生胎兒的脊柱裂。 “每一種病都有些許差異,每一個乾細胞之間又略有不同,要讓正確的干細胞與疾病相匹配實在是極耗時間。”
而 Hariri 為首的一些人並不覺得情況有那麼複雜。 事實上,他認為許多疾病,諸如癌症、阿爾茲海默病以及關節炎都只是一種疾病的症狀罷了——這種疾病即是衰老,因此要治療衰老也只需要一種辦法——幹細胞。
幾年前,Hariri在查看Celgenen癌症臨床試驗數據時發現, 許多患者骨髓內的干細胞集群隨著年齡增長而呈指數型減少, 從嬰孩的1/20,000下降至80歲的1/20,000,000。 “這說明衰老確實是一個乾細胞疾病。”Hariri說。
不同於那些從零開始的企業,Celularity可以說而是由多家公司共同“哺育”而成的。 Celgene 和Human Longevity Inc.為其提供資金和知識產權,Sorrento Therapeutics 和United Therapeutics 具有已許可的免疫治療資產亟待共同發展,持有70,000絕密樣本的LifeBankUSA、致力於為燒傷、潰瘍等創傷提供胎盤源幹細胞 皮膚移植的Alliqua BioMedical 也即將為Celularity 全權所有。 未來,初步產品將在 Celgene 完成,然後依次經由 Allicqua 和 HLI 被 Celularity 購回。
如果看以上描述讓你有點暈了,那麼簡而言之, 所有 Hariri 的胎盤源幹細胞技術成果最後都會裝回Cecularity的口袋。
Celularity的下一步商業計劃,是利用已經商業化的創傷治療產品和基因數據庫服務為乾細胞治療提供資金。 首先從目前大熱的成品CAR-T細胞起步(一種基因修飾的抗腫瘤免疫細胞),然後是已經試驗成功的克隆氏病治療,最後向終極Boss——衰老死亡發起挑戰。
“‘長壽’就像一個規則復雜的大型遊戲”,Hariri說道,“第一步要努力消除早期夭亡的誘因,下一步就是更新衰老者枯竭的身體系統,努力提高其生活質量。”
永恆的長壽追求
用年輕細胞來更新損壞的肌肉、骨骼、關節也許聽起來有點耳熟,因為這正是那些頗有心機的“幹細胞診所”聲稱能為患者提供的,能幫希冀的人們達成治愈或緩解疼痛。 Hariri 倒並不覺得這會構成競爭,相反,他認為這恰恰是機遇。 近月來,FDA開始向這些診所伸出製裁的“大手”,也是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為這些實踐的各診所提供一個被批准的產品,讓他們不必在法律界限外遊蕩。
然而要獲得批准並不簡單,哪怕是將過去三十年間的干細胞研究成果作為砝碼。 “捷徑是不存在的,”Farmer說,“人人嚮往人人渴求,但我認為胎盤源的干細胞和其他研究中的干細胞一樣,並不會成為什麼‘魔法治療’。”
另一方面,矽谷也並不打算將多餘的賭注押在胎盤這一“延壽品”上。 程序員們一直在想盡辦法延長人類壽命——從節食到年輕血液灌輸,再到從自身骨 髓中取出乾細胞進行庫存。 甚至一個月前,百餘人在在舊金山市中心的Payne Mansion酒店舉辦了“長壽晚宴”,交換各自的長壽秘訣,幹細胞的的話題自然也是不絕於耳。
然而即使人們有辦法獲得長壽,依然存在一大疑問:“我們究竟是否該追求長壽?”在未來的30年,地球將面臨為90億人提供糧食的巨大挑戰,也多虧了氣候變化(不, 應該是多虧了全體人類),環境愈加喜怒無常。 在這樣的壓力下還要想方設法讓人類活得更長一點、把地球吃得更乾淨一點,即使不說自私,也可以稱得上目光短淺了。 然而,Diamandis並不同意。
“說實話,我更擔心人口稀少。”Diamandis這樣說。 他認為,一旦人們更加健康,教育水準也會隨之提高,人口會逐漸轉為負增長(正如日本和丹麥那樣)。 “事實上我覺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之一就是讓人活得更久一點。如果你還想精神清爽地多活20年,就想想你能為社會做點什麼。”
當然,只有等到所有人都支付得起抗衰老治療時,我們才會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長壽治療若能成真,也許只不過是又一條使擁有者和非擁有者兩極分化的“分水嶺”,正如太空度假那樣。
-End-
編輯:陳舒淇
參考:
https://www.wired.com/story/peter-diamandis-is-the-latest-tech-futurist-betting-on-stem-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