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埃隆·馬斯克聯合LinkedIn 創始人雷德·霍夫曼創始人加速器Y Combinator的總裁薩姆·阿爾特曼(及Pay Pal 創始人彼得·蒂爾等人共同宣布創立Open AI ,這 是一家非營利組織,稱要防止人工智能滅世。
但現在,由於“利益衝突”,Open AI 決定讓馬斯克離任董事會。
Open AI 的創立初衷是好的。 馬斯克等人認為AI 不應該為個人或公司獨有,它屬於全人類,於是打算創造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不受任何機構或者任何人控制,一切的研究成果屬於全人類,其使命 和長期目標是以最大限度地造福全人類的方式發展人工智能。
如果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Open AI正在做的事,就是做一個“會做飯的機器人”,想像一個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去行動去思考。 這是Open AI的終極使命——建立安全的通用機器人。
但由於馬斯克作為多家公司創始人身份的敏感性,其真實動機一直在被質疑。
接近馬斯克的人認為,在創建特斯拉與 Space X 時,他對工程類技術非常了解,但他並不了解最前沿的深度學習技術,依然處於學習階段。 Open AI 的著名研究員 Andrej Kapathy 就跳槽加盟特斯拉無人駕駛團隊,直接向馬斯克匯報。 Kapathy的跳槽讓馬斯克飽受質疑,外界認為 Open AI 成為其招攬人才的後花園。
在此之前,就有Open AI 的離職者曾表示,因為Open AI 與馬斯克關聯緊密,所以有時候馬斯克自己其他公司(比如特斯拉)的事情,也讓Open AI 的科學家幫忙出主意, 成為特斯拉的外部“智囊團”。
Open AI 的創立有一些浪漫主義色彩,而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卻把他拉回了現實。 隨著自動駕駛業務不斷深入,特斯拉不可避免的和 Open AI 的初衷產生了衝突。
離任董事會的通告中也提到:避免潛在的衝突,因為特斯拉正在越來越聚焦AI。 至於馬斯克是主動離開,還是被“踢出局”,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Open AI 這些年的發展並不算順風順水。 雖然有大佬們無條件的支持,也有馬斯克的個人魅力加分,一直以來Open AI 的目標也都是對標Google 和Facebook 這些人工智能領頭公司,但經過幾年的發展,其和這些大公司 的差距並沒有被拉近。 Open AI 曾經在《DotA2》上擊敗職業選手賺取了一些眼球,但和 Google 的 Deep Mind 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馬斯克也只是轉換了在 Open AI 的角色,他依然會作為主要捐資人和顧問繼續為該組織服務。
對於馬斯克來說,解決好特斯拉目前的問題可能才是當務之急。 近日諮詢公司 Navigant 發布了一份榜單,對目前市面上主要的無人駕駛汽車企業進行了排名,特斯拉繼續墊底。
虎嗅文章《 自動駕駛排名榜:谷歌Waymo排“老二”,特斯拉為啥墊底? 》就有所表述:
例如特斯拉的Autopilot除了繼續造成事故外,其2.0版本的升級也進入了“擠牙膏”狀態。 2017年上半年,系統每三週才升級一次。 在帶來了90英里/小時的高速自動巡航和城市道路35英里/小時自動駕駛後,Autopilot的升級就停滯了,用戶5個月都沒見到重要的版本更新。
還有用戶發現,升級後一些稍早版本的功能還消失了。 首先,用戶抱怨特斯拉一直不給車輛添加感應雨刷;其次,原本車輛讀取限速標牌和區分車輛類型的功能也被砍掉了;最後,一些2016年年底就該推送的功能,如高速 自動變線、自動召喚等功能也未見踪影,特斯拉還把原來的承諾從官網上刪除了。
當然,這可能不是特斯拉一家的問題,而是所有新造車勢力都要面對的窘境。 相較於傳統車企,新晉科技公司們要補的課太多了。 但馬斯克的性格自然是不甘於人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特斯拉會在人工智能和智能駕駛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這也就意味著他可能越來越沒時間和經歷去顧及 主業以外的事兒了。
商業與情懷不易兼得,即便是馬斯克也不例外。
本文由 古泉君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 虎嗅網 )及本頁鏈接。 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