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一個人處於徹底的、不可逆的死亡?確定死去的人,如何起死回生?復活的死人,會成為現實世界的喪屍嗎?
從古至今,科學家們都在研究長壽的秘密,來延緩死亡的腳步。而如今,長生不老藥尚未研發成功,人們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了「起死回生」的進程。
讓死去的人復活,聽起來像是喪屍電影中的情節。但這不是電影,而是美國費城一家叫Bioquark的創業公司即將開啟的新項目。
Bioquark公司新項目決定開啟死人復活計畫
眾所周知,在大多數國家,判定一個人個體死亡的標準,就是看他的大腦是否已經完全喪失了功能,也就是常說的 「腦死亡」。
而在2016年初,Bioquark公司突然對外表示,腦死亡並不像醫學上說的那樣「不可逆轉」。而他們的計畫就是復活那些已經被宣佈腦死亡的病人。
死去的人如何復活?
在復活之前,你先要知道什麼是腦死亡。人腦中,負責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的部位,叫做腦幹。腦干連有4種性質的10對腦神經。
人腦結構示意圖,中腦、腦橋、延髓構成腦幹
人體一些部位的細胞在受到傷害後可以通過再生來恢復功能,而神經細胞則不同:一旦壞死就無法再生。
所以,當一個人的腦幹遭受無法復原的傷害時,腦幹就會永久性完全喪失功能,以致呼吸功能不可逆的喪失。隨後,身體的其他器官和組織也會因為沒有氧氣供應,而逐漸喪失功能。
這也是為什麼醫學上以腦死亡作為判斷死亡的標準。
此次復活計畫的物件,均為腦死亡患者
所以,Bioquark公司的「復活死人」計畫起步階段被稱為「人類神經再生和神經修復」計畫。
他們計畫招募20名因腦外傷剛剛死亡的患者,年齡在15-65歲不等。
Bioquark公司的實驗室
這個計畫共分為4步進行:
第一步,研究人員會從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脂肪中提取出幹細胞(stem cells)。
因為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細胞。
它們可以不斷地自我更新,並在特定條件下轉變成為一種或多種構成人體組織或器官的細胞。
分離幹細胞
第二步,將分離出來的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注射回患者的脊髓。兩週一次,持續六周。
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重要的一員,它通常生活在骨髓之中,不僅會促進幹細胞植入、進行免疫調控,還能分泌多種生長因數來支持造血幹細胞造血。
將間充質幹細胞注射進脊髓
第三步,每天為患者的脊髓中注入一種叫做 BQ-A肽的蛋白混合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新的神經元生長。
最後一步,使用經顱鐳射設備,對大腦進行鐳射療法(連續15天),並對脖子到手臂的主要神經進行電刺激,來促使神經細胞建立新連接。
利用鐳射和電的刺激,讓神經細胞建立新連接
在此期間,研究人員會通過MRI(核磁共振)監測患者腦內部活動,看有無任何變化跡象。
最終目標是讓大腦長出新的神經元,通過刺激讓它們彼此連接,從而使大腦重獲新生。
實驗期間都會用MRI監測受試者腦部活動
「復活」過程中使用「經顱鐳射療法」「神經電刺激」等方法,曾經成功「喚醒」了中風患者和重度昏迷的植物人。
不過,昏迷患者畢竟跟醫學判定死亡的人有很大區別,能否讓人死而復生還需實驗結果出來後才能確定。
醫學家們曾用這種方法,喚醒了昏迷的植物人和中風患者
死而復生的人會是什麼樣?
讓死人活過來,是不是「製造喪屍」?這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事實上,Bioquark公司的這個專案一開始就被很多人質疑。
很多人覺得Bioquark公司在製造喪屍(喪屍電影《釜山行》劇照)
不過它的CEO 艾拉·帕斯特(Ira Pastor)對此表示了否認,並闡明了自己實驗的科學性。
此前研究表明,一些人雖然腦死亡了,但身體往往仍然可以迴圈血液,消化食物,排泄廢物,平衡激素,生長,性成熟,治癒傷口,發燒,妊娠並分娩嬰兒。在此時,給他們進行幹細胞療法,為中樞神經系統提供再生能力,便可以治癒死亡。
艾拉·帕斯特(Ira Pastor),Bioquark公司CEO
帕斯特表示,第一階段的實驗物件都是剛剛接到死亡通知書、身體還「新鮮」的病人。
而且,他們的初步目標並不是讓死人活過來正常生活,而是保證出現「最小意識狀態」,比如轉動眼珠或能睜眼看人。
他們的目標是讓死去的人恢復最小意識狀態
不過,加地夫大學醫學教育中心的神經科學家迪安·伯尼特(Dean Burnett)博士評論時表示,儘管近年來,人類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演示不像通常所假定的那麼固定和不可修復,保存個人身體部分還有點可能,但扭轉大腦死亡似乎任重道遠。
不過,Bioquark公司依舊決定實驗。
其實早在2016年,他們便啟動了這個專案,準備在印度聯合當地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Himanshu Bansal進行實驗,但最後因印度藥品管理總局阻止而夭折。
Himanshu Bansal,合作實驗的整形外科醫生
這一次,Bioquark公司在南美洲找到了新的測試地點,不過並未對外公佈。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實驗並沒有所謂的前期動物測試,且不說實現與否,在倫理道德上它是槽點滿滿的。
閱讀更多美麗日報新聞:http://bldaily.com.