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 · 工 · 智 · 能 ·
昨天,朋友發了條朋友圈,秀了下他在公司年會抽到的語音機器人,還感嘆了一番科技進步讓他不再孤單寂寞。
如今,智能助手和聊天機器人已經司空見慣了,機器學習和語言理解的能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然而,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中,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聊天機器人的故事開始於60年代初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德裔美國教授約瑟夫•韋森鮑姆公布了他的人工智慧——伊麗莎(ELIZA)。
伊麗莎是一名虛擬的心理治療師,它在IBM 7090上運行,這是最早使用晶體管的大型計算機之一。
韋森鮑姆和他的秘書回憶當時發生的場景是這樣的——
伊麗莎開始會說:「我是心理治療師,請描述你的問題。」當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同事坐下來與伊莉莎聊天時,他們可以卸下負擔,身心得到放鬆,好像和一個真正的心理治療師交流沒什麼區別。
雖然大家都知道伊莉莎只是一個計算機程序,但還是有同事要求和伊麗莎獨處。
這一反應讓韋森鮑姆非常吃驚,因為接觸時間才這麼短,伊麗莎就讓正常人產生了強大的錯覺思維,以為是和真人在說話。
那會囿於技術有限,伊麗莎其實根本沒有多少智商,它只是很巧妙的分解了用戶的問題,並將它們重新定義成開放式問題,然後模擬了一種不定向的對話。
例如這種:
你好,我是伊麗莎。
我正在寫一篇關於你的博客文章。
你認為寫一篇關於我的博客是正常的嗎?
是的。
那我明白了。
後來,韋森鮑姆還寫了一本書,來說明這種計算機的局限性,他一直都想向那些接受「迷惑」的同事說明,其實計算機沒有能力超越設定範圍,來進行推理解答。
比如作為一名治療師,伊麗莎壓根無法區分精神分裂症和盜竊癖患者的異同,雖然從表面上看,她是在很認真地傾聽,這讓許多用戶覺得刺激。
電影催生了人工智慧熱
在伊麗莎誕生僅僅兩年後的1968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
它將人工智慧的概念引向了整個世界。
電影一開始,人工智慧哈爾(HAL9000)是以友好和樂於助人的形象出現的。
後來,因為編程錯亂導致他變成了一個「失心瘋」的機器人。
為了私人目的,他竟然可以犧牲掉一切,甚至包括宇航員的生命。
如果你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你可能真的看不懂,正如影評說的,編劇就沒打算讓我們看明白。
但這不妨礙哈爾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去影響那個時代的人們。
估計連庫布里克本人也沒想到的是,它也很快成了當時流行文化的標誌。
90年代的探討
90年代初,斯坦福大學教授克利福德•納斯開始研究人類與計算機的關係。
1994年,他發表了論文《電腦是社會行為者》,指出了電腦對不同人會產生不同反應。
他認為,這是電腦具備自身個性的體現。
同時,納斯的工作也證明了韋森鮑姆的發現,同事們不僅僅把電腦當做一些非生命的數據代碼,而是對它還寄予了更多的情感。
21世紀初的即時聊天工具
就在納斯發現電腦「獨具個性」的幾年後,美國在線即時通訊工具SmarterChild上線。
它最初只是用來回答有關體育、股市和新聞的一些問題。
但由於結合了聊天機器人技術,這款聊天工具很快在美國青少年中爆發了一波新的潮流。
SmarterChild的創建者們注意到,它的使用率集中在每天的東部時間下午3點和晚上6點,孩子們似乎把與SmarterChild的聊天當成了一種課外活動。
就像開頭提到的伊麗莎,人們可能並不在意它每天處理了多少條信息,但總會對它與自己聊天時的幽默個性印象深刻。
2011年10月,當蘋果向全世界推出Siri時,人機交互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在營銷方面,蘋果突出了「智能」兩個字,但在產品中,又強調語音助手的個性化。
隨著iPhone 4S開賣,許多人類嘗試了他們人生中,第一個虛擬智能助手——Siri。
成千上萬的人通過問Siri愚蠢的問題來娛樂自己(雖然現在我們也這麼干),所以當發現Siri還會表達出尖酸刻薄的個性時,還是感到很驚訝。
2013年上映的電影《她》,將人工智慧的前景和未來,從現代的視角進行了延伸。
《她》中的人工智慧「薩曼莎」富有同情心,而且非常聰明。
電影里,」她」並不是沒有名字的縮略詞,更不是一個單純的功能性AI,而是成為了電影主人公西奧多的朋友和情人。
很明顯,每一代的聊天機器人都有著它自身獨特的個性,這不是說我們就得把它當成一個人來看。
但這很有趣,不是么?
目前,人工智慧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理解等方面都在快速的取得進步,聊天機器人也在向著一個令人興奮的方向發展,我們翹首以盼就好。
– Interesting –
貓眼解鎖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